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麻黄汤桂枝汤证怎么治
现在临床上,典型的麻黄汤、桂枝汤的症状和脉象很少见,所以导致很多大夫不敢用或不会用麻黄汤、桂枝汤。 古人生活条件差,肌肤粗糙致密抗寒能力比较强,比较抗造(比如流浪汉捡垃圾吃就没问题,一般人吃有点坏的食物就拉肚子),轻易不病,一病就是重的——邪气盛正气也盛,比如麻黄汤的典型症状,一旦扛不住或治不好,马上要人命——所以张仲景的很多族人死在这个病上。 现代人热不着冷不着,肌肤疏松,稍一感寒就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小孩)。虽然容易病,但这种感冒发烧不像古人那么重、那么危险——邪气不重、正气也不盛,表现虽有麻黄汤的症状但也不是很典型、脉并不浮紧,或是虽有桂枝汤的症状,脉却不浮。 如此还能用麻黄汤桂枝汤吗?怎么用?其实,伤寒论已经告诉了我们:桂枝汤和麻黄类方合着用。 如果病人有发热恶寒的麻黄汤症状,但脉并不浮紧,反而脉比较微弱,怎么办?用半量麻黄汤加一半桂枝汤,即桂枝麻黄各半汤(详见伤寒论23条);如果脉微弱,又以发热为主,恶寒不明显,就用桂枝汤合上越婢汤(27条)。 如果病人出现桂枝汤症状,发热恶风有汗,但这个发热不是持续性的,一阵不热一阵又热,表示感冒风寒不重、正气抗邪也不盛,为了调动正气,用两份桂枝汤加一份麻黄汤,即桂枝二麻黄一汤(详见伤寒论25条)。 以上学起来费劲,也不好记,只要掌握几个原则就行:1、只要脉象不典型(临床绝大多数都是不典型),就用桂枝汤合上麻黄汤,无论有汗还是无汗都可以:汗多就少加麻黄汤,无汗或汗少就多加点;2、以发热为主,不怎么怕风怕冷,或者既怕冷又怕热(外寒内热),加石膏,否则就不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6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净心清闲祛湿补阳,双向调血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