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中ldquo几种常见药物r
润德名师石头老师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备考干货 大家好,我是石头老师。中药一部分是大家复习的难题所在,普遍觉得这一部分知识点凌乱,掌握起来会比较地吃力。 之所以会觉得知识点凌乱,是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从几种常见的药物下手,先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功效以及记忆方法。 有接触过石头老师的同学都知道,“石头记”是石头老师总结下来的记忆方法,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第一和第二种记忆方法。 1.简单粗暴文字记忆 2.诙谐记忆 3.表格记忆 4.图片记忆 5.对比记忆 麻黄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 1.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症。 2.肺气不宣咳喘症 3.水肿兼有表证者 执业药师是为百姓们提供专业的药物使用指南,所以要了解一种药物我们要从功效以及主治病症下手。 记忆方法一 记忆麻黄药效可以从“麻”字入手,“麻”字有一个广字头,此时我们能联想到硕大的厂房只有一点水,所以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在中医角度中,风寒是因为体内有邪气,治疗时要将邪气排出,所以麻黄的利水消肿功效正好适用于风寒症状中 “麻”字还有一个“林”,此时我们能联想到森林,森林空气清新,对肺有好处,所以能联系到宣肺平喘的功能。 记忆方法二 我们可以通过谐音去记忆--皇阿玛发飙宣你。 麻黄反过来说就是黄麻,清朝皇族中,儿女将皇帝称为皇阿玛,父亲与儿女间经常会有口角出现,皇阿玛发飙宣你就是这个意思。 皇阿玛(麻黄)发飙(发汗解表)宣(宣肺平喘)你(利水消肿) 记忆方法三 麻黄是在内蒙古出产的,麻黄根需要将水土牢牢捉住才能成长,麻黄根的药效是止汗,这里跟麻黄区别开,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药效。 记忆方法四 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对比记忆,在考纲中,麻黄、香薷、浮萍都是具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作用。 而麻黄之所以能区别于后者,正是因为宣肺平喘的药效。 香薷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主治病症:阴寒避暑、风水水肿。 香薷与麻黄药效非常相似,功效都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唯一区别开的就是和中化湿,所以它又有“夏月麻黄”的别称。 记忆方法一: 香薷中间有个雨字,雨可以联想到夏天,很容易就能联系到“夏日麻黄”上。在多雨的夏天,人体湿气会比较重,而香薷的和中化湿药效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记忆方法二: 战国时期有位名叫蔺相如的将军,以和为贵正是出自于他。可以通过谐音去记忆--相如以和为贵,很容易就能将和中化湿与香薷联系起来。 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症: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症。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月经不调。 3.阳虚水肿、痰饮症。 4.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5.虚寒腹痛。 桂枝,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比较偏女性化,女性用药通常用于调经上,所以桂枝有温通经脉的药效。 记忆方法一: 桂枝的外形有点像小鞭炮,小鞭炮引条在燃烧时,可以联系到温通经脉的药效;在炸开的时候,有点像脱衣服的感觉,从而联想到发汗解肌的药效;鞭炮在燃烧后会有大量的烟气,可以想到助阳化气的药效。 记忆方法二: 桂枝发信函(发汗解肌)通知经理(温通经脉)助理(助阳化气)。 记忆方法三: 桂枝与肉桂都能温通经脉、助阳,而解肌药效只有桂枝与葛根才有的,可以通过药材的对比来加强我们的记忆。 紫苏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症: 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2脾胃气滞症。 3.气滞胎动症。 4.鱼蟹中毒引起的腹泻。 记忆方法一: 紫苏(舒),紫苏有特殊的香气,吃完会有很舒服的感觉,因为紫苏有行气的药效,能治疗气滞胀满的病症。 记忆方法二: 紫苏与紫河车都有一个紫字,紫河车是人的胎盘,有安胎的作用,可以将紫苏的安胎功能联系在一起。 记忆方法三: 紫苏发信息到台湾协会--紫苏发(发表散寒)信息(行气宽中)到台(安胎)湾协(解鱼蟹毒)会 生姜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症: 1.风寒表症 2.胃寒呕吐 3.风寒客肺的咳嗽 4.解鱼毒、半夏及天南星毒 记忆方法一: 生姜治疗感冒,听上去是ok的。生姜之所以能治疗感冒,就是因为它有发汗解表的功能;听上去是ok的,o的谐音可以联想到温中止呕,而且生姜也有“呕吐圣药”的别称;k的谐音可以联想到温肺止咳的药效。 记忆方法二: 生姜-辣-自然就有发汗解表的药效;生姜-去鱼腥味-解鱼蟹毒;生姜味辣--暖胃--止呕。 石头老师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2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对表证的认
- 下一篇文章: 热点麻黄梁上黑龙潭古柏树群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