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丨内经二讲第六课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学习《黄帝内经》,今天是黄帝纪年的四七一六年,己亥年丁卯月己未日,阴历二月十七,西历是年3月23日星期六。已经过了春分。 上次我们讲到了伏羲“俯则观法于地”,讲到了后天八卦的事情。一般人认为先天八卦是文王创造的。其实在周易之前是伏羲创造了八卦。我们说《易经》也是讲《周易》,表示我们生活的一种时间和空间能量下的一种状态,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说起这个时间和空间呢,我们脑子比较乱,首先说一个词“宇宙”,这宇宙是我们现在翻译成英文是universe。我们说的宇宙不是他们讲的universer,我们讲的宇是空间概念,宙是时间概念,两个合在一块我们称宇宙。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背后是能量,可以换句话说能量的强大可以改变时间和空间。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国力量比较弱,我们只能用空间换时间,不停地往后撤,撤到西南大后方,然后等待时间和局势,等美苏的参战等外面的能量再来收拾国土。所以,时间和空间是能量。再比如一个例子,比如你身上有个伤口,是个空间概念,它什么时候愈合是个时间概念。但是如果你的正气足你在医生调养下,医生给你用了针刺用了艾灸,调动你的能量或给你增加的能量,那它愈合的时间就快对吧?这人嘛是分裂地去看事情,所以你很多时候对时间的认识是错误的,你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功夫。分心分神不乐意做这事,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说这时空对应啊,这时空对应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你这个空间向阳的和背阴的它得到的能量就不一样。你靠东的方面和靠西的方面得到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另外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天地的能量赋予到了地势,也就是用那些表示天时,温暖也好逐渐寒冷的能量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八卦,放到了地上,这就出现了后天八卦。后天八卦的卦象是按中国的中原为中的方位来确定的。 注:《三皇本纪》此段原文如下: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 下面一句话是“旁观鸟兽之文”。旁观鸟兽之文,有的人解释为旁观鸟兽之迹,什么迹,就是鸟踩的印,爪子踩了一个印,老虎啊猫啊走出来一个梅花印,这又开始胡说八道了。人家说”鸟兽之文“,什么叫鸟兽之文?文,是鸟和兽身上的羽毛也好皮毛也好,龟甲也好,龟甲有背甲、腹甲,它身上出现的自然纹理,所以通过这个去观察和体悟能量体悟天道。那有同学说你搞得又复杂了,到底在哪里?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惊叹过自然之美!它怎么就创造出那么好看的颜色那么美的花纹?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背后是谁在做这事?举个例子,蜂巢,我们都知道是蜜蜂辛辛苦苦做起来一个个都是等边六角形。一个个小房间,蜂甬就在里面孵化。蜜蜂它是上过学还是用尺子量过怎么建造的那么好?那么标准?那么好看的等边六角形?其实背后还是天道。我们研究一下它们那么做是最省力气,而且路径最短,能量消耗最少,这就叫天道。 再一个我们经常说“九宫八卦”,伏羲的另一个贡献就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对八卦的另一个发展,我们说和于术数的数由此而诞生。也就是把数字符号和能量符号给对应了起来,这就是术数之学河图洛书的主要内容吧。那伏羲是受什么启发?伏羲是看到龟甲以后看到龟甲上九宫的布局,因此而悟道,所以这就叫“旁观鸟兽之文,”。一个是我们古代人跟动物有交流,我们现在理解不了。另外呢还有古人善于观察和体悟,大自然当然神奇,它创造了一切,人又是万物之灵,万物有灵,人有神,能悟到这些东西。所以,观鸟兽之文。然后“与地之宜”。与地之宜,叫因地制宜,也就是我们在讲决定了是春天先来还是晚走,但是纬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度问题,云南的纬度也挺低为什么四季如春?