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801/7349173.html
刘韵远主任是北京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是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弟子。其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四诊合参,尤重望诊,在望舌诊方面有独到建树,认为舌的变化与疾病关系密切。例如,在外感性疾病初起,舌尖红点逐渐由前向后延伸,借此可以判断病程之长短、病变之表里,同时可根据红点的色泽、凹凸、大小等改变,来辨别病之寒热虚实、气血盛衰,以及病变转归等等,对科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刘老主张精方简要,药少力专,开善用“对药”,尤在小咳喘等方面经验丰富,疗效突出。一、学术思想1.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刘老认为,小儿时期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其生理、病理、诊法、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其特点。生理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二是“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用阴阳学说可概括为“阳即未盛,阴又未密”、二者皆属“稚阴稚阳”阶段。五脏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邪;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得到肾阴与肾阳的温煦,才能发挥其健运功能。刘老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归纳为发病急,传变快,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或寒热虚实相互夹杂,阴阳交错。譬如小儿具有多汗易感的特点,一旦发病,邪气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由于小儿的稚阴稚阳之故,机体阴阳易于传变,阳气在病理状态下常是抗病之主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表现出高热、热极生风、引发惊厥等症,甚则正气不足,而出现心阳虚脱危重证候。正如《内经》中指出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此,刘老经常告诚我们,重视小儿生理与病理的特点至关重要。2.四诊合参,望诊以望舌为最根据小儿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刘老时常要求我们“深入临床,谨守病机,体察病情,及时辨证,以防延误,慎之,慎之”。刘老强调,望、闻、问、切各有其作用与特点,但只有四诊合参,方可作出正确判断。小儿古称“哑科”,问诊时常语不能言,较大儿童虽能言,但多又言不达意,其病史难以叙述。加之在闻诊与切诊时,小儿多哭闹不安,气息紊乱,从而影响了呼吸、脉搏规律。因而望诊、观察舌的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舌为心之苗,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如“手少阴心经之脉系舌本”,“足太阴脾经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之脉夹舌本”,“足厥阴肝经主脉络舌本”,舌苔又是胃气所生。因此,利用舌诊来鉴别疾病的虚、实、寒、热是中医学在诊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老积于5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在外感性疾病时望舌面红点变化,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而此改变在内伤性疾病则没有。此发现在历代医学文献上尚无记载。在外感性疾病初起,舌尖红点逐渐由前向后延伸,借此可以判断病程之长短,病变之表里,同时可根据红点的色泽、凹凸、大小等改变来辨别病之寒热虚实、气血盛衰,以及病变转归等等。此方法为临床辨证用药又提供了新的依据,尤其在早期诊断与治疗上意义较大。3、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刘老一贯强调中医治疗要突出“辨证施治”,但更要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要以《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为指导思想,灵活地运用各种辨证,如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进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如小儿外感性疾病,刘老强调外邪多从皮毛侵入。皮毛者,肺之合也,因于感寒发病常多于风热,常常是“寒为病之因,热为病之果”。因此在治疗方面,多从“肺”论治,常用辛温解表法,疏散风寒使病邪随汗而解。在选方用药方面,刘老尊古而不泥古,虽运用辛温解表法,但在处方用药时很少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汗,而常用荆芥、防风、苏梗、桔梗、生姜、白芷、柴胡之类。此方早已由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研制成“小儿感冒冲剂”,投放市场应用20余年。同样,在内伤性疾病中,刘老又强调小儿生理特点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中以脾、肾最为突出。