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汗影响性趣,介绍几个小药方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www.tlmymy.com/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诊断要点: 凡是男子阴部多汗,汗出臊臭,伴有阴囊湿冷,前阴萎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胁肋胀痛,目赤,小便赤者,可诊断为阴汗。 辨证分析: 阴汗因元阳不足,气化失司,温煦失职,寒湿内盛;或湿热之邪蕴郁肝经,流注下焦所引起。 辨证首先辨虚实。虚证肾阳虚型,伴有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滑精、早泄等。实证肝经湿热型,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目赤、小便赤等。总的治法是温补肾阳,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辩证论治: (一)湿热蕴积下焦型: 阴囊潮湿瘙痒,多汗,有时很快就可将内裤变潮,并出现黄染现象,伴有汗臭异味,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因清热利湿为主。 药用:龙胆草20克,黄芩15克,山栀子15克,生地黄20克,苦参15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20克,大黄(后下)9克,白鲜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 (二)寒湿内阻型: 出现阴部多汗,并觉阴部湿冷,纳少便溏,身重肢倦,舌苔白腻,脉沉细,因温化寒湿为主。 药用:桂枝12克,苍术12克,白术12克,厚朴10克,陈皮9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鹿衔草20克,蛇床子15克,制成丸剂,连服1月。对于寒湿内阻体质的人,除采用中药治疗外,还需要嘱其平时多注意腹部保暖,或平时多做一些腹部按摩保健。亦可行足三里穴艾灸保健,每天1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三)气滞血瘀: 阴囊及腹股沟处大量汗出,并伴有精索、睾丸坠胀疼痛。舌质紫暗,舌下及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而涩,因行气活血,舒经活络为主。 内服:当归15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桃仁15克,红花9克,郁金12克,川牛膝15克,乌药12克,石榴皮12克,五倍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外用:滑石粉、五倍子、三七粉各20克,共研细末,于每日早、晚2次涂于阴部即可。 (四)阴虚阳亢: 阴部发热,并伴有五心烦热,阳事易举,梦遗滑精,口干咽燥等证,因滋阴降火为主。 药方:生、熟地各15克,龟板(先煎20分钟)15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黄连6克,黄芪15克,五味子15克,浮小麦15克,麻黄根15克。水煎服,共服7剂。 服上方7剂后,稍感好转,守方再服7剂,其后症状基本消除。为巩固疗效,建议坚持至少服用知柏地黄丸半年以上。 注:土方,偏方为主,不仅易找,易买,易用,而且疗效神奇,当患者有疑难病,久病不愈,久治不愈时,不妨试一试,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不过先人留的我们的,还未经现代科学论证的医学魁宝,病家在选择这些偏方之前,宜明确诊断,偏方也是因人而异。选择整理的流传验方,偏方,秘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治疗和诊断依据。 秘方千例精中选优,大病小病号中求解。 偏方奇效古今传用,疑难杂症奇方妙治。 觉得本文不错,请给个小小赞赏哦! 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5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倪海厦的救命精华个经验方集锦,个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