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梁情愫文/刘惠宁

坐标:陕北,榆林,麻黄梁。

陕北,榆林,市郊,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距离榆林35公里,有一处神秘的自然景观,麻黄梁地质公园,经常听前辈们说起麻黄梁的故事。有如仙界的长老把迷人的风景,遗落在人世。神奇的造物者,有着鬼斧神功的魄力,造就了它的黄土奇貌,成就了麻黄梁的独特,又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坠入大地。裂变,重生,脱胎换骨,展现在人们眼前,有高峡平湖,壁立千仞,碧水云天,飞崖造像,血脉山梁,黄土擎柱,在物语之中秉承着它的奉献,闪烁着独有的个性。用它的魅力征服人类的好奇与探索。《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就在麻黄梁取景拍摄。而我此生有幸跟着文联的前辈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麻黄梁地质公园。真是万分的荣幸。

到达麻黄梁地质公园,玲珑娇艳的花儿嬉笑颜开,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出来感知大自然。一定要慢下来,要用心的感受,入眼,走心……震撼!我对这美丽的地方,产生了细腻的情愫,清风追逐着蝴蝶玩闹,花草植物匍匐在陕北大地上春生万物盎然,夏凉摇曳生姿,秋风飒爽丰收,冬眠极草木息。物语之间的因果,在这片土地上轮回之道。

崎岖的山路,黄土擎柱,壁立千仞的存在,仿佛在倾诉着黄土的语言,在诉说,尽管风雨雷电的洗礼,依然倔强的矗立。也正如陕北淳朴的人民,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深耕劳作,不屈不挠的热爱生活。

观景台。风度凛然的黄土丘壑拥抱着碧水荡漾,有如相拥在一起深情的恋人。含蓄脉脉,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白昼风雨,黑夜孤独。它们相互依存,长情陪伴无数的漫长岁月。它们之间絮语不息的情愫,有着我们人类都不及的情深似海,地老天荒。在走一道坡,去看血色浪漫,是红色的山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矿物质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在加上旺盛的微生物小循环,肥力的发展下,黄土换了衣裳,红色土质就显现出来。所以得名血色浪漫。山的高处,是美景的盛况,也是风的战场,风在四面八方随性的游走,有时缓一些,轻佛女子的秀发,丝丝凌乱,有时急呼仓促,带着沙土飞来与你相煞。站在山头,万象尽收眼底,湛蓝的天空,浮动的白云,山湖依偎浓情蜜意,柔情着这片沙漠绿洲。感慨,思绪,活着真好。低垂着脸颊,你在想什么??在想,我在这里感受清风梳理发丝,有千沟万壑的迷人风景亲近,我与麻黄梁在咫尺之间相视一笑的自如,与它交流着默契,此时,此刻,自然淳朴的给予,滤尽了人情的薄凉。林间的一条小道,有试种的野生沙棘。陕北四季鲜明、昼夜温差极大,在这个广褒壮美的地区生长出来的沙棘原浆远比其它地区的微量多,沙棘原浆被日本称为“长寿果”、俄罗斯称为“第二人参”、美国称为“生命能源”、印度称为“神果”、中国称为“圣果”、“维C之王,耐旱的沙棘扎根地下,枝条上长满密集的小果粒,摘几颗,放在嘴里咀嚼,酸涩的浓汁溢满舌尖。这才叫野生沙棘。够味,很够味。沙棘在这里生根落户,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期待未来发展成健康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独桥,两边的水岸有芦苇摇曳。清澈见底的溪水,让我想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懂得沉淀,舍弃,奉献。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沉淀,懂的取舍有度。穿过林间小道,山脚下开辟的一块土地,树影绰绰,蜂飞鸟鸣,蝴蝶翩翩,溪水潺潺,一镜塘边,有人端坐石边,有人倚着树身望着蓝天,真的很适合放松,更适合耕耘心田。我们一行人来探望麻黄梁吗?不是,而是麻黄梁的风情万种唤醒人们与自然的交融。

刘惠宁:甜品面点师,热爱文学,榆林诗词协会会员。

腾飞文苑

谢谢你的欣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