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448.html

总第期

  15年前我来这里,是为了写水。今日又来,是这小小的山村大大的出名了。在年12月23日闭幕的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这个名叫王英沟的村庄入选“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并且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乡村。

  我曾经看过不少好山好水,还有名人名吃的村落,但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望,因为它们过于市场化、商业化了。这次急匆匆重访王英沟,是害怕那些唐钧宋瓷一样古韵悠悠的民居小巷、古树、老井换了模样。

  过一座圆木小桥,三面石墙瓦顶的老房子中间有一眼水井,石井台石井壁,据说有年了,这样的古井村里有4个。如今有了自来水,井口上的辘轳脱去了井绳,成了让人怀想的静物。伸手握住搅把,我便听见了清凉四溅的水斗打水的声音,闻到了井水特有的清甜,还有咕嘟咕嘟喝下去的畅快……

  转个弯儿,又一处石墙黛瓦的小院儿,毛石垒砌的院墙上镶嵌着几个陶瓷瓮,保留的是腌渍红薯梗、萝卜缨、酸辣菜的陈年旧迹。与之相邻也是一家三合院,有个中年汉子骑在院墙上,一刀一铲修砌着线条秀丽的墙头,说是要开办农家乐。

  走过千余米红石铺就的沿河路,路边新竹笼烟起雾,淡淡的竹香沁人心脾。路尽头是一片平场,平场下面有处宅院,相传是教过铫[yáo]期武功的张天义教头曾经居住的地方。

  踩着石阶上去,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向导说,全村70余孔窑洞,35孔保存完好的,大部分都在这里。放眼望去,硬山式古屋宇起伏相连,大多是前房后窑,沉淀着苍茫岁月。村民张喜迎家一室一厅的窑洞,有桌椅,分明暗,推门进去,瞬间就走进了明朝中晚期。从穴居到窑居再到石墙黛瓦的院落,王英沟可以说是中原民居历史文化的活页文选。

  最惹眼的还有那些几百数千年的古树,一眼能见三五棵,倚着人家院墙,或是挺立在空场、路边儿。有史料为证,王英沟虽然不是城不是镇,却也有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大树,默默注视着人来人往,炊烟袅袅或是烽火战乱,想必心中默默存放着无数故事与风情。它们的生命力不是一般的强韧,有的树芯被风雨掏空了,有的树干被雷电劈开了,有的在悠悠时光的磨损中炸裂成几瓣,但只要有树皮在,它们依然虬枝苍劲,郁郁葱葱。

  这里的村民太珍视这些树了,把它们当成亲人一样的存在,它们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也是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王英沟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荣获中国景观村落、国家级森林乡村,树们有很大的功劳。全村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棵,千年以上树龄的22棵,其中3棵国槐树龄在年以上。最大的那棵在村口,已经挺过了年风雨阴晴,树围4.6米,树高20余米,主干2米多高处,分开南北两枝,向上6米,再横枝平伸18米,如云如盖,巍巍壮观。除了国槐,古树群里还有皂角树、柿树和沙梨树。它们形态各异,饮月摇风,自成风景。

  王英沟曾经贫寒过,早年,27名知青来这里插队的时候,留下个顺口溜:“嗑不起瓜子嗑黑豆,坐不起板凳坐崖(ai)头,看不起大戏看?猴。”现在虽然不算富裕,王英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山告诉我,全村人均二三亩地,山上还有多亩林坡。春天槐花盛开的时候,县城里的人都过来采。除了刺槐,还有杏、桃、大枣、酸枣、沙梨、杮子,集体种有多棵大石榴。不同于别处一年两季,小麦、玉米倒换着种,这里五谷杂粮都有。空气好,水好,土地好,出产的小米、花生、芝麻、黄豆供不应求。每年多亩红薯更是抢手货,口感好,销路好,不管是红薯还是红薯粉条儿,不出村就卖完了。

  站在铫期故居前,看不够的是一河两岸错落有致的古屋小院,掩映在青苍苍的林木中,如画。春天刚来,大多树木还没发芽,一处处院落看得分明,让人一眼望回几十年。

  泊在光阴深处的这般景致,远得如同纪录片里的他乡原野,又近得让人可以用手去抚摸,用脚去蹚踩。故乡曾经的黄土大路,大路上清晰的车辙,车辙隔开的丛丛葛巴草,草上的泥星和露水,蹚着露水走过去就是童年,就是小时候的老家……

  醒过神来,不由就想,这不正是王英沟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所在吗?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我来的不是时候,早开的花谢了,晚来的花还没开,更别说红枣、柿子、梨了,王英沟色香欲流的秋天还远着呢。

  就在铫期故居后面的坡地上,我看见村民们正在栽种山桐子。杨明山告诉我说:“这是第一批,多亩,再有两天就栽完了。山桐子树能长20多米高,4到5月开花,10到11月果熟,花很香,果实成串,像葡萄,非常好看。采下来榨油,油质好,经济价值很高。”

  杨明山是一个诚朴的人,他说:“现在村民的年平均收入只有一万元左右,比起别的村差距还很大。如今王英沟出了名,成了画家和摄影家常来的地方。我们打算筹集资金,修旧如旧,把古房子、旧窑洞守护好。县里镇里有规划,要把陆浑水库的水引进青龙河,河里有了水,村子就有了眼睛。在这个基础上开办特色民宿,让村民尽快过上更好的日子……”

  王英沟村隶属于郏县黄道镇,南望郏县县城10公里,三面环山,除了古建筑、古井、古树,它还有香得出油儿的小米、甜得流蜜的红薯,还有清爽的空气,明净的山色和淳朴的民风。蜻蜓点水地一瞥远远不够,我还会再来。(本文配图摄影均由《河南思客》作家现场拍摄)

本篇审稿吴天敏组版易涛

实习生赵梦琦师海波

作者简介

  曲令敏,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散文集《有情如画时》,作品集《消失的田园》,随笔集《山思水想》《地板上的母亲》《河之书》《河之源》《一晌清欢》等。

  《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本文作者曲令敏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杨海燕吕佩义胡建武

  庄凤娟李智信张红阳

  张广杰杨政民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裕桐中学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友情支持

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