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科五味子
五味子 《黄帝内经》云:“酸人肝,苦人心,甘入脾,辛入肺,成人肾。”五味子五味俱全,放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之说。明代李时珍认为:“五味子酸或入肝而补肾,辛、苦人心而补肺,甘人中宫益脾胃。”李世材云:“五味子人肺、肾经,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痨,益气强阴。”故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清朝光绪皇帝遵循孙真人之训,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上则滋源,下则滋肾。用五味子八两,浸半日,煮烂去渣,熬成饴加蜜收膏,以作强身补益。 味酸、甘,性温。归肺、肾、心经,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1.用于久咳虚喘。治肺虚久咳久喘,可以和人参、黄芪、紫菀配伍;若肺肾两虚,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咳不得平卧,常配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等同用;若治寒饮咳喘,常配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 2.用于遗精,滑精,久泻,久痢。治肾虚精关不固而见遗精、滑精,单用本品同蜂蜜熬膏,或加桑螵蛸、金樱子、山茱萸等同用;若脾肾阳虚,久泻久痢,可配吴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汤送服;或配补骨脂、吴茱萸、肉豆寇同用。 3.用于气津两伤之气短口渴、自汗、盗汗,烦热。如夏月伤暑或热病后期,见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虚弱,常与人参、麦冬同用;治小儿夏季热,可与荷叶、生地、西瓜皮等药配伍;治虚汗不止,无论气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均可使用,常与人参、麻黄根、牡蛎等配伍;若治阴虚内热或气阴不足的消渴证,可与黄芪、山药、知母等配用。 4.用于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心悸,失眠,多梦。单用或配人参、茯神、麦冬、酸枣仁等同用。 内服:煎汤,3~9g;研末吞服,1~3g;或入丸、散、膏剂。敛肺止咳用量宜小,而安神、滋补等用量宜稍大。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者及咳嗽初起者禁用。 部分内容摘自《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二版)》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由青少年健康平台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问题:”孩子最近不爱跟我们聊天了“ “同龄人都又高又壮,可我的孩子就是长不高” “孩子老是感冒,反反复复好不了” “太挑食了,一不顺心就不吃饭”“上课老是开小差,说了也不听”...... 怎么办!!! 如果您有任何有关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的困惑,建议您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白癫疯怎么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1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七草药
- 下一篇文章: 良医说药丨可温可凉的淡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