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黄芪是这样的,你买对了没有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对身体好。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适用人群 在《金匮要略》中,就明确提到了有以下问题的人群,最适合服用黄芪。中医将之称为「黄芪体质」: ①体虚胖或中等,肌肉必是松软不坚紧,决不会是壮实或形体消瘦者。 ②头汗易汗多汗必见,双眼无神疲乏。 ③腹围大于或等于胸围,身材呈梨形或呈向心性肥胖,抵抗力差的人。或者小腿肌肉松软但皮下脂肪丰厚,踝关节处的水肿多见,如是冬天穿有袜子,可见有明显的凹陷的紧抠痕迹。 ④头大脸阔,脸色或白或黄或黑不定,但必是缺乏光泽,少有红光和肤色润泽者,唇色暗淡,脸部肌肉较松驰,尤以上眼睑肌松驰下坠最为多见和最先出现。炎炎夏日来就诊的患者还多见有额头的滴滴汗珠,甚则头发都湿漉漉的。 ⑤舌质以胖、大、软、淡、嫩、湿润、边有齿印、津液饱满为特征。舌苔的有无、厚薄、色泽不定。 药用价值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如何区分好的黄芪? 一看 切面紧致坚实,纹理清晰,色黄白,无空心,无黑心,不粗糙疏松。 二闻 优质新鲜的黄芪,有一股浓郁的豆香味,无刺鼻酸味。陈旧的黄芪闻不到味道。 三尝 入口清香,滋味甘甜后有回味,如果有酸味、怪味,则是熏硫磺的。 冰姨教你吃黄芪 1、黄芪泡水 2、黄芪粥 食用时将黄芪药渣捞出 3、黄芪鸡汤 1、准备食材:鸡半只、党参10g、黄芪20g、桂圆10g、淮山药10g 2、将黄芪、党参、淮山提前浸泡1小时桂圆洗净 3、将鸡肉入冷水煮沸后将水倒掉,鸡冲洗干净备用 4、切2片生姜和鸡、食材一起与放进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约2.5升) 5、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小时,出锅前放入适量食盐搅拌即可 更多搭配,期待您的创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麻黄
- 下一篇文章: 令人失望的那些中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