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会带来危害,抗炎药的不当使用也可带来危害。因为抗炎药便宜又容易取得,如果使用不得宜,其危害可能更巨。本文以下说明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抗炎药物。

炎症与抗炎药

抗炎药是能够消除”炎症“的药物。什么是“炎症”呢?

炎症(Inflammation)是人的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典型的表现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这里的刺激包含:体外源的感染,与体内源的损伤。对大部分人群(不管健康与否),炎症是经常存在发生的。对于老年人,更是如此。

炎症(或发炎)

与感染是同一回事吗?

感染的英文是Infection,它容易与炎症(Inflammation)混为一谈。事实上,感染确实可以引起感染性炎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感染引起来的,比如肿瘤性炎症,又比如自身免疫性炎症,这些炎症则往往与感染并不相关。

所以,(细菌或病毒导致的)感染可以引起炎症,但是炎症并不一定都是感染引起的。

既然非同一回事,

那么抗生素能“消炎”吗?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的感染有效,对一些非细菌性的感染(比如病毒感染等)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而对于一些非感染性的炎症,抗生素就更谈不上所谓治疗效果了。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很多老年人把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等的抗生素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当出现嗓子疼、发热等情况时,都认为是炎症,便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很危险的!

抗炎药的分类

抗炎药是消除或抑制炎症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另外一类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命名有个特征,这类药物的通用名常以“什么什么松”结尾,比如“泼尼松”、比如“地塞米松”等

前者被列为非处方药,可以从药房购买。后者则为处方药。本文旨在于帮助老人正确用药,所以侧重讨论非甾体抗炎药。

镇痛与退烧

NSAIDs具有镇痛的作用,但本质上它们是抗炎药,而非“止痛药”。

简单的说,这类药物起效是因为其控制了炎症,从而起到止痛、镇痛的作用,而并非单纯的止痛。它们与吗啡、可待因、曲马多等止痛药完全不同,不会产生依赖和成瘾性。因其抗炎作用,也可以起到退热的效应,因此临床中也可以用作退热药。我们常用的退热药布洛芬,就是属于NSAIDs类的药物呢。

(同样经常被用于镇痛与退烧的还有一类药物,它们非NSAIDs类,本文后半段会提及)

老年人服用时该注意什么?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最常见的NSAIDs应用场景为了退烧与镇痛。在使用时,我们该注意:

1)剂量

从药店购买的NSAIDs经常被用于居家使用的疼痛处理。在美国,约15%服用NSAIDs药的患者都超过了每日最大推荐剂量。

这个现象可归因于对药物起效的过程缺乏理解。

NSAIDs起效时间要45分钟,而一些人要等到90分钟才能感觉到疼痛缓解。因此,容易导致过度服用NSAIDs。

NSAIDs具有封顶效应,如果超剂使用,其疗效不增加,不但如此,肠胃-心血管的风险反而会增加。

2)多喝水、与食物一起

服NSAIDs药同时需要多喝水,至少喝毫升水。NSAIDs和食物一起服用可以缓解胃肠不适。

互相争锋:对乙酰

在功能上与NSAIDs很接近(而且同样可以从药房种买到的)有另外一种药: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也很多,包含:泰诺、新康泰克、百服宁、白加黑、快克、康必得。

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它们大都被标注为“感冒药”(或说流感用药),而且都可以从药房与超市购买。

这些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除此之外有其他添加成分,如:伪麻黄碱-鼻塞、抗组胺类药-减少流鼻涕、还有中枢性镇咳成分。

另外市面上销售的感冒药很多是复方制剂,这些复方药也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例子:中成药-维C银翘片,感冒灵)。

为了阅读流畅,本文以下以把对乙酰氨基酚简称为“对乙酰”。

老年人该选择哪个?

简单的说,上老年人如果有下列问题,应该避开NSAIDs,选择对乙酰:

有高血压、或有心血管疾病

肾脏问题

胃肠道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