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谁是从中药提取抗疟化学分子的第一人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83.html 编者按: 屠呦呦获诺奖,引起中国公众对中国科学家的注意,也引起了大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注意。 用现代科学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第一位著名科学家为陈克恢,他于上世纪20年代短暂回国工作,在协和医学院发现中药麻黄素的药理作用。但在他之前,已经有日本科学家从中药中提取麻黄素分子,只是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是以陈克恢为主。陈克恢此后再度出国,长期在美国大药厂工作,有很多重要贡献,曾任美国药理毒理学会理事长。 不过,要说从中药里面分离纯化抗疟分子的科学家,最重要的却是张昌绍。 《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曾在年介绍过张昌绍的工作和生涯。 在我们为屠呦呦及其同时代科技工作者欢呼的时刻,也应缅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药成分的其他先驱科学家。为此,《知识分子》重新刊登饶毅所著相关文章,以飨读者,今日刊发第一篇。 可歌的研究可泣的人生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对药品有很大的需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极少研发出可以占领市场份额的原创性化学药物,到今天仍以仿制药为主,有些重要疾病还依赖进口药品。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希望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以利我国全面健康长期发展。在新药研发方面,国家近年投入大量经费,既为人民需求、也为经济发展。因此,了解我国近代药物研发历史不无裨益。 在抗疟药物研究过程中,中美有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竞争。二战期间盟国为打破日本对金鸡纳的控制,积极寻找抗疟新药,条件好的美国至少有两大药厂和加州理工学院参与,结果在重庆的中国科学家领先抗疟药研究、并促进了美国的抗疟药研发。越战期间,中越美皆因疟疾严重损失战斗力,中美两国科学家竞争研发新药,结果我国成功获得了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为今天全球标准的一线抗疟药。年代和年代中国在特定的领域两度领先美国。 重温历史不仅给我们信心,也希望有助于努力改观现状。 一、青蒿素的传承 因我国的研究而推向全球使用、或影响全球市场的单体化学分子,迄今屈指可数。人们熟知的青蒿素、砒霜、维甲酸,其中无疑青蒿素为最佳,因为从植物的抗疟作用,到分离青蒿素,确定和发现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全部是中国的工作。在多年被国内忽视后,青蒿素近年获国际奖项,自然受国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6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典型麻黄汤桂枝汤证怎么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