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19年月子病7副中药解决
9月10日上午,医院肝病科陈四清主任医师和他的十几位师兄弟们来到门诊七楼名医堂,看望他们的恩师周仲瑛教授,献上他们精心准备的教师节礼物——一幅从中山陵牌坊上拓下的“博爱”横幅,其右侧写着的“博爱苍生,有教无类”,这八个字是他们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60余年行医,开展中医教育的博爱胸怀的发自内心的诠释。 所在科室:疾病科 医院:南医院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及肿瘤疾病的中医治疗 说起师傅周仲瑛,陈四清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当陈四清将学习计划跟周老汇报后,周老当即就严肃地对他说:“每周至少要跟其门诊抄方学习5个半天,直到毕业。要么就停止读博,要么就找其他老师学习。” 慕名请周老诊治的病人很多,因此,那时的周老临床很忙,基本每天上午都要出门诊,每次门诊病人都在40号以上,一直看到下午1点半左右,有时甚至要到3点。跟周老门诊,必需跟随周老的思维,及时记录下周老的“唱方”,一个病人的病历记录平均都在个字左右,一天下来都要写个字左右。周老思维敏捷,望闻问切行云流水,再复杂的病人也能一气呵成。节奏十分紧凑,因此跟周老学习的学生们也很辛苦,往往一天门诊下来,已经头昏脑胀了,像散了架似的。 以下是陈四清分享的关于周老的经典案例: 中医师不是慢郎中 来自马鞍山的梁女士19年前生产之后,当时尚在月子里的她,因实在难忍周身湿粘不舒,就想洗个澡,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刚入九,天气十分寒冷,家人就用一个电炉取暖,但梁女士衣服尚未脱完就自觉寒冷了,因此没敢继续洗澡而以毛巾擦洗了一下了事。不曾想,洗澡没洗成,却落下了个后遗症,以后只要一进九,她就开始盗汗,一出九盗汗就自止。每天夜里汗出得湿透衣服,心胸部出汗尤其明显,因此经常要在夜里起床换衣,经常为此影响睡眠不说,因为是冬天,经常会受凉感冒。曾经想过要治疗,医院询问过,西医大夫认为不是病,没有办法治疗。3个星期前梁女士听人说周老治疗疑难杂症有一手,遂设法搞到了一号,找周老看了一次。周老当时问诊其有口干、尿少色黄、汗出燥热不冷、间有心慌、大便秘结,望诊其舌苔黄薄腻、舌质红偏暗,脉细滑。辨证属阴虚热郁,营阴外泄。仿当归六黄汤加减,处方如下:黄连4g,黄柏10g,大生地15g,麻黄根10g,生黄芪15g,知母10g,煅龙骨20g(先煎),煅牡蛎(先煎)25g,浮小麦30g,瘪桃干15g,丹参12g,大麦冬10g,五味子5g,川百合15g。21剂,水煎服,日1剂。 梁女士服药第一周没有见到明显效果,但第二周后效果就越来越明显,盗汗很快就没有了。到今天已经有十天没有盗汗了,因此她十分激动和高兴,连称说没有想到自己快20年的老毛病,没想到周老七副中药就治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周老说道,不少人说中医是慢郎中,这则病案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中医未必就是慢郎中,则要辨证辨得好,用药摆布得恰当,有时效果就会很好,有时神奇得连你自己都不能相信,因此民间有“偏方气死名医”的说法。但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医生自己不去好好钻研中医医术,却以“中医治本,中医要慢慢调理”来自慰,没有疗效或效果不好时,不去追究辨证是否准确、处方用药是否得当,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不是医生我无能,而是患者病太重”,这是十分有害的,最终会影响到中医的生存。 一阵见血,用药精准 陈四清在门诊诊治了一个28岁姓秦的年轻男子,患者有乙肝病史,但肝功能一直正常,近一年来头昏头晕,周身乏力,十分又难受。患者进行过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提示有轻度脑供血不足表现,在本院神经内科等专家门诊,运用活血化瘀、熄风化痰等中药治疗半年,症状未见丝毫减轻,反而引起黄疸指数轻度偏高,遂至肝病门诊找我治疗。其舌苔厚腻,结合其有肝病,运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前后共4次、一个月,患者黄疸指数虽正常了,但症状仍不见好转。他觉得这种简单的病中医应当能够治疗好,但不知为什么用药不应。就设法帮他搞了一个周老的专家号,让周老诊治诊治。周老诊治后,辨证为风痰上扰,清阳不展,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姜黄、苦丁茶等,共14剂。当时陈四清将信将疑,认为周老用药并无特别之处,效果会好吗?患者隔一个礼拜到门诊,汇报说,服了周老的药到7剂后效果非常明显,头昏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了,是他服用中药以来效果最好的,要求继续抄原方服用。 周老评价此事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是什么原因,被我用药治好的?我的用药与你的用药,与前面医生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向上述这样的病例还有不少,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时确实也辨证论治了,辨证用药也对路了,但有时就是相差一两味药,效果就是没有周老这样的名老中医取得的效果好。 慧眼识症,画龙点睛 有一个70岁左右的老头,慕名从内蒙古乘飞机来南京找周老看咳嗽。他咳嗽已经一年了,咳嗽,咯白粘痰,咳嗽重时喉中还有痰鸣声,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隐慝性哮喘”等,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也曾经在北京等地,找多位名医治疗过,这些名医多是从清热化痰、肃肺止咳着手。医院门诊,周老的一个学生辨其为“寒饮伏肺”予小青龙汤治疗,有一点效果,但不明显。周老抓住患者咯痰色白、质稀、舌红特点,辨其为“寒饮伏肺,郁而化热”,仅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了一味石膏,结果效果出奇的好,一周后患者来复诊说,效果明显,已经基本不咳了。这则病案当时给的印象很深,如果说前面只知用清肺化痰中药的医生是受了西医左右,只知“消炎”的话。后面周老的那位学生,辨证已经很接近真实,但惜仍欠缺了一点火候,未能辨出其寒郁化热的变化(患者舌红不能用寒饮解释),故效果就是不好。周老慧眼识证,辨其为寒郁化热,确有“画龙点睛”之功夫了。 博爱苍生有教无类 自年进入周老门下以来,一直未离师门的老徒弟陈四清主任医师很有感触地说:“今天是教师节,周老本可在家休息,接受学生的看望,但一想到还有多少个痛苦的病人期待着他的诊治,他一如既往地放弃了休息,一大早就来门诊了,87岁的老人连续看了3个多小时,中途没有休息一分钟,不是在切脉诊病,就是在向跟他学习的8位弟子传授辨证用药之道。周老的这种爱中医、爱病人、爱学生的博爱胸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正是有感于周老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博大精深,陈四清在03年博士毕业后,仍然觉得尚未能领悟到周老学术思想的真谛,周老还有很多绝招、秘方没有学到、看到。因此,以后他又创造各种条件,坚持每周继续跟随周老临证学习半天以上,直至今日,已整整15年了。 “15年跟随周老抄方、临证学习的过程,不断强化了我的中医思想,我坚信,只要一个医生去好好努力,不断钻研、探索,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就会使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我不行,这句话,我信,但我会不断改变自己,尤其是能得到周老这样的国医大师的指教,我相信我不行的地方会越来越少的。”陈四清最后说到。 更多名医、健康内容,敬请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科普中药的命名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