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草麻黄

草本状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小枝直伸或微曲,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多为3-4厘米,径约2毫米。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

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苞片通常4对,雄蕊7-8,花丝合生,稀先端稍分离;雌球花单生,在幼枝上顶生,在老枝上腋生,常在成熟过程中基部有梗抽出,使雌球花呈侧枝顶生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苞片4对,下部3对合生部分占1/4-1/3,最上一对合生部分达1/2以上;雌花2,胚珠的珠被管长l毫米或稍长,直立或先端微弯,管口隙裂窄长,约占全长的1/4-1/2,裂口边缘不整齐,常被少数毛茸

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矩圆状卵圆形或近于圆球形,长约8毫米,径6-7毫米;种子通常2粒,包于苞片内,不露出或与苞片等长,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5-6毫米,径2.5-3.5毫米,表面具细皱纹,种脐明显,半圆形。花期5-6月,种子8-9月成熟。

产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适应性强,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

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仅次于木贼麻黄。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此在药用上所用的数量往往较木贼麻黄为多,为我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

本草——麻黄根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或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根茎具节,节间长0.7~2cm,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苦。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有的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苦。

甘、涩,平。归心、肺经。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3~9g。外用适量,研粉撒扑。

置干燥处。

中药-麻黄根

止汗药

麻黄根(3-9g)

甘,平,肺

收敛止汗

用于自汗,盗汗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