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归为止咳、化痰、平喘类的药物很多,有些药物是既能镇咳又能祛痰,有些是通过祛痰而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而有些只是单纯的镇咳,而没有祛痰和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在临床上,关于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物混用的情况很常见,所以这期节目就各类药物的具体药理做一下讲解,以更好的指导临证。

关于镇咳药。那么本类药中常用的有半夏、杏仁、枇杷叶、百部、浙贝母等。百部、半夏、杏仁的镇咳作用主要是这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咳嗽中枢,是中枢性的镇咳药。而川贝、浙贝可能是末梢性的镇咳药。分别来看。

半夏:通过临床经验来看,各种炮制品的半夏都有一定的镇咳效果,也就是可以缓解咳嗽的频率和强度。

之前中医上一直把半夏作为燥湿化痰药,那么化痰这里主要的含义是稀释粘稠的痰液和促进痰液排出。

但是经验来看,半夏只有镇咳的作用,并没有化痰和促进痰液排出的的功效,而且是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其兴奋。半夏的止呕也是作用于大脑中枢。

之前应用过单味的生半夏来治疗癫痫,而且效果很好,由此想到半夏对于异常兴奋的神经中枢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这一点还可以通过大剂量的半夏能够治疗失眠来佐证.半夏对于异常神经似乎是有特殊作用。

这里仅限于了解即可,不建议自己乱用半夏,牵扯到一个剂量和毒性的问题,这个在节目里讲过多次。

不可否认,中药中的确有很多药物是有毒的,但是半夏不一样,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跟咱们吃的芋头是同一科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生的根茎有一种特殊的黏液,沾到皮肤上会很痒,但是煮熟了之后这个成分就被分解了,也可以理解为毒性成分被破坏了,所以生半夏是有毒性的,但是入药煎煮过之后,是很安全的。之前多次反映过这个问题,药典应该重新修定半夏用量,但是没有引起重视。

再来总结一下,半夏适用于有咳嗽、而且咳嗽的次数很多,但是痰多容易咳出来,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湿痰,可以用半夏。如果是痰比较粘稠、咳不出来,就不要用半夏,因为这个时候镇咳压制咳嗽,只会使痰更难排出来。

再来看杏仁。杏仁的主要药理成分是苦杏仁苷。其药理机制是: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可被酶水解而产生氰化物和苯甲醛。由于苦杏仁苷水解速度缓慢,逐渐生成的极少量的氰化物作用于呼吸中枢而呈现抑制作用,使呼吸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作用。

大家都知道苦杏仁有毒,不能吃,就是因为能够水解产生氰化物和苯甲醛。用药也是一样,如果长时间大剂量的服用杏仁镇咳,会造成慢性中毒,偶尔服几天无碍。

枇杷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苦杏仁苷、熊果酸及维生素B、C等。其镇咳药理机制是含有苦杏仁苷,所以作用与苦杏仁相似。所含挥发油有轻度的祛痰作用,但是镇咳作用强,祛痰作用弱,临床适宜于单纯性气管炎。其水煎液有抑菌和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枇杷叶用量一般为6?15g,水煎服。

百部:百部含有百部碱,百部次碱等生物碱成分。药理实验证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从而产生镇咳作用。此外,百部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这样在镇咳的同时,又有抑菌消炎作用。

临床上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及肺结核等的咳嗽。

浙贝母、川贝母的主要成分为贝母碱、贝母次碱等。其镇咳作用机制与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有关,属于末梢性的镇咳药。

粘稠的痰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从而导致感染,并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因此祛痰药的基本功用之一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贝母能增加气管腺体组织分泌,使痰液粘度下降而达到祛痰作用,另外贝母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也有利于痰液排出与减轻咳嗽。

除了镇咳和祛痰之外,贝母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基本上三者兼顾,这是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

再来看祛痰中药药理。

远志的主要成分为远志皂苷,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所含皂苷能剌激胃粘膜,引起轻度恶心,从而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达到祛痰作用。

所以远志不能单纯的作为安神药来使用,而且临床观察来看,远志的安神作用似乎很弱,倒是化痰作用现在不被重视。

桔梗跟远志一样,都是恶心性祛痰药。小剂量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度恶心,从而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现在也有认为,桔梗主要是通过舌咽神经反射而使支气管分泌增加,所以认为,桔梗口含时的效果比口服更好。之前说桔梗主要功效是载药上行,这明显是臆想出来的,误人子弟的说法。

紫菀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紫菀皂苷。其祛痰作用可维持4小时左右。药理机制是紫菀所含皂苷刺激胃粘膜后,引起轻度恶心,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痰变稀而易于咳出。

本类药品还有白芥子、款冬花、白前等都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药理机制与远志桔梗类似。

平喘中药药理

麻黄含有多种生物碱。其药理机制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且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为显著。

缺点是不能长期使用,平喘效果会越来越差,也就是身体会有明显的抗药性。

苦参主要含有苦参素、苦参黄酮等。临床证明,苦参的水煎液有平喘作用,其中氧化苦参碱及槐根碱的平喘作用显著。

地龙含有琥珀酸钠脂肪酸、胆碱、氨基酸及地龙素等。平喘药理机制是,地龙能直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并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产生较好的平喘作用。苦参和地龙的平喘作用,应用的比较少,麻黄应用的更多一些。

孝和

随心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