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验案二则
(一)-6-14何某某,男,28岁 主诉:咳嗽一周。 现症:咳嗽,痰不多,白粘痰带黄,有时咽痒作咳,胸痛。无发热恶寒等感冒症状。大便偏干。每次咳嗽,打针、吃西药中成药都很难好。舌红苔黄腻,脉沉稍数寸浮。 辨证:湿热内蕴,兼风邪恋肺。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千金苇茎汤加减,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20g(先煎),甘草6g,芦根15g,冬瓜子10g,桃仁10g,薏苡仁20g,桔梗10g,陈皮10g,荆芥10g,白前10g,百部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牛蒡子10g。 随访:服药3剂后基本不咳。 (二)-6-30 袁某某,男,48岁。主诉:咳嗽3个月现症:汗出则咳,无痰,咳久胸痛。易出汗。怕热,不怕冷。咽红但无不适,口不渴。无发热头痛鼻塞等感冒症状。劳累后有气短。纳寐可,二便平。舌质淡红,苔微黄而腻稍厚,脉浮数稍滑。辨证:风热郁肺,痰热内蕴。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20g(先煎),甘草6g,芦根20g,冬瓜子10g,桃仁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瓜蒌壳、仁各10g,薏苡仁20g。 随访:患诉服药2剂咳嗽即止。 伍炳彩教授运用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经验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处方:麻黄5-10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10-20g,生甘草6g。 体壮者用生麻黄,体虚者或老人小孩用炙麻黄。 常合止嗽散(痰少难咳)或枳桔二陈汤(痰多易咳): 治疗:本方功效宣降肺气,是治疗肺失宣降咳嗽的基本方,尤其适合外寒内热者。外寒——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内热——阵咳呛咳,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声音嘶哑,咳剧则欲吐、胸痛或小便失禁,或喘,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或浮数。 加减: 咽痒加钩藤后下薄荷后下各6g(苔厚腻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声音嘶哑加蝉蜕3-6g。 口干鼻干或咽干加桑叶北沙参各10g;口渴喜饮,重用石膏15-20g。 有黄脓痰或胸痛合千金苇茎汤(芦根:小便黄欲呕,冬瓜子:大便偏干,薏苡仁:黄脓痰,桃仁:胸痛)。 黄脓痰量多可再加金荞麦鱼腥草桑白皮黄芩等各10g。 痰少而粘加川贝粉3g或浙贝母10g;痰多喘难平卧加葶苈子10g大枣5个。 恶寒发热无汗,常用生麻黄,并加桂枝10g生姜3片大枣3个助发汗(麻黄汤,大青龙汤)。 汗多者炙麻黄与麻黄根同用。 大便干结加芦荟1.5g。 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 组成:芦根10-20g,冬瓜子10g,薏苡仁10g,桃仁10g。 主治:凡是咳嗽伴有胸痛或咳吐黄/脓痰或胸腔积液者皆可加减使用。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肺炎的作用,正所谓“脓成未成均胜任”,相当于西医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巧辨湿热活用名方伍炳彩治疑难发热经验黄利兴 原文复习《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伤寒论》第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各家论述刘渡舟:临床用这个方子治疗肺热作喘效果很好,尤其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属于肺热者更有可靠的疗效。 根据临床经验,肺热重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热壅盛,痰鸣气促者,可加黛蛤散或鲜枇杷叶;喘而大便不下者,可加瓜蒌皮、炙桑皮;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使下窍通则上窍利而喘自愈;肺气不利,憋气胸闷者,可加甜葶苈以泻痰热。 如果麻疹不透,疹毒内陷,以致喘促不安、鼻翼煽动,唇甲紫绀,可用五虎汤,就是麻杏甘膏汤加上等好茶叶,同时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紫色络脉出血,往往都有效。总之,只要随证化裁,多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胡希恕:这个汗出是这个汗多得很,而且这个汗相当地稠、粘,这纯粹是热,这个喘也是热壅,这个表不解,表邪也盛,这个热往上壅得厉害,他这个汗出有阳明病的味道,但是又不到承气汤那种情况,我们讲阳明篇就有了,阳明病法多汗,里头热嘛,是蒸汗外出。 这个一方面表未解,一方面里头也有热,所以这个汗出得相当地甚,而且这个汗臭味也重,咱们闻着汗臭味也重得很,也较比稠、粘。这个喘最厉害,麻杏石甘这个喘顶厉害的,一方面有表证,有麻黄证,一方面热往上壅,就是石膏证了,所以假设这个汗出而喘。 成无己: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壅甚,桂枝汤不能发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有大热者,内热气甚也;无大热者,表邪必甚也。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以散其邪。 另~伤寒论中的治喘证方剂有: 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一码不扫,可以扫天下? 杨涛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jb/2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秘毒品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10经方要药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