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很重要!)

草麻黄:

①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

②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3~4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裂片为区别3种麻黄的最重要特征)

③体轻,质脆,易折断。

④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为绿黄色,髓部红棕色。

⑤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微反曲。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小到期末考,大到考研都是一个重点中的重点药材)

茎横切面

草麻黄:

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②棱线处有非木化的下皮纤维束。

③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

④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⑤外韧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

⑥髓部薄壁细胞含棕红色块状物,环髓纤维偶见。

⑦本品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壁均有多数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中麻黄: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粉末草麻黄:棕色或绿色,气微,味涩、微苦。

①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的呈乳头状突起。

②纤维木化或非本化,狭长,壁厚,胞腔不明显,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③棕红色块状物不规则形。

三种麻黄均含生物碱,主要是l-麻黄碱

显微图片(本人拍摄)

-END-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