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720/4659317.html

“用兵之道,用药之法

徐大椿有云:“以草木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利用药物本身的偏性来调节人体之偏病,须要明悉药物之专长,临证才能精准选药,用“兵”如神。

麻黄与麻黄根“同源异效”

麻黄,取自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根,取自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二药对比见下表[1]。

_

麻黄

麻黄根

用药

部位

干燥草质茎

干燥根和根茎

四气

五味

辛、微苦,性温

甘、涩,性平

归经

肺、膀胱经

心、肺经

升降

浮沉

升、浮

降、沉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固表止汗

特点

善发汗解表

善止汗

麻黄和麻黄根虽同属麻黄科植物,但用药部位不同,药名仅一字之差,其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及特点也截然迥异,可谓中药“同源异效”之典型。临证若不明悉药物之专攻,选药即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可能。

麻黄善发汗

麻黄的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珍珠囊》首次记载麻黄的归经:“入手太阴,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本草纲目》首次记载麻黄的利水消肿之功效:“治疗咽痛,风肿,水肿,产后血滞”。麻黄功效众多,针对不同的主治病症,在不同方剂中,与其他药物配伍,则功效发挥的方向各异。

麻黄汤麻黄配伍桂枝,辛温发表,开腠畅营,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取麻黄发汗解表之功;

麻杏石甘汤麻黄配伍杏仁,宣降相因,用于肺气被外邪或寒热痰湿所郁,肺气不利,宣降失常,取麻黄宣肺平喘之功;

越婢加术汤麻黄配伍白术、生姜等,利水消肿,用于因风致水,水为风激而泛溢周身之风水夹热证,取麻黄利水消肿之功;

阳和汤麻黄配伍熟地、鹿角胶等,散寒通滞,用于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之阴疽,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

麻黄根善止汗

麻黄根入药始见于《本草经集注》,其固表止汗之功尤佳;《滇南本草》言其:“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麻黄根主入肺经,能行肌表,实卫气,固腠理,闭毛窍,乃敛肺固表止汗的要药。在不同的方剂中,针对不同的病机,麻黄根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发挥其止汗作用。

牡蛎散(《和剂局方》)麻黄根与黄芪、牡蛎等配伍,用于治疗气虚自汗;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麻黄根与熟地黄、当归等配伍,用于治疗阴虚盗汗;

麻黄根散(《圣惠方》)麻黄根与当归、黄芪等配伍,用于治疗产后虚汗不止;

麻黄根还常与牡蛎共同研为细末,予以外用扑于身上,治疗各种虚汗病证。

《三国志·魏书》有云:“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用兵之道,讲求先有取胜把握再作战,在估量敌人实力后再选将派兵,如此作战才不会失策。调兵遣将是兵家作战的关键环节,准确用兵,临阵方可制敌取胜。用药如用兵,在辨证之后,唯有明悉药物之专长,精准选药,才能用“兵”如神,取得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撰文

朱从安

排版

宽则宁

推荐阅读

名方贯珠

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

兵法用药

用药如用兵

制剂调服

内服外用药物常用剂型

养生护理

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

脏腑司职,经络通畅

气血调和,宽厚安宁

*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1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