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是“发汗第一药之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作为药物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效。这么好的一个中药,为什么在古时候就有“麻烦草”之称,又为什么现在,药店经营麻黄草或含有麻黄成分的药物时以及研究麻黄科研工作都要小心谨慎。继续往下看你就知道咯!麻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野生或栽培。立秋至霜降间,采割绿色的草质茎,阴干,切段。   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一般是生用、蜜制或捣绒用。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麻黄在中医临床上的三大功效   为什么麻黄会有“麻烦草”之称呢?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学医不精,害人害已   有位老中医,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小徒弟,很是喜爱,想把平身所学和临床经验传授给他。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又不用心学习,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才学了点皮毛,认为自己都会了。就瞧不起老师,甚至收的诊金和卖药的钱,也不交给老师,自己偷偷花掉,老师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去吧。”徒弟倒满不在乎,临走时,师傅还是不放心,叮嘱他说:“有一种药用时要分辨清楚,切不可随便开给人吃。这种药叫无叶草,它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行医卖药。徒弟自立门户后,没有老师在跟前管教着胆子更大了,虽说医术不怎么样,却什么病都敢治。没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干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衙门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老师的名字。县官命人把老师找来。老师说:“小人无罪,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老师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知道医道深奥,后悔不该自以为是,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判老师认了错,表示痛改前非。老师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   因为这种药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总结一般我们说的麻黄是指麻黄的茎,它是发汗解表的要药,而麻黄根是固表止汗药,擅于敛肺止汗,可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不同药用部位,功效刚好相反。是不是好有趣呢!千万不要学这个大意的小徒弟哦!小编说过,现在研究、生产、销售麻黄的人都觉得它好麻烦。而且,执法人员都会觉得他麻烦啊!这是为什么呢?   年,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首先从麻黄中分离出麻黄素。年,我国中药药理研究的创始人陈克恢从中药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并首次报道了麻黄碱具有多方面的生理药理活性。其所含主要成分麻黄素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病态嗜好及耐受性,被纳入我国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   麻黄素是制造冰毒的前体,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是当前国际上滥用最严重的中枢兴奋剂之一。为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冰,俗称“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我国已将其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等实施电子监管。对麻黄草的种植和采集、收购、销售和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监管规定,确保在满足中医疾病防治需要的前提下,防止相关产品流入非法渠道。现在知道为什么去药店“新康泰克”、“白加黑”感冒药时不仅不可以买多还要出示身份证登记了吧!注意事项:麻黄发散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记得咨询专业医生再使用哦!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