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药调剂操作4大必会考点

 

  必会考点1处方基本知识   1.处方构成

组成

具体内容

前记

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

正文

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标明剂型、规格

后记

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延长有效期不能超过3天。   3.每张中成药处方不能超过5种药品。   4.中药注射剂单独开具处方。

5.处方术语

类别

举例

炮制类

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修治类

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去鳞片

产地类

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品质类

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采时、新陈类

绵茵陈、陈香橼、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颜色、气味类

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必会考点2处方调剂的流程——审核   中药调剂流程一般可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1.“四查十对”记忆技巧:方三品四配二合一。

查处方

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

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的合理性

对临床诊断

 2.审核   (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   (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3)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   (4)常见别名和正名重点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重点药物

次重点药物

易混药名

千金子--续随子;牛蒡子--鼠黏子、大力子;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山豆根--南豆根;马钱子--番木鳖;槟榔--海南子、大腹子;首乌藤--夜交藤;牵牛子--黑白丑、二丑;香附--莎草根;淫羊藿--仙灵脾;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大黄--锦纹、将军

前胡--岩风;茜草--血见愁;海螵蛸--乌贼骨;蛇蜕--龙衣;穿山甲--鲮鲤;三七--滇七、金不换;山茱萸--枣皮;杜仲--木棉;辛夷--木笔花;青果--橄榄;佩兰--省头草、醒头草;甘草--皮草、国老;山药--淮山;天花粉--栝楼根、瓜蒌根、花粉;白果--银杏;肉苁蓉--淡大芸;延胡索--元胡;麦冬--寸冬;香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莱菔子--萝卜子

①北沙参--辽沙参、东沙参、莱阳沙参(口诀:辽东莱阳北)②南沙参--泡沙参、空沙参、白沙参、白参(口诀:南泡空白参)③天冬--天门冬、明门冬④百部--野天门冬(与③天冬区分开)⑤艾叶--灸(针灸的灸)草、冰台[与炙(酒炙的炙)甘草区分开)⑥龙眼肉--益智(与益智仁区分开)⑦大血藤--红藤、活血藤(与鸡血藤区分开)⑧拳参--紫参(与丹参的别名紫丹参区分开)⑨丹参--紫丹参、赤参⑩木蝴蝶--云故纸、白故纸、千张纸补骨脂--破故纸(与⑩木蝴蝶区分开;口诀:补破,裤子破了需要补一下)

 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重点的并开药名

处方药名

调配应付

处方药名

调配应付

二门冬(二冬)

天冬、麦冬

腹皮子

大腹皮、生槟榔

二丑

黑丑、白丑

焦三仙

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

二术

苍术、白术

焦四仙

焦三仙+焦槟榔

二母

知母、贝母

知柏

知母、黄柏

二芍(赤白芍)

赤芍、白芍

谷麦芽

炒谷芽、炒麦芽

二乌

制川乌、制草乌

桃杏仁

桃仁、杏仁

二地丁

蒲公英、紫花地丁

龙牡

煅龙骨、煅牡蛎

二风藤

青风藤、海风藤

猪茯苓

猪苓、茯苓

二蒺藜(潼白蒺藜)

沙苑子、刺蒺藜

棱术

三棱、莪术

忍冬花藤(金银花藤)

金银花、金银藤

乳没

乳香、没药

青陈皮

青皮、陈皮

冬瓜皮子

冬瓜子、冬瓜皮

砂蔻

砂仁、蔻仁

生熟枣仁

生枣仁、炒枣仁

荆防

荆芥、防风

白术芍

炒白术、炒白芍

(5)饮片的处方应付

分类

重要考点

记忆技巧

清炒品

(蔓荆、苍耳、牛蒡、白芥、紫苏、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

2芽(丫),多子,找人留。逢子必炒

麸炒品

白术、僵蚕、枳壳

麸炒术蚕壳

炮制品

天南星(矾制)、何首乌、草乌(水制)、川乌(水制)、附子(炮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

有毒及药效峻猛。(质朴三乌遇福星)

