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麻黃

味甘,溫,無毒。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一名龍沙。

我國西北部皆有出產,以山西大同為最良,其他如印度及西伯利亞南非洲皆有產。

味苦性,溫散,無毒。

麻黃為發汗解散要藥,功能退熱平喘利水,主傷寒表實無汗,治肺實喘逆,通利水道。

五藏邪氣緩急,風脅痛,止好睡,通腠理,解肌洩邪惡氣,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虛。

治身上毒風疹痹,皮肉不仁,主壯熱溫疫,山嵐瘴氣等。

通九竅,調血脈,開毛孔皮膚。

去營中寒邪,洩衛中風熱。

散赤目腫痛,水腫風腫,產後血滯。

雖其莖直上,但卻如草之叢生,故能上昇又能外散,其莖空,直達而上,且無大味,純得天輕陽之氣,故專主氣分。一般取其苗,以其苗細長中空,象人毛孔,而氣輕揚,故能發汗,能通陽氣,直走鼻皮毛,其根堅實味溫,故能止汗。

撿去雜質,去盡木質及殘根,噴淋清水,微潤,切1.5釐米段片,曬乾或烘乾,去灰即得。

主治喘咳水氣也,旁治惡風惡寒,無汗,身疼,骨節痛,一身黃腫。

發汗止喘。

普通五分至一錢,大劑三錢。

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忌之,諸虛有汗,肺虛痰嗽,氣虛發喘,均忌。

麻黃為發汗第一要藥,能退熱平喘利水,皆其解散之功。凡風寒初襲肌表,不得解散則發為頭痛項強惡寒諸癥狀,發其汗則風寒得以解散,諸癥自除,舉凡外感初起之發熱,多由汗不得出,因勢利導使汗出而熱解,此本經之所言去邪熱也。又肺受風寒不解,則咳氣上逆,用麻黃利水道,外為發汗,是故痰水因而下行,風寒因而得以宣洩,因病根解除,咳氣上逆自愈。若以之點眼,可使瞳孔放大,此因其能散。今麻黃配桂枝能散營分之寒邪,配膏能洩衛分之風熱,皮肉不仁,著名方劑如麻黃湯,麻杏甘石湯,大青龍湯,應麻黃根能止汗,節亦止汗,故慾發汗,則須去根與節。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白癫风能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