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它几年,八成肉体疾病可被疗愈附制作
天门冬:对一切事象说「我拒绝」的植物。仙家常用此药辅助修行。 《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列仙子》云∶赤松子食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 《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年。 《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一百日后怡泰和颜,羸劣者强。三百日,身轻。三年,身走如飞。 天门冬酒的功效: 1.去除疾病:对於人体,可以「删除掉一切不必要的讯息」(古书是写作『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如果你把人体想成一张电脑磁片,天门冬,就是可以「Format」掉这张磁片的一种仙家药了。喝个几年,大约八成的肉体疾病都可以得到疗愈,而且最棒的是,完全不需要「医术」,你只要会酿酒就好了。 2.消除全身疤痕,填平痘疤,美白养颜,减缓衰老,身体轻健,喝3年以上不畏寒暑。(谭中杰老师说他现在的体质冬天就只穿一件薄T不会冷,几十岁了皮肤比大妈还嫩) 3.强骨髓:用天门冬酒送服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可以补入骨髓。 4.杀病毒,任何一种西医可以验得出「病毒数」的病毒类感染,天门冬酒你喝长期,都可以在每隔几个月的验血检查中,看得到病毒数稳定地往下掉。身体会逐渐成为对病毒免疫的体质。 5.杀三虫,对于追求身心灵净化的人可以减少对世俗的欲望。 6.去风邪,治疗麻疯、癫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药。 我一开始留意到天门冬这味药,是民国初年的中医杂志《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一则湖北读者来函,那位读者说他每天嚼服天门冬二次,每次二钱,三年之后「觉神清气爽,气力倍增,远行不倦,皮肤发润,面上般痕全消」。 看了人家这麼说,好奇宝宝如我者,自然是照著试吃。结果,不到一个礼拜,脾胃就被寒坏了,饭都吃不下了。大概是民国初年的湖北人脾胃十分之勇健,我们今日的台湾人可没这麼大的本事,体质偏寒,吃一吃脾胃就倒掉了。 说来天门冬这味药,如果是中医的「治病」方剂之中,并不算是好用的药,因为太寒,入煎剂的话,不能久服,人会被凉坏、拉肚子。古书中不是慢火熬膏就是酿酒服用,这样才能去掉它的寒性。於是,我就照古医书的做法,泡酒服用。 我那时是用四两天门冬泡两公升的日本清酒。我们台湾一般泡药酒是用35度左右的烈酒,但天门冬的药性是以「水萃取」即可,酒精度不必高,大约15度的淡酒就可以,那一点酒精只是防腐用的。(其实便宜的日本清酒、或是淤酒公卖局的低价料理米酒,都是酒精兑水加香料做的,你若要省钱,买一瓶药用酒精加五倍水就可以用了。) 泡两个星期,就可以喝了,每天喝50ml。药渣会吸掉很多酒,涨得肥肥的,如果舍不得,就拿果汁机把渣打碎,用布袋再把里面的酒绞出来喝。 那时我住伊通街,有一位邻居先生,曾出过一场车祸,大腿被碎玻璃扎伤了一大片,伤愈之后,可能是体质的关系,腿上的疤,全是暗红色的、一颗颗凸出来的肉坨,差不多是我们今天称之为「蟹足肿」的那种伤疤。 於是我就叫他泡天门冬酒喝看看,结果只每天50cc,喝了三个多礼拜,就有好几粒肉坨,平掉了,变成淡粉红色的一般皮肤了!那样子的肉块,居然可以被人体自己吃平掉,说来药效也很了不起。(我的电脑中倒是有照片存档为证,但中年阿伯的大腿内侧之照片,实在是不文到令人想喷饭,为了读者的心理卫生及维护当事人隐私,请容许我就不在此刊登了。你就看在JT叔叔也没什麼造谣生事的前科,姑且信我一次得了。)前些年小胡助教摔车毁容,那一脸的疤,扯得鼻歪眼斜,听说也是喝天门冬泡酒医好的。 天门冬酒的去疤功用,基本上是对「凸起来」的疤比较快有效;凹陷下去的疤,如痘坑、灸疮,恐怕就要喝到一两年之久,才会慢慢淡去(我身上的三个灸疮,喝四个月只消去一个半)。 