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不仅仅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一味解表药,我们多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临床医学家的经验,总是能汲取很多点点滴滴的知识,形成感悟,从而又反哺临床,深化我们对某一味药的认识。

麻黄含有一种一种生物碱被称为麻黄素,麻黄素具有升高血压、利尿、发汗、止咳等作用。麻黄在麻黄汤中起到宣肺气、散风寒等作用,麻黄对于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疼痛、鼻塞等症状。

麻黄用药部分

麻黄都是根和茎可以入药,茎部入药可以起到发汗的作用,根部入药可以起到止汗的作用,对于更年期潮热汗多的都用根部入药治疗。

麻黄用于皮肤病及小儿泻痢

麻黄传统的应用经验为发汗、利尿、平喘。杨树千老大夫在其所编《中药学简编》(人卫版.9)中突出了“起阴疽”(P.21)的作用,这是来源于阳和汤中用麻黄的作用,确是如此。尤以痈疽初起为好。中医外科用此多取其轻扬之性,能使肌肉间郁积之邪毒透泄于皮肤之外。宣散肿毒,通调血脉。水煎外洗,可用于脂溢性皮炎、斑秃等症。

麻黄治遗尿,取其通阳化气,因遗尿为膀胱气化不利,用麻黄可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使开阖有度,则遗尿自止。麻黄配蝉衣治荨麻疹效亦好。

宣肺平喘首推麻黄,不论虚喘、实喘,麻黄直接调节肺气之宣降,有助于恢复肺气的正常功能,应用时可与葶苈子、杏仁相配,调畅肺气,止咳平喘。且有润肺之功。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二者并用,发汗力缓,因此虚喘也不忌麻黄。

麻黄与前胡并用治小儿泻痢,称为宣肺止泻。麻黄宣通肺气,调整大肠气机,急开支河,分利肠中水湿,利小便则实大肠。前胡宣肺降气,肺气得宣则肠中之气顺,里急得缓,便意得除,泻痢自止。麻黄与前胡用量比为1:2。

麻黄用于循环系统及妇科病证

麻黄除常用于呼吸系外,尚可用于循环系统等。麻黄配活血养血、通经化瘀药物,治疗血压偏低的大寒之证,疗效较为显著。

麻黄收缩血管与西药升压机理殊也,尽管收缩末梢血管,也不因此而恶化微循环功能。似乎有一种偏见,认为麻黄升压必慎用。实际上,麻黄在复方中,特别是在大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复方中,并非皆然,只不过是夙病高血压者慎用而已。

麻黄不仅走表,亦可用于里证,祛内里之寒不乏其效。

麻黄在妇科运用亦相当广泛。治疗产后病症,一般不主张选用麻黄辛散之辈,但是,产后病并非绝对虚候,实证相当可观。如产后身痛,多系产时不慎,罹患风寒所致,其病失治,易酿沉疴。凡其大寒脉证,尽管夹有虚候,常于补剂之中投之。

寒湿带下之证,其病机多为寒邪凝聚,阳气受抑,水湿不能运化使然。用麻黄驱散寒邪,效果甚佳。此类带下,有脾虚见证者,可用完带汤加麻黄、莲须,疗效满意,观察证明比单用完带效佳。

麻黄的活血作用

麻黄的活血化瘀作用早有记载,《本经》谓其有“破癥坚积聚”之功;《本草纲目》言其:可治“赤目肿痛,水肿及产后血滞”;《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汤把麻黄与熟地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等积痰凝血之证。近代《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人民卫生出版社,)及《活血化瘀临床实践》(颜德馨,云南人民出版社,年)亦有用麻黄治疗肢端动脉作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与血瘀相关疾病的记述。今结合临床,试述麻黄的活血化瘀作用,供大家参考。

(一)活血通络

《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有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之论,据此,用麻黄、熟地、葛根等药加入相应方中治疗中风后遗症属瘀血阻络者效果颇佳。尤其对病程在6个月以上,肢体功能恢复相对静止者,加用麻黄每可使肢体功能恢复产生一次飞跃。