因为它海拔高。 这个与地之宜是风水学的开端或启蒙,人在什么地方住选择什么方位?我们看到老外皮糙肉厚对这些东西不在乎,我们中国人选个房间朝向好的向阳的是吧?这些都是“与地之宜,”。然后下一句话是我们认识人的一个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什么意思?它是一个整体观念,人和天地自然是一体的。然后我们有个认识事物的方法叫取类比象,或者叫取象比类。啥意思?就是他长得形似的东西背后肯定有他能量或神明或信息等类似的东西,或他同一个颜色同一个形状甚至同一个味道,这就叫远取诸物。拿人叫近取诸身,就是用人去体会这些东西。所以,认识世界到底是客观还是主观的?我个人认为还是偏向于主观。同样的东西,不同人吃味道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东西你在生病状态下吃和没病状态下吃是不一样的。你比如黄连很苦,我们给很多发高烧的小朋友开了黄连以后,他说这是甜的,等他烧退了再吃那药,他觉得苦的不行。所以这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在后世就有了神农尝百草,你用客观的方法去研究自然,上亿上千万的这种植物和动物,我们中国人不这样认为,是它跟我发生什么样的关系?我尝到它以后是什么样的气什么样的味,它会让我的脏腑产生什么样的功能或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就叫用身去试物。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下面一句话叫“始画八卦”,大家记住,八卦是画出来的,不是写。所以在甘肃天水他们叫一画开天地,其实就是在文字出现之前应该是符号。也就是先有符再有字,汉字呢更具备这种传承特点,它写出来是符,念出来是咒。它为什么发这个音为什么写那个样?我们现在把汉字简化得不像样子。“始画八卦”是伏羲的创造。然后用八卦来干嘛? “以通神明之德”。通神明是不靠话也不靠其他工具,巫师进入状态感觉就行。当你能量弱了以后不想用自己更多的元神元气来做这个事的话,可以用八卦的方法可以用术数的方法去推演这个事情,然后你去感、去悟,他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是术数的重要含义。其实大家都知道我在讲《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面讲过术数。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但是在那个年代那个平台你讲更多的术数确实不合时宜,给自己找麻烦也给人家对方添麻烦。但是,现在术数之学也不能过于妖魔化或神秘化。我个人认为他还是有一定的传承,在你演算推演阴爻阳爻的时候,包括计算的时候他还是有师承有传承,不是说你看本书就会了。另外,我也觉得一般的人不要去碰那个东西啊,这里面天机不可泄露,有很多说不清的东西。 下一句:“以类万物之情。”我们刚才说了叫取类比象,我们画这个东西,归类有我们中国人特殊的方法和认识。所以我刚才类他形要似,然后,气、味、颜色、我们靠这个来归类,这个归类有个最大特点,我们在学中医的时候会通过五行,五行大家都知道,我们十月历把一年分成十季,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这五种季节代表不同的能量,这种能量延伸处不同的代表性的东西。比如他的颜色,木,主绿,主生发的,他的味道,他的形状,他对应的脏腑肝胆,他对应的情绪我们说主怒,愤怒,这就叫类。类万物之情,情这个东西不是说现在所说的情绪或感情。情,是对一个植物或动物的状态的一个综合的描述,一个综合的表达。我们现在习惯性去割裂去认识一个事物,比如中医用麻黄,他就说我把麻黄素给你提出来,但是我们发现麻黄的茎、汁用在人身上是可以发汗的,我们用麻黄根它是止汗的,你要去化验里面的麻黄素是一样的。 所以你用割裂的方法认识世界跟我们传统的伏羲创造这种用阴阳、用卦象来表述这种植物、动物或人物的能量状态或空间状态。换句话说你身上哪里疼?它也代表不同的能量的级别或不同能量的方向。这是空间。当然疼痛的剧烈程度疼痛的发作时间,这就是伏羲创造的这一套方法。所以前面这些话是对伏羲创造或继承的文明的总结。真的不要小看八卦,解决了一个人类思考已久的一个巨大的问题,也就是时空的问题。 下面一句话是“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意思是在伏羲之前人们还在结绳记事呢,我个人认为这不大可能。因为什么?因为,文明不可能在中国只存在八千年。