当时我在自己的班上,讲了天门冬酒的这种功用,就有同学泡了让他的女朋友喝——可能原本的目的也只是喝美容的——结果,喝了几个月,这个女生,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体质,就是:只要她一感冒,就到厕所去吐,吐完了,感冒就好了!简直百毒不侵、仙气护体。 ——也就是说,天门冬这味药的功效是,对於人体,可以「删除掉一切不必要的讯息」(古书是写作『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如果你把人体想成一张电脑磁片,天门冬,就是可以「Format」掉这张磁片的一种仙家药了。 如果你要具体的证明,那就是:任何一种西医可以验得出「病毒数」的病毒类感染,天门冬酒你喝长期,都可以在每隔几个月的验血检查中,看得到病毒数稳定地往下掉。 西医的抗病毒药物,当然,现在也是有很先进的发展,你如果是急著三两天内就要死人的大病,当然还是西药的抗病毒制剂药效快些(感冒不算!感冒还是经方最快!最近的A型流感,助教们就各显神威,玩得很开心。唯一不开心的是侄女莹莹,连日高烧不退,后来我才发现她那是『厥阴温病』的症状,让『贤婿』丁助教煮了一碗『不是经方』的乌梅白糖汤把那烧给退了。)。 但是西药的抗病毒制剂,一方面很昂贵,另一方面,副作用也是十分之凶残暴戾,吃长期,很多人撑不住;若你只是没什麼大症状的带原者,那不如用天冬酒,既便宜,於人体又有益无损。而且中药的抗病毒药物的好处是,不会有「病毒抗药性」的问题,病毒变种了也不会反扑,无需换药。 至於体表的病毒感染,如疱疹、带状疱疹,天门冬泡酒捣碎,外敷内服,治疗的效果也很快的。 而在中国古代,天门冬这种杂草,是做什麼用的呢?是用来「浣缣」的,也就是洗衣服用的漂白剂。嘿,一向是「类比取象」的中药药理学,在这一味药的药性,也是奇妙的巧合:它的药性,恰恰好就是「可以吃的漂白剂」。 在中药里头,天门冬和另一味药「麦门冬」,名字里都有「门冬」二字,可能会令人觉得它们的名称,是类似的语感。到底这两种植物都是百合科的,算是亲戚,会被人看成一类,也无可厚非。但,其实,这两味药的名称,意思上是并不相同的。 麦门冬的正写是「麦虋冬」,「麦虋」是麦须,因为这味药的形状,长条形一粒一粒的,像是带著须须的穬麦种子,而性子又偏寒,所以叫麦门冬。但是,天门冬,就不是这个语感了,天门冬是像洋香肠、热狗那个大小的东西,怎样看,也长得不像麦粒。它这名字,一说是从「天满冬」的发音转过来的;也有可能,搞不好真的是在说「天门之中的冬天」这个意思。——在中药学说之中,要说「天之阳气、地之阴气」的药物,天门冬,算是「天之阳气」极强的一味药—— 像中药之中,如果要说树木的阴阳,那麼代表性的「阳气重」的树木,就是松树、柏树了。《庄子.德充符篇》用来比喻一个人的灵魂降生到这个物质世界还能够不迷失天上界本心的状态,就用这一类的树来打比方:「受命於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这种类型的譬喻,它大约的设定,是好像假设一棵树木的灵魂,在天上的世界(『阳』的世界、灵魂的世界),它的本态,是永远青翠的,而来到了这个物质世界、「阴」的世界,才会受物质世界的种种环境影响,而随四季有荣枯之变。 像中药学认为「阴气重」的树木的代表,就是枫树了,季节一变,叶子就变色、掉落;而下一场大雨,树根就暴长数尺,好似《倩女幽魂》里的树妖姥姥一般。而,相对於这麼易受外物影响的枫树,松柏之类,就显得很超然於物外:大夏天也不长得特别快,大冷天也不掉叶子。 而同样是长在树下的菌类,松树下的伏苓,和枫树下的猪苓,它们治理人体内水气运行的效果,就一个是运转无形之水气、一个是通行有形之三焦水道。或者说,伏苓的药性,用现代医学的讲法,它的成分,大量的「多醣体」,并不是会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产生什麼化学反应的东西,而是仅在「经过」人体的过程中,以「非化学」的方式激活人体的种种功能。大补阳气的药物「附子」,最近也有研究指出,它的药力和毒性,并不与其中含有的乌头碱量呈正相关,「药性」能量(阳)的部分,是从化学成分无法判明的。 而天门冬,以「寒.热」的向度来讲,虽是大寒药;但是以「阴.阳」的向度来讲,却是大阳药。