(二)活血止痛

麻黄温而能通,具备止痛的条件,故《金匮》中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时常用麻黄入方。笔者临床实践也证实,对于风寒湿邪痹阻所致的顽固性腰、肢、关节疼痛,或胸阳痹阻所致的心绞痛发作等症,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麻黄,可明显提高止痛效果。

(三)活血祛风

麻黄辛温,辛能发散,血得温则行,故其集活血祛风作用于一身,对风邪痹阻肌肤经络所致的痒、痛之疾,用之有一举两得之妙。

(四)活血通经

《本草纲目》明言麻黄可通“产后血滞”,但医家多畏其表散而不用。验之临床,麻黄不唯对产后血滞、恶露不尽有良效,对少女月经不潮,妇女宫寒经闭及痛经等病,配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均可获满意效果。

总之,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疏通肌肤经络,内可深入积痰凝血,实乃活血化瘀之佳品。但麻黄究属辛燥之品,对体虚血瘀者要适当配伍,若因热致瘀者则不宜应用。用麻黄活血化瘀时一般3~6克即可,并可配以熟地,其分量之比约1:4为妥。

凡喘之证麻黄均可选用

麻黄味辛苦性温,气味俱薄,轻清升浮。“轻可去实”,生用辛散发表、蜜炙宣肺定喘。一般认为麻黄多数使用于肺经病变。这里也略谈麻黄入肺定喘的问题。

由于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因而气喘证以肺与肾为主要病位。喘病的诊断,主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处理上治肺宜降气,治肾宜纳气。在具体运用上,治肺宜降而不可纯降,应降中有升,寓升于降,此其一。

其二,喘病既久,则寒热虚实之病机常同时存在,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因而理应温凉并进,补泻兼施。

对此,用麻黄葶苈汤治疗。麻黄辛散温升而葶苈苦泄寒降,二药同入肺经,以冀寒热互济互制,亦升亦降,升降有序则肺气通利。于是喘得渐平。此方适用于寒热错杂之喘证。

若为寒喘,则麻黄用量须大于葶苈,前者一日量为9~12克,后者为5克;若为热喘,则亭苈量大于麻黄,前者为10?15克,后者为3克。

众所周知,实喘易治,虚喘难疗。通过多年实践,发现虚喘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参入一味蜜炙麻黄,确有立竿见影的近期疗效。

其中肺虚之喘,用生脉散加麻黄。如属肾虚之喘,则根据张介宾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论点,结合临床所见,喘证中肺病而肾不病者有之,肾病而肺不病者实未之见。

治肾虚之喘,常用熟地、当归、炙草加麻黄。以上肺肾虚喘,均主用补而辅用散,寓散于补,标本同治,最终收补不敛邪,散不耗气,相反而实相成之效。虚喘用麻黄的剂量,约为治实喘的1/2,一日量掌握在3~6克为宜。临床验证,虚喘用麻黄,既无不良反应,且常因喘势能及时缓解而病情逐步转机。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含麻黄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组方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等中药组成。金银花、板蓝根有较强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生长,破坏超微结构,从而发挥抗感染作用;苦杏仁可抑制延脑中枢,缓和炎症对其刺激,与瓜蒌配伍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作用,作用显著而持久;麻黄能抑制气管炎症性刺激,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而发挥显著平喘作用;石膏具有解热作用,使产热减少而发挥明显的解热效应;甘草能明显促进咽部和支气管黏膜分泌,稀释浓稠痰而使其易于咳出而发挥祛痰作用。上述诸药合为一剂,构成抗菌、消炎、止咳、祛痰、平喘、退热之功效。

感冒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有发热、咳嗽的症状。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专门针对热症、止咳研究而成的新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体表现是:时间短、见效快、抗菌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等优势。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在缓解发热症状,肺部炎症吸收等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且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