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真源

真随性的药性

之前学中药的时候,自己有过一些疑问,其中有一个就是淡豆豉到底是凉性的还是温性的?

为什么这么问呢,那就要从淡豆豉的第一个功效解表说起。比如《肘后方》记载可以配合着葱白来治疗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感冒的病症,而在《药笼小品》中则说:“同苏叶治寒月感冒,同薄荷、杏仁治暑风身热。”而且有时也配合着生地、玉竹、白薇等药物来治疗阴虚感冒,比如加减葳蕤汤。

要如此看来,淡豆豉的解表真的应用很广泛,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也就是说如果是寒邪导致的病症,那就要用温热的药物来治疗;反之,如果是温热邪气导致的病症,就要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淡豆豉为什么既能治疗寒性的表证,又可以治疗热性的表证呢?是不是它既可以是温性的,又可以是凉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淡豆豉是可温可寒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制作工艺有差别而已。

淡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经蒸罨(yǎn用网从上面盖住)加工而成李时珍说:“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其中心者,非剥皮取心也。此说见《外台秘要》。”并说“造淡豉法,用大豆一斗洗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浓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矣。造咸豉法∶用大豆一斗,水浸三日,淘蒸摊,候上黄取出簸净,水淘晒干。每四斤,入盐一斤,姜丝半斤,椒、橘、苏、茴、杏仁拌匀,入瓮。上面水浸过一寸,以叶盖封口,晒一月乃成也。”可见豉在古代是不同的,由于其炮制方法不同,那么它的性味也就不同了:淡豆豉经过青蒿桑叶的炮制,《千金·食治》:“味苦甘,寒,涩,无毒”是也。

而对于咸豉,《纲目》中说“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前人说∶“陕府豉汁,甚胜常豉。其法以大豆为黄蒸,每一斗,加盐四升,椒四两,春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即成。半熟加生姜五两,既洁净且精也”

(外面如同下了一层霜的淡豆豉)

所以,我们才会明白,前人一会说是温的,一会说是凉的,其实是有原因的:用寒凉药物炮制的,药性就凉;用温热药物炮制的,药性就温。

而淡豆豉在中药书上的其他两个功效就是除烦和宣发郁热,很有代表的方剂就是《伤寒论》中的热郁胸中导致心烦不眠的栀子豉汤。很显然,根据上面的炮制方法来看,这两个功效还是根据加入炮制药物的不同来决定的。

另外,《本草逢原》中说:“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还有解毒的功效;《罗氏会约医镜》言它能“安胎孕”,这个尚需证明;但是《本草易读》说淡豆豉“调中下气,除烦止呕”,这个在很多唐宋本草上都有记载,淡豆豉能和胃降气止呕。

再多说一句,豆豉中含有丰富的豆激酶以及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很适合食用。

这期的《良医说药》就到这里,感谢观看。欢迎继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