依照中国古代本草书的描述,它活在这个物质世界,简直像是活假的一般,真正的它,根本就还凉凉地安住在天上的家门之中,逍遥於物外,像是足不履地的一种仙人般的活法。 怎麼说呢?这种杂草,对於物质世界的种种变因,是根本就「无视」的,它自己爱什麼季节开花就什麼季节开花,爱什麼时候结果就什麼时候结果,完全不理睬四季气候的变化,同一个花盆种的两株天门冬,可能这一株到冬天叶子掉光光,而另一株一整个冬天都还茂密翠绿……是这样一种极端怪癖的植物。 这几年有一部日本漫画《Bleach(漂白剂)》,中译本叫《死神》的,其中有一个女主角井上织姬的超能力,乍看是能够救伤治病的「疗愈系」异能,但其实,她的能力的本质,是能够对一切现象说「我拒绝」的「否决权」:你受伤了,她把你「受伤」这件事「否定」掉,你的伤就没了。而天门冬的药性,就好像是这种「在漫画书里才会有」的,荒谬绝伦的,「对一切事象说『我拒绝』」的力道。 天门冬泡酒,固然有些疗效,但效果,又输给「酿酒」许多;而且在味觉的享受上,是天地之差。像莹莹本来是喝泡酒的,有一次在我这儿喝了一口酿酒,就气到泡酒不要喝了,而自己学酿酒(说来也是我教导无方:这些年带著莹莹日本、香港的到处吃,把她嘴巴养刁了,变得超难养,现在是三餐都辛苦了觅食的丁助教……)。 那麼,我就先登古书原文,再细细说明作法和疗效: 唐.孙思貌《备急千金要方》: 天门冬酒: 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癎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万病皆主之。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 天门冬与百部相似,天门冬味甘两头方,百部细长而味苦,令人利。捣绞取汁一斗,渍麴二升,麴发,以糯米二斗,准家酿法造酒,春夏极冷下饭,秋冬温如人肌酘之,酒熟,取清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亦忌油腻。此是一斗汁法,余一石二石,亦准此以为大率。服药十日,觉身体隐疹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日乃渐止,此皆是风气出去故也,四十日即觉身心朗然大快,似有所得,五十日更觉大快,当风坐卧,觉风不著人,身中诸风悉尽。 用米法:先净淘米,暴炕令乾,临欲用时,更别取天门冬汁渍米,乾漉炊之,余汁拌饭,甚宜密封。 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去心皮,乾漉去水,切捣压,取汁三四遍,令滓乾如草乃止。 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依式服之,久停则香美,余酒皆不及也。封四七日佳,凡八月九月即少少合,至十月多合,拟到来年五月三十日以来,相续服之。春三月亦得合,入四月不得合。 服酒时若得散服,得力更倍速,散方如左: 天门冬去心皮,暴乾,捣,筛,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三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较复杂需要榨汁机) 做这个酒,最需要的,是一台够好的榨汁机,才能把天门冬之中的汁水都逼出来。我虽不喜韩国货,但没办法,目前最好用的,是一台一万两千八的韩国「休咙(Hurom)」牌慢磨蔬果机;其次,是「小方助教」一枚。我原本也是用一般蔬果机来做,然后雇小方助教来用布袋挤汁,但那过程,实在是太辛苦、太惨烈了:小方用力的那呲牙咧嘴、额暴青筋的模样,让我觉得我好像在自宅重现百年前卖到三藩市挖矿的华人奴工「猪仔」的生涯。终於还是心生不忍,而忍痛买了这台昂贵的韩国磨汁机。 而,天门冬,台湾有「鲜货」和「乾货」两种选择,鲜货要到青草店去订,乾货到中药批发商买即可。酿一缸酒,如果全用鲜货榨汁,大约需要十六斤鲜天门冬;用乾货煮水泡发了榨汁,则需要乾货八斤。也就是乾货一斤抵鲜货两斤用。我的做法,常常是用十二斤鲜天门冬榨汁泡麴,不足的量,再补两斤乾天门冬煮水榨汁泡米。 可以买到新鲜天门冬的青草店,以台北而言,民乐街和万华的青草店都有,万华的青草店要价元一斤,民乐街的青草店老板算我元一斤。