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西医外科中医方剂学
好大夫教育立足医考培训界12年,凭借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12年来,“携手好大夫,医考难不住”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加入好大夫教育,将是您年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 每日一练1西医(外科) 女,33岁。右下腹痛、便秘1年。X线钡剂灌肠检查发现回肠末段及升结肠起始部纵行溃疡及鹅卵石征,病变呈节段性,PPD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克罗恩病 C.溃疡性结肠炎 D.结肠癌 E.阿米巴肠病 B ①患者右下腹痛,钡剂灌肠检查示末段回肠纵行溃疡、鹅卵石征,病变节段性分布,应诊断为克罗恩病。 ②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多为环形溃疡或肿块。 ③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溃疡浅表。 ④结肠癌钡灌肠检查可见充盈缺损,无鹅卵石征,病变局限,无节段性分布的特点。 ⑤阿米巴肠病少见。 患者,女,32岁,低热伴下腹痛1个月,大便3次/日,黄稀便,无脓血,腹部B超示右下腹部肠壁增厚,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腹部CT B.结肠镜 C.结肠X线钡餐造影 D.腹部X平片 E.腹腔镜 B 该患者怀疑是肠结核,结肠镜检查除了直观还可取活检。 患者,女,38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5年前曾患肺结核。体格检查:右下腹可扪及一固定包块,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罗恩病 B.阿米巴病 C.结肠癌 D.肠结核 E.血吸虫病 D 肠结核诊断依据: ①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盗汗、腹痛、腹泻(或便秘)的青壮年患者; ②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患者原病灶已好转,但消化道症状和结核毒血症状反见加重者; ③右下腹肿块伴压痛,或出现原因不明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者; ④胃肠X线检查回盲部有激惹、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征象者。故选D。 2中医(方剂学) 桑螵蛸散中配伍龙骨、龟甲的意义是A.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B.滋养肾阴,补心安神 C.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D.滋阴潜阳,固精缩尿 E.固涩止遗,补肾益精 E 桑螵蛸散中,龙骨、龟甲共为臣药,龙骨收敛固涩,且镇心安神;龟甲滋养肾阴,补心安神。二药共助桑螵蛸增固涩止遗之力,强补肾益精之功。 固涩剂使用时应注意A.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不可使用补益剂,以免留邪 B.不论有无外邪,均可使用固涩剂 C.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崩中不止者,宜兼顾重用回阳固脱之品 D.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等证,可用固涩剂 E.实热崩带、伤食泄泻等证,首选固涩剂 C 固涩剂使用时需注意: ①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皆因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病情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②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 ③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而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所适用。 3中西医(方剂学) 固涩剂常见临床表现A.自汗、盗汗 B.久咳、久泻、久痢 C.遗精滑泄 D.崩漏、带下 E.以上皆是 E 固涩剂主要适用于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凡是气、血、精、津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表现为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均可使用固涩剂治疗。 牡蛎散中配伍麻黄根的意义是A.益气敛阴潜阳 B.益心气,养心阴 C.收敛止汗,引药气外固腠理 D.益气实卫 E.退虚热 C 牡蛎散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中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 好大夫精品网校课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1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考研加油站方剂学歌诀
- 下一篇文章: 中药常用药用法用量,非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