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树种子,竟能通便秘,止虚汗,治脱发
欢气迎来到健康饮食全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预防胜于任何治疗,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每日分享最实用,最靠谱的健康养生知识!欢迎来到健康饮食全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预防胜于任何治疗,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每日分享最实用,最靠谱的健康养生知识!欢迎来到健康饮食全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预防胜于任何治疗,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每日分享最实用,最靠谱的健康养生知识! 《本草纲目》:“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 《神农本草经》:“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 性味: 味甘,性平。 《本经》:"味甘,平。" 《别录》:"无毒。" 《药性论》:"味辛甘。" 《本草正》:"味甘平,性微凉。" 归经: 归心、肾、大肠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肾三经。" 《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亦入手少阴经。" 《本草新编》:"入心、肝、肾、膀胱四经。"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柏子仁药用功效柏子仁适合心阴不足、心血亏虚或心肾不交所致的心神失养、心悸怔忡、心烦不眠、头晕健忘、梦遗、梦游、阴虚盗汗、颜色憔悴者使用。阴虚血亏、肠燥便秘者,尤其是老年及妇女产后便秘者更宜。 治疗便秘的常用组方有秘通煎、柏仁枳实膏等。如治疗老年人便秘,可用柏子仁10g~15g,去杂质,研碎煎之,待煮沸后加入适量蜂蜜。每日1剂,分次服用,一般1~2天即可排便,并对老年人心悸、失眠、健忘也有治疗作用,可以达到通便健体的作用。 治疗脱发还可同时用到同源的侧柏叶。侧柏叶浸酒,洗净头后每日外用擦拭,同时每日内服柏子仁蜜丸10g(当归、柏子仁各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可治疗脂溢性脱发。 用于阴血亏虚时,柏子仁常与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人参、五味子、当归、茯神、麦冬等药材同用。如治疗因心阴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等症,柏子仁常与酸枣仁同用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柏子仁食疗方法柏子仁茶做法: 柏子仁茶的做法是除去残留的外壳和种皮后研碎,瓷器贮存。如治心悸、失眠证可炒香;肠燥便秘者宜生用。每日早晚各取15——20克,放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盖闷15分钟,就可饮用。 功效: 可以治疗肠燥便秘,具有养心安神,益智,润肠的功效。 柏子仁粥做法: 首先准备柏子仁15克,粳米克,蜂蜜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柏子仁拣净,拍碎。取锅放入冷水、粳米、柏子仁,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成,调入蜂蜜搅匀,再沸即可。 功效: 有收滋补强壮,养心润肠之效。 柏子仁猪心汤做法: 柏子仁10克,大枣1枚,山药10克,猪心1个,绍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汤1毫升。滋补气血,养心安神。剥习于阴亏肝郁型冠心病患者食用。把柏子仁洗净;大枣去核;山药切片;猪心洗净,用沸水焯—下,捞起切片;姜拍松,葱切花。把猪心片装入碗内。加入绍酒、姜、葱、盐,腌渍30分钟。把鸡汤放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放入柏子仁、大枣、山药片,用文火煎煮25分钟,再放入猪心片,煮10分钟即成。 功效: 滋补气血,养心安神。剥习于阴亏肝郁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柏子仁古方精选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2.柏子仁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二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3.治小儿躽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便青白色:柏子仁末,温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4.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缎,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钦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调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5.柏子仁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赢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叫、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6.柏子仁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全展选编·皮肤科》) 柏子仁食用禁忌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建议咨询正规中医医师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使用。 温馨提示:《健康饮食全说》推送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Q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7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布病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参考2
- 下一篇文章: 辨证论治抗时疫,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