烫制品

龟甲、鳖甲、穿山甲

烫三甲

煅制品

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

逢石必煅

炭制品

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

干漆炮姜炭,蒲黄榆侧柏

蜜炙品

枇杷叶、马兜铃

蜜怕兜铃

醋炙品

延胡索

——

盐炙品

补骨脂、益智仁

——

(6)处方注明炮制要求的,则按要求调配   ①处方药品注酒炒,需调配酒炒品:酒黄芩、酒当归。   ②处方药名注焦,需调配炒焦品: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焦栀子。   ③处方药名注姜制,需调配姜制品:姜半夏。   ④处方药名注霜,需调配霜制品:柏子仁霜。   ⑤处方药名注煨,需调配煨制品:煨木香。   (7)处方的用法用量

服药时间

饭后服

一般药、健胃药、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饭前服

滋补药

空腹服

驱虫药、泻下药

睡前服

安眠药

抗疟药宜在发作前1~2小时服用

  (8)中成药的送服药引

药引

药引功效

中成药举例

黄酒

温通经络、活血散瘀

大活络丸、牛黄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

姜汤

散寒、温胃止呕

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

淡盐水

引药入肾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焦三仙煎汤

增强消导之功

至宝锭

鲜芦根煎汤

清热透表生津

银翘解毒丸

清茶

清热

川芎茶调散

米汤

保护胃气

四神丸、更衣丸

(9)用药禁忌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禁忌   每年必考妊娠禁用药:   青黄朱红饿全川轻粉、雄黄、朱砂、红粉、莪术、全蝎、川乌、草乌(禁用类)   草子漆兜赢丁公黑种草子、干漆、马兜铃、罂粟壳、丁公藤   土鳖上路搬尖戟土鳖虫、商陆、斑蝥、两头尖、京大戟   天仙敢随至公社天仙子、甘遂、水蛭、蜈蚣、麝香   雪莲造霜喂千牛天山雪莲、猪牙皂、大皂角、巴豆(霜)、阿魏、牵牛子   三员千金马前闹三棱、芫花、千金子、洋金花、马钱子、闹羊花

必会考点3处方调剂的流程——调配1.饮片的斗谱安排

斗谱编排的基本原则

中上层——常用药物,便于调剂操作

高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与厚朴花;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口诀为:花草皮藤

较下层——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前者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等。后者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等

最低层——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可同放于一个斗中——同一处方中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药对”药物,如麻黄、桂枝;酸枣仁、远志;射干、北豆根;党参、黄芪;桃仁、红花;杜仲、续断;陈皮、青皮;泽泻、猪苓;山药、薏苡仁;板蓝根、大青叶;辛夷、苍耳子;火麻仁、郁李仁;羌活、独活;苍术、白术;麦冬、天冬;川乌、草乌;知母、浙贝母;蒲公英、紫花地丁;萹蓄、瞿麦;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小茴香、橘核

斗谱编排时还应参考的其他原则

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如乌头类与半夏的各种炮制品、瓜蒌;甘草与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与丹参、南沙参、玄参、苦参、白芍、赤芍、细辛;丁香与郁金;芒硝与荆三棱;肉桂与石脂均不宜放在一起

外观性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宜排列在一起。如蒲黄与海金沙,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紫苏子与菟丝子,厚朴与海桐皮,炙甘草与炙黄芪,荆芥与紫苏叶,大蓟与小蓟,制南星与象贝,菟丝子与苏子,当归与独活,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蛇床子与地肤子,韭菜子与葱子等

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应排列在一起。如藜芦与漏芦,附子与白附子,天葵子与冬葵子等

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入药部位不同并且功效不相同的饮片不能排列在一起。如麻黄与麻黄根

防止灰尘污染,宜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保持清洁卫生: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黄、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血竭面

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物装于同一斗中:阿魏、鸡矢藤

贵细药品专柜存放: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

毒、麻药品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

 2.药味调配

调配

①选用适当的戥子;②一方多剂采用“逐剂复戥、等量递减”原则;每一剂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③按处方中药味顺序调配,饮片间隔平放;体积松泡而量大的先称,黏度大的后称;④调剂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应付“炮制品”;⑤特殊处理的药品单包,鲜药分剂量单包成小包;⑥质地坚硬的需捣碎

