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草麻黄
本人才疏学浅,没见过麻黄根,今天上中药饮片课看到了麻黄根,发现自己上一篇文章图放错了(那张是白术的)。下面才是对的。 这篇文章就是重发一次,顺便补充点干货。(内含秘方哦!) 麻黄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别称龙沙、狗骨、卑相 形态特征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生长环境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地理分布①.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②.木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③.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 中药小故事 有位老中医,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小徒弟,很是喜爱,想把平身所学和临床经验传授给他。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又不用心学习,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才学了点皮毛,认为自己都会了。就瞧不起老师,甚至收的诊金和卖药的钱,也不交给老师,自己偷偷花掉,老师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去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老师还是不放心,叮嘱他说:“有一种药用时要分辨清楚,切不可随便开给人吃”。 “什么药?” “无叶草。” “怎么啦?” “这种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行医卖药。徒弟自立门户后,没有老师在跟前管教着胆子更大了,虽说医术不怎么样,却什么病都敢治。没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干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衙门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老师的名字。县官命人把老师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给医死了!” 老师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 “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老师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知道医道深奥,后悔不该自以为是,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判老师认了错,表示痛改前非。老师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 因为这种药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入药部位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O^~^O炮制方法①.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绒,用20kg炼蜜。 麻黄碱(麻黄的主要成分) 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 升高血压、抑制肠平滑肌作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利尿消肿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散寒通滞,也可用治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相关配伍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三麻、桂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四与石膏配伍,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一个秘方 麻杏苡甘汤 麻黄与杏仁、薏苡仁、甘草等配伍组成麻杏苡甘汤,其中麻黄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肺卫之表,充卫通阳,苡仁除湿祛风,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解表祛湿的作用。此方治好了我爸爸的寻常疣。我父亲十七岁时不幸两只手长满了寻常疣(手钉),疣在两只手指关节处大量繁殖,非常害怕,医院治疗只有手术和冷冻的办法,但由于数量太多根本不可行。到处寻医问药,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一个中药方子,9天治愈了我父亲的手钉,仅花了27元中药费。中医的神奇效果使我父亲产生了学习中医的极大兴趣,从此开始了自学中医之路。父亲学习中医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经方“麻杏苡甘汤”,所以现在要求我一定要学好经方。 用法用量:煎服,2~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麻黄绒多用于老人、小儿及体弱者。使用注意麻黄发汗力较强,故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 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 典籍论述《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通腠理,解肌。" 《本草纲目》:"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一则食疗方 材料: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猪展(猪小腿肉)克。 做法:猪展切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喝时以盐调味,分2~3次喝。 作用:止盗汗、自汗。麻黄根与浮小麦合用,相辅相成,益气养心,清热凉血,固表止汗力彰。 图文来自网络 好文!必须点赞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zz/3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普惠性幼儿园来袭榆林所有楼盘都将是学
- 下一篇文章: 这种黑黑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可不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