因此又提出小儿内伤性疾病应从“脾肾”论治,即注重“辨证求因,治病求本”,在临床辨证中体现“急则治标”或“标本兼治”、“缓则活本”的治疗原则。刘老在治疗小儿痰饮、小儿咳喘、哮喘、小儿腹泻等疾病中均体现了此特色。4.用药特点在处方用药方面,刘老主张精方简要,药少力专,并且善用“对药”以助药力。由于小儿发病急,传变快,脏腑娇嫩,因此在处方中要倍加审慎,一清一补均要恰到好处。刘老提出药少力专,味娇为好,很少运用苦寒之品,以防伤其生生之气,损伤脾胃。加之小儿服药困难,剂型就更不宜过大。方药组成不过8~10味药,简单轻症则只有6~8味药。刘老精于对药应用,多寒热并用、阴阳相配、气血相合、动静结合,通过相互协同,以助药力。临床运用对药治疗小儿咳喘大致可分为散敛相伍止咳平喘,升降相合宣肺化痰,相使相伍增强药力。如炙麻黄与银杏相配:麻黄味辛性温,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取“炙”使其出汗力减弱,止咳喘作用相对增强;银杏味甘苦涩,其性收敛,具有敛肺气、止咳喘之功,适用于久咳久喘或体弱咳喘者。两药相伍,一散一敛,既可止咳平喘,又可防伤元气,实为虚实相须、标本兼治之用。其他如炙麻黄配麻黄根、麻黄配五味子、细辛配五味子等均属散敛相伍,一开一收,开不伤正,收不留邪,常用于咳喘病的治疗。二、临床特点善用仲景方治疗小儿病证是刘老临床治疗的主要特色之一。刘老认为,仲景《伤寒论》是一部法度严谨、十分精当的经典著作。陈修园称之为“六经辨,圣道彰,垂方法,立津梁。”刘老认为,伤寒法主要为治疗急性外感热性病而设,在临证中示人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脉证合参及施治之法不仅可以用于大内科,同样可施用于小儿科,例如:用宣肺散寒法治疗小儿咳喘;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痰饮;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用温胃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水肿;用温肾散寒法治疗小儿遗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小儿偏瘫等等,均体现了刘老宗仲景之法、博采众方、结合儿科特点的辨证思想。小儿呼吸道疾病是刘老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根据不同病儿,刘老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刘老认为,小儿无论是素体强壮还是虚弱,无论是新感还是旧咳复发,其急性期多以外感为诱因。由于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腠理不密,卫气不固,故在秋冬季节又以风寒咳喘为多,在治疗上要首辨寒热,不要一见咳喘就一味用清肺化痰、苦寒之品,或一听“炎症”就认为有炎即是火、有热,而被炎症所惑。咳、痰、喘是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三大主症,刘老根据其临床不同表现而分别予以论治。刘老认为,小儿咳喘多以风寒外束、毛窍闭塞为主因,咳嗽为主症,痰饮内阻、肺失宣降为病机。故治则常用宣肺散寒、止咳平喘之法。主要用药有麻黄、桔梗、炙百部、干姜、前胡、白前、苏子、苏梗等,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小儿痰饮也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两岁以下,多以“形寒饮冷”为诱因,以痰多、呼噜为主症,以脾肾阳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聚而为饮为病机。根据病因病机的分析,刘老常遵循《金匮要略》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指导临床,针对本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寒饮内阻的特点,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结合儿科特点加减化裁为小儿苓桂化饮汤。基本方有茯苓、干姜、肉桂、前胡、白前、苏子、苏梗等。方中用茯苓、肉桂为主药温阳化气,利湿化饮,同时更注重“善治痰者理气。”因痰饮之滞光温而不散则邪不去,必须温化与行气并用,突出“温、化、利”三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刘老治疗小儿哮喘的特点突出体现在“虚实兼顾”。哮喘的发生多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易感外邪为基础,痰饮内伏、阻塞气道、肺失宣降为病机。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根据寒热之辨,以感寒为多,强调寒为病之因,热为病之果,热证者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病寒者则以《伤寒论》之名方小青龙汤合定喘汤。灵活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是刘老的又一大特色。根据小儿特点,刘老将上述两方加减化裁为小儿辛温平喘汤。基本方有炙麻黄、银杏、杏仁、桔梗、干姜、五味子、苏子等,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使咳喘自平。干姜与五味子是刘老治疗咳喘常用之品。五味子酸涩收敛,善敛肺气,兼滋肾水;干姜辛散温通,温能逐寒化水。两药收散、开合相伍,补肺气,降咳喘,化痰饮,疗效甚佳。刘老善用辛温之品,尤其善用干姜,认为咳、痰、喘其病因多为寒,且此湿阻肺非温不化。干姜是治脏寒之要药,虽性大热,味大辛,但无伤阴之弊,只要临床用之得当,效果甚佳。待咳喘缓解之后,刘老更注重缓解期治本,强调此乃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所在,以增强体质,减少发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1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