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二
上火 杂 症 加 减 法 5 Tuesday,Jan9 上次讲到上火的机理,本次讲对症用药及简单诊断应用。 上火杂症加减法 参考上次通用方,身体虚弱者加用前六味。 原则:大道先通、标急先止。 1、先问二便,大小便不通,整体循环打不开,绕小圈,火势去而复返,层级变弱,不如增水行舟、釜底抽薪。 通便:芒硝,小儿食积发热至宝丸,伤寒承气汤、是明确的例子。不要用三黄汤类,苦寒败胃。如果有明显的外感症状,不要用芒硝,容易引邪入里,专业的仍可以审时度势,当用则用。 2、咳重:麻黄+麻黄根;汗多:麻黄根。 咳久、嗓子会破、变哑,引发咽炎,脏腔会疼,能止先止。汗多:表开不固,更易着凉外感,先收汗,避免从单纯的火发展为寒热错杂的外感,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桂枝汤是用在外感营卫不和的汗症的,此时用勉为其难,略助火热。 头面嗓子用石膏,不用分经辩症; 嗓子疼是热毒——银花、连翘; 肿痛、失音——再加麦冬、胖大海,重的加大公英清热解毒,量都在30以上,灭火要急; 胃中热,想吃凉——竹茹,清胃热不留寒;也可以用黄芩,量大会伤胃,需用干姜佐; 偏中上焦整体感觉热——黄芩; 黄痰、胸闷——加大桔梗,用量30g-50g-90g; 干渴:养阴增液——女贞子、麦冬、山药; 眼干,肝火——细辛+决明子+黄芩; 眼疼,热毒在肝,循经上眼——加大公英; 发热(非高烧)——柴胡、防风、柴葛根; 嗓子、后咽壁肿疼为第一症状的,多为肾火,先按上火清一下,重的考虑银柴胡+六味,有的肾火是三阴不调,从肾漾上来的。 上火指上焦或膈以上之火,包含头部 外源性的如暑热、暴晒、过食肥甘辛壮;内源性的,如情绪、劳累、阴阳失调,都从五脏而起,有的不表现为上焦之火,比如盗汗、发烧,处理方法需要详细诊断确定。 过了中焦往下,一定考虑三阴不调,再加各经清热药,六味加上各经。肝:黄芩+公英;肾、妇科:银柴胡。 别忘了最好用的后四味药,一定要引火下行,截断中下焦对上焦的火热供应,这个是釜底抽薪,上面的疏散叫作扬汤止沸。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良医说药丨可温可凉的淡豆豉
- 下一篇文章: 知识到底什么是毒品,9999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