这个书契,是两个概念,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书。书契是书写的意思,书写在古代我们有几种书写的媒介,一个是竹简,一个是木牍,还有一个是刻在龟甲上或牛的肩胛骨上,我们统称为甲骨文。这个书契什么意思呢?就是后天意识的发展,我们先天的那种感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只能靠心领神会。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只能落实到白字黑字落实到文字上。所以无论是交易也好订立契约也好,记载某些事情也好,就需要文字的出现。所以,这个书,第一个是从符号到文字这么一个进化或发展,契是什么?现在大家不常见了,比如说我们同样用一张纸写了一个合同,然后把这张纸一撕两半,一人拿一半,最后呢,大家能放到一起对应起来,这就叫契合,古代这种订立合同的方法,契约契合就是从这里来的。还有一个古代符契,符就是火符,契就是出现了一个标记的文字文字书籍典籍的出现。 后面一句“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这个嫁娶之前人们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现在能考据研究到就是一种群居群婚杂居的一种状态,这种嫁娶制度的建立,表明这么状况,一个是父权社会的建立,我以前说过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关系比较混乱,比较复。嫁娶制度的建立,女嫁男娶建立一种姻亲的关系,什么叫姻亲关系?我们现在老想结婚就是俩人好就行了,你不行的啊!背后的家族对你是有影响的,家族不同意你嫁了娶了,这辈子过的也不幸福。所以,姻亲。然后呢我们一直讲亲戚啊,姑表亲我们叫亲,你父亲的这些人这些叫亲,外面的娘家的这些人叫戚。古代皇后啊,王妃啊等外戚的势力都是比较大。而且,古人讲一句话“亲不如戚”,为什么说亲不如戚?因为亲人有点继承权的话家产分割。不像外戚,外甥打着灯笼——照舅,这个舅舅对外甥关系好得不得了。因为不涉及到具体的利益的分配。所以这种嫁娶制度的建立成为一个细胞、成为一个稳定的因素,成为一个联姻,成为巩固或加强氏族内部的这种团结和凝聚力的方式,从父系氏族开始。 “以俪皮为礼”讲这不是野蛮的啊,野蛮的是去抢,抢别人家的新娘,这就叫强盗或不地道的方法,真正的王道是下聘礼双方议定。至少是双方家族同意。俪皮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考证一下是鹿皮,两个鹿皮作为聘礼。 下面一句“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 这个网和罟是近义词,网,我们都知道是渔网,罟呢,我们专指捕鸟的网。下网捕鱼,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是吧,这是古代人谋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古代还遵循一种王道,因为他讲究遵循自然。所以在结网的时不能用哪那种绝户网,而且捕鱼的时间应该也有限制的,在鱼要产子的时候尽量少捕鱼,而且网眼一定要做大不能一网打尽啊,把那些小鱼全给消灭了。 注:罟,网也,从网古声。 所以,古代啊真是天地自然相互尊重,相互给予的,包括渔夫,包括樵夫都不能活生生地把正在茁壮成长的植物给砍了。樵夫反而成了森林的一个医生,他会定时地清理那些枯朽的腐烂的病弱的染病的树木,去保证整体森林的健康发展。所以,古代人对自然的保护是浸透到骨子里的。这个“罟”是捕鸟的,我们知道鸟是要迁徙的,迁徙的路途中张一张大网,在鸟看不见飞进去被缠住,这也是一个谋生的方法。 还有我们知道伊尹呐,他当时帮助商汤汤王去立威信收民心的方法就是建议捕鸟的时候要网开一面。要在山头上要是四面都弄上网,鸟儿怎么飞都被逮住,应该网开一面。这个佃就不用说了,人在田里工作,耕田种地,人说不是神农氏耕田种地么?那是大规模或全部全氏族或全国,这个耕地这事应该早就有,我们以前说,叫佃户或佃农,就是掌握全套耕作技术的农民,耕种。渔,就是打鱼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网罟时期。 下面一句:“养犧牲以庖厨。”犧牲就不用说了,从狩猎文明进化到畜牧文明。牧,是放牛放羊的场地上,还有饲养家畜。家畜的好处就是去驯化他们稳定地食物的供给,这样的话呢,就摆脱了饥一顿饱一顿的那种生活,也就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这里面谈到叫庖厨,庖是庖丁解牛,是宰杀动物;厨,是烹饪。所以,说故曰庖牺氏,没有说厨子。这就是对伏羲的相对全面的一个总结。 