但民乐街那家的货源的天门冬田,好像已因为我们这一票人频频购买而被挖成了荒地,你要去买便宜的,就不知还有没有货了。 至於批发乾货天门冬,迪化街靠近民生西路口的那家「老成记」还不错,最便宜的元一斤,当然是丑样儿了些啦;如果你要买到肥白精美到令人痛哭流涕的高档天门冬,那还是得去南京西路(重庆北路与延平北路间)的「生元」,不过那种美美的天门冬,就大约一斤元起跳,眼前还在持续涨价中。 酿酒最重要的,还是米跟麴。米要用到六斤半的「圆糯米」,有良心的米粮行约四五十元一斤。而麴,如果你是去民乐街或迪化街批药材,在前述的「老成记」就可顺路一并买到了。 如果要用红麴,用两个饭碗(这样还未到半斤,但你在批发店买一斤,比你在中药行零买半斤还便宜),天门冬性寒,用红麴酿酒,酒性会暖一点。但,其实我做的时候,是红白麴同用的。单用白麴要大约八枚(白麴长得像鱼丸那样,不像红麴是米粒状的),而我就用红麴一碗、配白麴四枚。老成记的白麴有零卖,很方便。 另外,「有,会比较好」的辅助剂,是柠檬两颗挤汁,和绍兴酒一瓶。泡麴的时候加进去,可以抑制杂菌生长,让酒麴菌赢在起跑点。 而酿酒用的玻璃缸,我建议买大一点的四十二酐缸(一酐是cc的容量),而这种缸子,台北后车站固然有些瓶瓶罐罐的店有在卖,但偏贵,一个要约多块;而善导寺后面的绍兴北街上的OK便利店那个巷口进去,有一家玻璃店,一个仅多块。 那麼,酿酒的时间,大约是两个工作天:第一天整备天门冬,并把麴、米泡发。第二天蒸米成饭,拌麴汁入缸。 如果是买新鲜天门冬,你会需要把须梗剪掉,洗净泥沙,再打成汁榨出。古书说要「去心、去皮」,我仗著研磨机够马力,也就都不去了。鲜天门冬的汁有一股土臭味,但酿成酒之后,就都不会残留味道了。 而如果是用乾货天门冬,就要泡水半日,再煮一滚。煮出的汤水,和煮发的天门冬榨的汁,都拿来用。 古方书的容量,一升约cc,一斗是0cc,也就是两公升。 所以,第一天晚上,你要取两公升的天门冬汤或汁,浸泡红麴及拍碎的白麴。泡麴的汁中,挤入两个柠檬的汁,倒入绍兴酒一瓶,放入冰箱过夜(天门冬酒酿出来,本来就像山地人的小米酒那样,有点酸酸的,所以有一些柠檬汁,对味道影响并不大。)。 而其余的天门冬汤汁,则拿来泡米。简单来说,就是用天门冬汁代替内锅的水来蒸米成饭。蒸饭就像一般的方法即可。六斤半的圆糯米,如果用一般的大同电锅,大约是蒸出五锅饭。 第二天蒸饭,而每蒸好一锅饭,就拿个广口容器(例如炒菜锅),把饭摊到里面,吹风摊凉。当饭不烫了,再拌入五分之一的麴汁,拌匀,倒入酿酒缸。如果天门冬的汤汁泡米有剩,此时也可一起拌入。 酿酒的发酵过程,大约有这三段:第一阶段,米被分解成糖和水,需要的温度是约摄氏35度,时间是两三天;而第二阶段,则是糖被发酵成酒精,这需要低於20度,约两个星期。第二阶段如果温度太高,高到30度,就会出现我们所不想要的第三阶段:整缸酒变成「天门冬健康醋」了。所以孙思貌说「农历四月到八月之间不要酿」,因为一旦室温高於25度,醋化的情况会很严重。所以各位读者,要做就趁现在年头赶快做,天热了,就做不成了。 榨过汁的天门冬渣,也先不要丢掉,里面还有药性可以利用的。用20度以上的酒(因渣中有水份,酒精度要高一点才不会坏),先泡起来,等一个星期,看酿酒缸的情况都稳定了,再把泡渣的酒用布袋或研磨机滤出来,倒入酿酒缸一同发酵。 麴、饭入缸的头三天,需要较高的温度35度,所以,最好缸子用棉被包起来保温,底下垫一块小电毯暖著。三天之中,饭会被分解,慢慢出水。这三天,每十二个小时用长柄杓把饭翻动一下,因为最上面一层会因为比较乾且接触空气,容易长出杂菌霉斑,所以要把它拌到下面去。 三四天后,水出得也够多了,就可以撤去保温的被子,让它在一个月中慢慢发酵成酒。缸子时不时推推晃晃它一阵,让浮上来的米渣沈下去。盖子不必常打开,酒麴菌是厌氧发酵,闷著比较不会长杂菌。 书上说「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依式服之,久停则香美,余酒皆不及也。封四七日佳」,的确是这样。两个星期刚酿好的天冬酒,还有一点发酵物的馊馊的气味,但再多封它一个月,就会变得非常芳醇可口,像是有水果的果香。 收酒时,用布袋把糟粕滤掉,就可以装瓶放在冰箱保存了。 (较简便) 每次:天門冬一斤,慢火煮一濃煎、再大火大滾逼出二煎,頭煎加二煎的水量,讓它剛好可以把一斤米(長米、糯米皆可)煮成熟飯狀(稀糊一點亦不妨)。