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修訂版A
点滴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13542.html 每天一本草,健康身體好! 總?論 1、四氣(性) 療寒以熱寒者熱; 療熱以寒熱者寒。 2、五味 辛行散,甘補和緩,滲利淡; 酸收澀,苦洩燥堅,咸下軟。 3、單味藥 來源產地並釆集, 性狀特徵炮製宜, 氣味歸經功效用, 用法用量現注意。 注: (1)宜:宜生用或炮製用。 (2)氣味:a、真實氣味;b、性味,四氣五味。 (3)用:應用。 (4)現:現代研究。 (5)注意:使用注意。 各?論 一、解表藥: (一)發散風寒藥: 1、麻黃 麻黃辛苦溫肺膀, 發汗解表之力強, 宣肺平喘胸悶咳, 利水消腫寒滯良。 2、桂枝 桂枝辛甘藥性溫, 歸經膀胱肺與心, 發汗解肌通經脈, 助陽化氣衝逆飲。 3、紫蘇葉 紫蘇葉辛溫肺脾, 解表散寒氣滯宜, 行氣和胃魚蟹毒, 理氣安胎痰咳痞。 4、紫蘇梗(附藥) 紫蘇梗辛藥性溫, 歸經主入肺脾門, 理氣寬中並止痛, 安胎噯嘔胸膈悶。 5、生薑 生薑辛溫肺脾胃, 解表散寒痰咳退, 半夏南星魚蟹毒, 溫中止嘔聖藥備。 6、生薑皮(附藥) 生薑皮辛藥性涼, 和脾行水消腫強。 7、生薑汁(附藥) 生薑汁同生薑仿, 偏於開痰止嘔強。 8、香薷 香薷辛溫肺胃脾, 發汗解表夏月宜, 化濕和中而袪暑, 利水消腫醫腳氣。 9、荊芥 荊芥辛溫歸肺肝, 解表散風性和緩, 透疹消瘡風癢祛, 收斂止血荊芥炭。 10、荊芥炭(附藥) 歌訣見"荊芥"。 11、防風 防風微溫味辛甘, 歸經膀胱肝脾間, 祛風解表風藥潤, 勝濕止痛止痙痊。 12、羌活 羌活辛苦藥性溫, 歸經主入膀胱腎, 解表散寒止痛烈, 祛風除濕尤上身。 13、白芷 白芷辛溫大肺胃, 解表散寒稜骨眉, 祛風止痛通鼻竅, 燥濕止帶腫膿退。 14、細辛 細辛辛溫心肺腎, 解表散寒太少陰, 祛風止痛通鼻竅, 溫肺化飲末醒神。 15、藁本 藁本辛溫歸膀胱, 祛風散寒之力強, 除濕止痛香燥性, 善達巔頂足太陽。 16、蒼耳子 蒼耳子溫有小毒, 獨歸肺經味辛苦, 微散風寒通鼻竅, 祛風濕痛皆可除。 17、蒼耳草(附藥) 蒼耳草辛苦寒毒, 祛風清熱解毒服。 18、辛夷 辛夷辛溫歸肺胃, 芳香通竅用花蕾, 發散風寒性上達, 有毛刺激包煎內。 19、蔥白 蔥白肺胃辛性溫, 發汗解表不燥峻, 散寒通陽上下接, 下乳散結解毒瘟。 20、胡荽 胡荽辛溫歸胃肺, 發表透疹並開胃, 麻疹不透又復隱, 消食積滯多調味。 21、西河柳 檉柳甘辛藥性平, 歸入肺胃與心經, 發表透疹出不暢, 祛風除濕痹痛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4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中药疗效和品质评价被ldquo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