3.中成药禁忌   独家记忆:妊娠禁忌属每年必考,需结合中药二中成药一同记忆,禁用药重点掌握十滴水、山楂化滞丸、礞石滚痰丸、三七伤药片、小金丸、麝香保心丸、牛黄解毒丸、血府逐瘀胶囊、少腹逐瘀丸、骨剌宁胶囊、槟榔四消丸、木香槟榔丸、桂枝茯苓胶囊等。   慎用药重点掌握牛黄清心丸、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丸、伤湿止痛膏、枣仁安神胶囊、附子理中丸、妇科分清片等。

  4.汤剂的煎煮——煎煮流程   (1)煎煮前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用水高出药面3~5cm为宜;煎煮过程中不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2)煎药用火应该遵循“先武后文”原则。   (3)不同药物的煎煮时间要求:一般的药物一煎沸后煎20min,二煎沸后煎15min;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0~15min,二煎沸后煎5~10min,滋补药一煎沸后煎30min,二煎沸后煎20min。   (4)药物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如果已经煎干则应该加新水重煎,若已煎煳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5.特殊煎药方法

煎煮方法

内容

先煎

①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膏、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赭石、自然铜等;②有毒饮片:生川乌、生草乌、制附子等

后下

①气味芳香类: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②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包煎

①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等;②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等;③花粉等微小饮片: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烊化(溶化)

将药物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对入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饮片,为使其成分充分煎出,减少其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先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后,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煎煮的不同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等

兑服

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兑入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煎汤代水

对于质地松泡、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用时捣碎

一些果实种子类中药,由于外壳坚硬,成分不易煎出。需“用时捣碎”的临方炮制常用药有:牛蒡子、瓜蒌子、芥子、决明子、豆蔻、苦杏仁、荜茇、草豆蔻、栀子、砂仁、牵牛子、桃仁、益智仁、酸枣仁等

必会考点4毒性中药1.重点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闹羊花

0.6~1.5g

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洋金花

0.3~0.6g

孕妇、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斑蝥

0.03~0.06g

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雄黄

0.05~0.1g

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蟾酥

0.~0.03g

孕妇慎用

砒石

0.~0.g

毒性大,用时宜慎,不宜与水银同用,体虚及孕妇忌服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白降丹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具腐蚀性

生草乌

炮制后用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注意“半蒌贝蔹及攻乌”禁忌

生川乌

炮制后用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注意“半蒌贝蔹及攻乌”禁忌

生附子

3~15g

孕妇慎用,注意“半蒌贝蔹及攻乌”禁忌

生白附子

3~6g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慎用

生半夏

炮制后用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生巴豆

外用适量

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孕妇禁用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生千金子

1~2g

孕妇禁用

生甘遂

0.5~1.5g

不宜与甘草同用,孕妇禁用

生狼毒

熬膏外敷

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生藤黄

0.3~0.6g

内服慎用

天仙子

0.06~0.6g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生马钱子

0.3~0.6g

不宜生用;不宜多服久服;运动员慎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生天南星

外用适量

生品宜慎,孕妇慎用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雪上一枝蒿

0.06~0.12g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未经炮制,不宜内服

青娘虫

0.03~0.06g

体虚及孕妇忌服

红娘虫

0.1~0.3g

体虚及孕妇忌服

独家记忆   1.毒性中药中,需炮制后入丸散的有:闹羊花、雄黄、斑蝥、砒石、生千金子、蟾酥、生甘遂、青娘虫、红娘虫、生马钱子。   2.只可外用不可内服中药:红粉、白降丹。   3.内服慎用:雄黄、轻粉、生川乌、生草乌、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黄。   4.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者禁用:洋金花。   5.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雪上一支蒿。   6.炮制后使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白附子。

  2.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2版《中国药典》载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其中有大毒的饮片10种,有毒饮片42种,有小毒的饮片31种。

分类

具体药物

大毒

天仙子、马钱子(粉)、生川乌、生草乌、红粉、巴豆(霜)、斑蝥、闹羊花。速记:天仙养马,草豆搬屋打粉

有毒

三颗针、山豆根、(制)天南星、木鳖子、附子、雄黄等

小毒

土鳖虫、川楝子、苦杏仁、北豆根、重楼、蛇床子、吴茱萸等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