下面是更高级别的总结,说他“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个“龙”,大家要明白地球上没有这个动物,我们现在挖掘出来是恐龙。龙是专门指星象。东方青龙,东方的一种形象。这个伏羲从四川阆中甘肃天水逐步向东迁移,是在靠东边称王或统治天下,所以我们说他有龙瑞,代表东方青龙,瑞,是一种玉器,一种礼器,祭祀时用的。以龙,上应天命么,以龙自居,地下任命的官员或这些工作都以龙去命名。有号曰龙师。 注:瑞,以玉爲信也,从玉、耑。段玉裁谓礼神之器亦瑞也。 那吃饱了穿暖了衣食足了以后呢,就上升到更高级的文明,伏羲“作三十五弦之瑟。”,我们讲有琴有瑟,琴瑟和鸣,是不同的乐器。所有的乐器大家都记住在古代礼器都是祭祀用的。通过乐器调成一种声,产生一种音,出现一种气场,带大家进入一种氛围。所以古代音乐用的乐器都非常讲究。 东方属木,所以“木德王,注春令。”注春令就是讲是制定一种历法从春天开始。”故《易》称帝出乎震,”所以《易经》上说,“帝出乎震,”后天八卦把震卦放在了东边。然后呢,“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月令孟春,就是从他们那会儿纪年从寅月立春开始,我们都知道他在不同朝代建政是不一样的,有的从子月,即冬至所在的那个月开始去计算一年,有的是从丑月开始,所以在伏羲的时候叫月令孟春。孟、仲、季是月份的三个不同次序和次第,所以叫“其帝太皞,是也。” 下面一句话“都于陈”,都于陈是什么?就是他建都于陈。有个故事,还有孔子在古时候被困在逐陈州,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他在这里建都。 下面一句话“东封太山。”这个太山是我们山东的泰山。封,大家都知道封是一种祭祀的礼仪,就是要亲自登山爬上去到玉皇顶然后点燃一堆火,这叫封。其实是古代一种祭祀上苍的一种礼仪。然后呢还有一个叫“禅",”禅是一种对地的礼仪,合起来叫“封禅”。 注:服虔曰:“封者,增天之高,歸功於天;禪者,廣土地。” 然后说伏羲“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一百一十一年去世,我感觉伏羲有作为一种太皓一种王朝作为一种统治者,应该不是一个人。当然,我们现在把他固化成一个人。先可以这么理解。封禅这个事后朝后期有多少皇帝,秦始皇也好或汉武帝也好武则天也好,都在干这个事情,其实这个事情久远了。其实在太皓伏羲前都有这个传统,下面我们提到,根据封禅泰山的记载就有在伏羲之前,甚至在燧人氏年代就有很多,所以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刘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封、二儿子刘禅,这个字禅到底念什么?你看老大的名字就知道了,当然念“shàn”。 刘备想当皇帝的野心就知道了。封禅是皇帝独有的一种规格、祭祀的礼仪或规格。 后面一句:“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也就是说有这些姓的人都是风姓的后代。 好了,我们今天就讲这么多。下次我们讲女娲,谢谢收听,再见。 整理:蓝天白云 -03-26 重磅丨“强基计划”与“古文字学” 文字學習淺談(文字学习必读) 观点丨如何学习?(修学必读) 少儿识字新尝试——为推介《常用汉字图解》而宣说 石立善:《常用漢字圖解》序 《常用汉字图解》修订启事 推荐丨文字学入门书目(资料) 荐书丨《王福庵说文部目》 《说文》部首、段注领读和小学“生字”讲解音频上线 观点丨与温儒敏教授商榷 觀點丨經典的意義 思考丨关于小学生学习文字的几点意见 杜泽逊丨必须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缺少高端人才的现实 张卫华书法作品欣赏 《湛江科技报》第期艺苑第32期 詩書紀年(上) 詩書紀年(中) 詩書紀年(下) 人物丨传拓新秀马兴建 说“鼍”——兼论《养蒙针度》 读书丨从《散盘》谈起 从“秦商鞅方升”说起 读书丨重证据重出处是治学之一大要义 读书丨思维开拓更重于文字学习 集锦丨读《段注》有感 集锦丨《段注》学习感想 读书丨《段注》学习之“福”字 启事丨说文部首班招生 本期排版:太平郎 寻绎章句,切磋琢磨。 欢迎加入,乐在其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5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完整版傅青主女科临证歌赋
- 下一篇文章: 冯德润执业中药师中药综合必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