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辩证

声音之道微妙难通.故闻而知之谓之神.

肝木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火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土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金.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水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

已详上卷五脏所属条.人能本宫角征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气之邪.则思过半矣.西人审病.至于察尿之味.亦云苦矣.只因于声音气色.未能辨析.是以出此下策.

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经意甚明.盖即闻声而知其神与气焉.

病患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此数语系金匮文.寂寂然.不欲语属三阴经.喜惊呼.则又属厥阴肝经.病入三阴.厥阴主筋骨间.知其病在下.焦.声出不彻.声不扬也.胸中大气不转出入艰滞.知其病在中焦胸膈间.

啾啾然.细而长声自下焦阴分.缘足太阳.而上达于颠顶.故知其病在头中.

按声气根于肾中.上于胸膈.出于肺管.达于鼻转于舌.辨于唇.或气虚而音微或机停而语蹇.或膈间有滞而气碍.或鼻间有违而音乖.散见各书.细心人当自领取.非笔楮所能尽也.

自汗

桂枝汤治伤寒脉浮,自汗恶寒。(方见伤湿。)术附汤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方见心痛。)防己黄汤(见身重。)当归六黄汤(见盗汗。)

黄建中汤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黄桂(各一钱半)白芍药(三钱)甘草(一钱)

每服五钱,水一盅半,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去滓,入稠饧一大匙,再煎服。旧有微溏或呕者,不用饧。

附汤(《济生》)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去芦,蜜炙)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十片,煎八分,食前温服,未应更加之。

参附汤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分作三服,姜水煎。

黄六一汤治男妇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痿黄,不能饮食。常服平补气血,安和脏腑。

黄(六两,去芦,蜜炙)甘草(一两,炙)

每服五钱,水一盏,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一方,加白术、白芍药。

玉屏风散(《得效》)

防风黄(各一两)白术(二两)

每服三钱,水二盏,姜三片,煎六分,不拘时温服。

调卫汤(东垣)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外寒。

黄麻黄根(各一钱)生甘草当归梢生黄芩半夏(汤洗七次,各五分)猪苓羌活(各七分)麦门冬(去心)生地黄(各三分)五味子(七粒)苏木红花(各一分)

上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中风证必自汗,汗多不得重发,故禁麻黄而用根节也。

羌活胜湿汤

甘草(炙,三钱)黄(七分)生甘草(五分)生黄芩酒黄芩(各三分)人参(三钱,助气益胃,以上药泻胸中热)川芎本防风(各三分)独活(二分)升麻柴胡(各五分,以上风药胜其湿)

细辛蔓荆子(各三分)薄荷(一分,以上清利头目)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半,后入细辛等四味,再煎至一盏,热服。

七气汤(见气。)

理气降痰汤

桔梗枳壳(麸炒)橘红半夏(曲炒)茯苓(去皮)香附(童便浸)贝母(各一钱二分)桂枝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凉膈散(见发热。)

建中汤治表虚自汗。

芍药(五钱)官桂甘草(炙。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本方加黄二钱,名黄建中汤,治虚劳自汗;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治妇人血虚自汗;其自汗漏不止者,加桂一钱,熟附子半个,名桂枝附子汤,煎,空心服。

白术散(《宣明》)治虚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劣,久不治,必为消渴证。

牡蛎(,三钱)白术(一两二钱半)防风(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多汗面肿,倍牡蛎。

安胃汤(东垣)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心虚,风虚邪入,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病,先除其汗,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去须)五味子乌梅肉生甘草(各五分)熟甘草(三分)升麻梢(二分)

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忌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

正元散治下元气虚脐腹胀满,心胁刺痛,泄痢呕吐,自汗,阳气甚微,手足厥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

红豆(炒)干姜(炮)陈皮(去白。各三钱)人参白术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两)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各半两)附子(炮,去皮尖)山药(姜汁浸,炒)川芎乌药(去木)干葛(各一两)黄(炙,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煎七分,食前温服。常服助阳消阴,正元气,温脾胃,进饮食。

八珍散(见虚劳。)

牡蛎散(《三因》)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亦治盗汗不止。

黄麻黄根牡蛎(,研。各等分)

《得效方》有知母。又方,上三味各一两,白术(半两),甘草(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一百粒,煎八分,不拘时服。

茸朱丹(见头痛。)黑锡丹(见诸逆冲上。)灵砂丹(见呕吐。)朱砂丹(削。)

大补黄汤(《魏氏》)

黄(蜜炙)防风山茱萸肉当归白术(炒)肉桂川芎炙甘草五味子人参(各一两)白茯苓(一两半)熟地黄(二两)肉苁蓉(酒浸,三两)

每服五钱,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实表散(《澹寮》)治感冒,腠理不密,自汗。

附子(炮)肉苁蓉(酒炙)细辛五味子(各一两)

上咀,以黄建中汤相停和合匀,根据本方姜、枣加炒浮小麦煎,不三四服安。

黄汤(《济生》)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黄(去芦,蜜水炙,一两半)白茯苓(去皮)熟地黄(酒蒸)肉桂(不见火)天门冬(去心)麻黄根龙骨(各一两)五味子小麦(炒)防风(去芦)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煎,不拘时候。

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未效,或多吃面食则安。

抚芎汤(《澹寮》)治自汗头眩,痰逆恶心。

抚芎白术(略炒去油)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七片煎,温服。

止自汗方用川郁金研细末,临卧以唾津调敷乳上。

止汗温粉川芎白芷本(各一两)米粉(三两)

上为末,每用绵包裹,扑于身上。

止汗红粉麻黄根牡蛎(。各一两)赤石脂龙骨(各半两)

上为末,以绢袋盛贮,如扑粉用之。

止汗粉麻黄根牡蛎粉败扇灰栝蒌(以上各三两)白术(二两)米粉(三升)

上为末,和搅令匀,以生绢袋盛,用粉身体,日三两度。忌桃、李、雀肉。仍灸大椎五六百炷,日灸二七五七,任心灸亦得,汗即渐止。

加脑子收阳粉治一切虚汗、盗汗、自汗及漏风等证汗泄不禁,服诸药不能止者。

麻黄根本白芷牡蛎()龙骨(以上各半两)米粉(二两)脑子(半钱)

上为细末,研匀,以纱帛包裹,于汗处扑敷之,汗止为度。

黄汤

绵黄陈皮(去白。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服。治高年老人大便秘涩甚者,两服愈。

三拗汤(见咳嗽。)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

长按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