前一天用一個檸檬的汁,加少許紹興酒,把一枚白麯和一湯匙紅麯在一個碗裡放冰箱泡一夜。等天門冬湯汁煮的飯不燙手了(40度C以下),把麯拌勻進去,入大玻璃缸,每天都不要太累,只這麼隨手做一次(一次兩斤或三斤都無妨),一天一天疊進缸中,只要其中有一次發酵得順,通常整缸酒就都不會釀壞。 釀酒最怕遇到比酒麯菌更強勢的納豆菌,所以釀酒期間,手不要沾到味噌,會比較有成功率。 這樣小量小量的做,不累也不煩,成功率也高些,釀酒時會冒泡泡把缸蓋炸掀了,所以記得在封口處夾條毛線,讓氣有個出路,並且不要一開始就填滿缸(約七分滿以下)就行。 發酵順利的話,兩三個月後就可以濾,若放得更久一點,酒味會是很好的花雕酒的味道。 而逼乾了酒之后,剩下来的酒粕,可千万不要丢掉!这个东西做成面膜敷脸,美白的效果强到惊死你!你若不信,不妨用酒粕面膜在脸上画个叉叉、画个乌龟,上床睡过夜,第二天早上洗了脸,就可以清楚地在敷过面膜的地方清楚地看到一个白叉叉、白乌龟!最近电视上什麼SKⅡ的Pitera美白保养品,就是酒粕做的。 自己家那麼纯天然的一大坨,不用会遭天谴。酒粕本身黏性不够,沾不上脸,要用的话,先用个钵子把它研细,再搀一点蜂蜜或是面粉来增加黏性,才好做面膜。一般敷个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可以。 说来,天门冬本身也是很美白的药,迪化街买得到水飞的天冬粉末,用蜂蜜调了敷脸,也会很白。只是天门冬到底是寒药,用寒药敷脸美白,会有副作用:皮肤遇到寒性的药物,会拼命出油来作为挡寒气的代偿反应。所以,难得有这种已将天门冬的寒性发酵为温性的酒粕,这是多麼难得!当然要用了! ps.文章来自台湾谭中杰老师的中医课程,国内买天门冬在淘宝购买,野生的最佳。 之所以要喝天门冬酿酒,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它「排风气」也就是「删除不良讯息」的效果。这一层效果,以现代人而言,几乎可以说是治百病了。 而服用酿酒的效果,孙思貌说:「服药十日,觉身体隐疹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日乃渐止,此皆是风气出去故也,四十日即觉身心朗然大快,似有所得,五十日更觉大快,当风坐卧,觉风不著人,身中诸风悉尽。」这种「全身发痒」的排病反应,是泡酒不太容易达到的。 喝天门冬酿酒,真的会一直脱皮屑、起红疹块、这里那里的发痒。而要如同孙氏所言,五十天内就发乾净,一日饮50cc倒是不够的,一日饮50cc酿酒,一般而言,只会慢慢地小小痒,三五十天内还发不乾净。要如他所说的疗效,一天大约要饮cc。反正自家这样酿的酒,酒精度真的不会有多高,比每天一杯红酒还不伤肝。 若是真的喝得多了,也无所谓,天冬剂的过量服用,孙氏是说:「始伤多无苦,多则吐去病也。」药重了,就不从皮肤发邪气,直接就用吐的了。 而服用这个酒的禁忌,孙氏虽说「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亦忌油腻」,但其实都还好,吃到荤的、油的,风气还是发得出去。记得不要吃到鲤鱼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个人喝,用我这个食谱的方法酿酒,大概可以一次酿出十几公升,够喝好几个月。 《神农本草经》里,说天门冬是「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这「暴风」是指什麼呢?那我们就不如来看一看孙氏《千金方》中,天门冬酒是用来医什麼病的: 《千金方》用天门冬酒,一是治「风癫」病,一是治「麻疯」病。 「风癫」这个病,用俗话讲,是俗谓「卡到阴」、「撞邪」导致的性情大变、发狂,甚至是包含「癫痫」的症状。这一类的病,如果是中医的其他药方,用的药,动物药会是:鸱头、獭肝、狐心、虎睛、龙齿、鳗骨、牛黄、珍珠等等;矿物药,则以雄黄、丹砂、铅丹、铁精之类;而植物药,则是升麻、贯众等等。 针法,则是能一时性地截断灵体凭依现象的「鬼穴十三针」。也就是说,和这些药物并列的天冬酒,感觉上,好像是要处理什麼「灵界的东西」?