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中药学》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为发汗解表要药,功能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名医别录》: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止好睡,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主壮热温疫,山岚瘴气等。

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

张元素《医学启源》:去营中寒邪,泄卫中风热。

清?唐容川《本草问答》:虽其茎直上,但却如草之丛生,故能上升又能外散其茎空,直达而上,且无大味,纯得天轻阳之气,故专主气分。一般取其苗,以其苗细长中空,象人毛孔,而气轻扬,故能发汗,能通阳气,直走鼻皮毛,其根坚实味涩,故能止汗。

“茎空直达而上,且无大味,纯得天轻扬之气,故专主气分从阴出阳,透达周身上下之皮毛。”(意思是麻黄茎生得直上,但好像草一样丛生,所以药性能上升又能外散,而且它的茎是空的,所以又能直达而上。麻黄无大味,药性清纯而得天轻阳之气,对人体气机具体重要作用(主气分)。这其实也是麻黄药性走表的一个重要生物特性。用药一般取麻黄的苗,因为苗细长而且中间空,象人毛孔,使气轻扬,所以能发汗,能通阳气,直走鼻皮毛。麻黄的根则坚实味涩,所以能止汗。)

清?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浓者,其力更大。盖出入于空虚之地,则有形之气血,不得而御之也。所以麻黄的发阳之力,破症坚积聚还是有理可言。

吉益东洞《药征》: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

:麻黄为发汗第一要药,能退热平喘利水,皆其解散之功,凡风寒初袭肌表,不得解散则发为头痛项强恶寒诸症状,发其汗则风寒得以解散,诸症自除,举凡外感初起之发热,多由汗不得出,因势利导使汗出而热解,此本经之所言去邪热也,又肺受风寒不解,则咳气上逆,用麻黄利水道,外为发汗,是故痰水因而下行,风寒因而得以宣泄,因病根解除,咳气上逆自愈,若以之点眼,可使瞳孔放大,此因其能散。今麻黄配桂枝能散营分之寒邪,配膏能泄卫分之风热,皮肉不仁,著名方剂如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因麻黄根能止汗,节亦止汗,故欲发汗,则须去根与节。

张锡纯《中药亲试记》:麻黄解

麻黄味微苦,性温,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探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府,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是以伤寒少阴病用之),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消。

太阳为周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风寒袭人,不但入太阳,必兼入手太阴肺经,恒有咳嗽微喘之证。麻黄兼入手太阴为逐寒搜风之要药,是以能发太阳之汗者不仅麻黄,而《伤寒论》治太阳伤寒无汗,独用麻黄汤者,治足经而兼顾手经也。

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发汗,木通、萹蓄之类是也。发汗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黄、柴胡之类是也。伤寒太阳经病,恒兼入太阳之腑(膀胱),致留连多日不解,麻黄治在经之邪,而在腑之邪亦兼能治之。盖在经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后世用他药以代麻黄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

受风水肿之证,《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证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特是其方因麻黄与石膏并用,石膏之力原足以监制麻黄,恒有服之不得汗者,今变通其方,于服越婢汤之前,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斯匹林一瓦半,必能出汗,趁其正出汗时,将越婢汤服下,其汗出必益多,小便亦遂通下。

东人××博士,用麻黄十瓦,煎成水一百瓦,为一日之量,分三次服下,治慢性肾炎小便不利及肾脏萎,小便不利,用之有效有不效,以其证之凉热虚实不同,不知用他药佐之以尽麻黄之长也。试观《金匮》水气门越婢汤,麻黄辅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也(脉浮故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也。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矣。

古方中有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他药,盖以其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和平也。

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今时用者大抵皆不去节,至其根则纯系止汗之品,本是一物,而其根茎之性若是迥殊,非经细心实验,何以知之。

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七八钱始能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用药传心赋》:“麻黄表寒邪之汗”

《药性赋》:麻黄表汗以疗咳逆。

临床常用配伍:

麻黄配竹茹:生麻黄宣发肺气,竹茹肃降肺胃之气。

麻黄配桂枝: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之证。方剂:麻黄汤麻黄配石膏:辛凉宣泄,外散风寒,内清肺热,适用于表寒里热之“寒包火”证。方剂:麻杏石甘汤。麻黄配杏仁: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证。方剂:麻黄汤。

麻黄配葛根:解肌发汗,适用于伤寒无汗无风,项背强直,或外塞风寒,邪气内迫于阳明之恶寒无汗,发热口渴,下利等既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方剂:葛根汤。

麻黄配白术: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兼表证者。

麻黄配薏仁:解表祛湿,适用于风湿外袭,汗液不得外泄所致全身疼痛,发热无汗,日脯剧烈为风湿在表,有化热倾向者。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配连翘:解表退黄,适用于黄疸兼见头痛,体痛恶寒,无汗和小便不利等证而属表闭,湿热蕴郁发黄者。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配升麻:升阳解毒,适用于伤寒大下之后,阳邪陷里,热毒上蒸,上热下寒,虚寒互见的复杂症候,而出现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吐脓血者。方剂:麻黄升麻汤。

麻黄配射干:降逆化痰,适用于肺气不宣,咳而上气,喉中痰诞,阻碍气机不利,喘息不调,致喉中有声如水鸡之鸣音者。方剂:射干麻黄汤。

麻黄配细辛、干姜: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上迫于肺,肺失宣降之证。方剂:小青龙汤。

麻黄配五味子:敛肺止咳,既可宣肺平喘,又能敛肺降气,适用于肺虚气逆,肺失宣降之证。方剂:小青龙汤。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作为学习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治病之处方,请勿盲目试药,因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1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