医话中药9桂枝麻黄1
医话中药(9)——桂枝麻黄(1)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是从外感病讲到内伤病,然后再到杂病,要认识疾病,首先要从外感入手。《伤寒杂病论》首先讲的是风寒外感,稍微描述了一下风热外感,但没有展开论述,这可能是古本遗失,也可能是医圣还没来得及写出来。风寒外感最著名的两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因此我也从桂枝麻黄开始讲具体的中药。桂枝,是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嫩枝。主要产于两广、福建、云南。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临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凝血瘀的痹症,如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等;胸痹、痰饮、水肿、心动悸脉结代等。麻黄,是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茎。主要产于河北、内蒙、甘肃、山西等地。主要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临床主要用于表实证,咳喘实证以及风水水肿。几句话就可以概括桂枝、麻黄的特性用途,但这些是前人总结的结果,如何使用,还是非常难的。入手最好从方剂开始。我们常说的感冒,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是太阳伤寒,感冒一词是从宋朝开始用的,可能比太阳伤寒外延更广泛。《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一开始就定义了什么是伤寒,然后把太阳伤寒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表实证和表虚证。典型的太阳表虚证就是桂枝汤证。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两、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注意这个方子的比例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尤其是桂枝和芍药是等量的,如果变了,那就是不同的方子了。方后注明了方子的服用的方法和禁忌。按君臣佐使分析,桂枝是君药,这是利用桂枝的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的功能而祛在表的风邪。芍药为臣药,因为病人有汗出,因此利用芍药的益阴敛营的功能以固外泄的营阴,也就是汗液。姜枣是一对药对,在很多方子里经常通用,可以补脾和胃、调和营卫,这里共为佐药。炙甘草是为使药,与桂枝一起辛甘化阳以实卫阳,与芍药一起酸甘化阴而和营。从这里分析,可以看出这里桂枝使用的一些方法。桂枝汤证,可以包括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证。治疗感冒,如果辨证准确,这个方子吃一次就能好,我遇到最快的是吃药15分钟就好了。营卫不和有时是全身痒,好多人叫这个为荨麻疹,桂枝汤一样有效。有一种营卫不和就是患者老出汗,没什么别的症状,桂枝汤也有效,而且效果非常好。外感病很复杂,下次接着讲。看更多的文章,请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3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给我一口锅,我能煲下整个世界
- 下一篇文章: 记一味中药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