——当然,现在的癫痫病(或是偶而人会抽动一下的『妥瑞氏症』),一般说是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用比较一般的中药方,也会很有效果(通常是驱风药和祛痰药各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的疗效,驱风药是天冬酒、薯蓣丸、侯氏黑散好用,祛痰药则是柴胡龙牡汤和五苓散好用。『中风后遗症』也可依此办理);倒也不一定都要归类於鬼上身。 而「麻疯病」,今日主流医学已处理得不错,也证明是细菌感染造成。 但很奇怪的是,在唐代,孙思貌却非常强调这是一种「业障病」;他说,得了这个病的患者,多半会和医生顶撞、扛上,而造成不愿意服用有效药物如松脂、天冬酒、商陆根酒之类的方子(人的我执太重,会变得跟『天之气』太不同类而互相排斥,引起『逃药』现象吗?)……他认为这种患者,要忏罪去执消业,才能变成「可治」的好病人。 说这些不相干的闲话,是因为,伴随著人类的文明进步,主流疾病也一直在「转型」,似乎有走「精致化」的倾向。古代人的病原体,常常是很大只的,什麼蛔虫、绦虫,都很大只;渐渐随著西方医学的发展,原虫、细菌引起的疾病,也多半都有了可用的特效药物。而这时候,人类的主流疾病,也就转入了更细致的层面:病毒、癌细胞这些基因讯息异常的病,或是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的种种「原发性」(这是个美化词。当西医用『原发性』这个词时,就是在说『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病是怎麼来的』)疾病。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主流医学发展到连病毒和癌病都得以克制了,届时,人类的疾病就可能会转入更形而上的层面:也就是变成以「业障病、风水病、著魔病」为主了。 或许,从更高一层的世界看来,我们的物质世界,只是一片由情报、讯息、程式所构筑出的倒影;而「生病」这件事,只是不良情报、讯息、程式「具象化(manifest)」於肉身的一种表现罢了。 而现今的我们,当此疾病转型的过渡时期,能够清理不良情报的天门冬酒,我想是很值得重视的。喝个几年,大约八成的肉体疾病都可以得到疗愈,而且最棒的是,完全不需要「医术」,你只要会酿酒就好了。 如果要说天冬酒对什麼疾病有专对性的特效,除了前面提的麻疯、癫痫之外,它的主治「四肢拘挛,猥退历节」也就是《本草经》的「治诸暴风湿偏痹」,是对到今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它的确是这个病的特效药。一般来讲,「正」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症状比较偏「阴实」,是麻黄剂比较有效(如麻杏薏甘、麻黄加术、阳和汤等等),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偏「阳虚」,桂枝系的药会比较有效(例如桂枝加术附汤等等);术附剂则对两者都有效。 不过,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包医,因为什麼病都有「凭依现象」造成的「灵障病」,不见得能完全靠药物(如果某人的肩膀酸痛是因为某个被他抛弃而自杀的女人的鬼魂巴在上面造成的,你说要吃什麼药?),开药也只是在「能使得上力的范围里」尽尽人事而已。而以灵障病而言,我虽不太相信天门冬酒可以逼退凭依灵,但至少,具象化到肉身的种种坏能量,可以删除到最低。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可购买手工制作金匮肾气丸 Moses13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4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湿表实证麻黄加术汤
- 下一篇文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湿家麻黄加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