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

李辛医师自道《伤寒论》课程将于3月开课,今依师嘱,将此篇文章连载,作为课前必读材料。望诸位学员潜心学习,以期正式课程之最佳效果。

基于性味的分类

建议大家把《中药学》这本大学教材的总论认认真真看一遍,一共七章,重点是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然后是第四章药性理论。药性理论最重要的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归经,是宋代以后出来的,它对于我们了解一个药物的重点走向是有帮助的,但不要一上来就钻到归经里面,忘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大方向。然后第五、第六、第七章的内容也不多。一共二十几页大家好好读一读。

这本书的药物分成很多类,各论里面,第一章是解表药,然后是清热药,清热药还分清热泻火药、燥湿药、解毒药、凉血药、清虚热药,还有泻下药里的攻下、峻下、润下,还有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这些细化的分类。这些全是按功效分的,按功效分对初学者有个缺点,会使得对这个药的理解孤立化,而不是在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气象图。

大家回去可以把这些药按性味、四气五味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或者先不管这些分类,按性味、四气五味,重新来排找一下规律。比如“辛甘发散为阳”,一般来说解表药,尤其是辛温解表药,基本都属于辛甘发散为阳这一类;还有温里药,还有祛风湿药,它都是偏辛、偏发散的。

所以真正用在实践中,解表药、温里药、祛风湿药,比如,因为它们都有辛温发散的特点,古代医者会将它们互用。也就是说,一旦你明白了人体的虚实开阖的大方向,你可以把温里药拿来祛风湿,也可以拿来解表,祛风湿药也可以拿来解表,互用。大家可以去看孙思邈《千金方》里的方子,你将体会到,药物的性味、升降开阖,是关键。

“酸苦涌泄”为阴。相对而言,阴是里,是血分,攻下药、涌吐药大部分都是偏“酸苦涌泄”的。

活血药大多具有苦的特点,属于阴,入里,有的兼辛,提示流通力更强,兼酸,有敛收的力量。在四气上,有寒有温,分别适宜不同的状态。

清热药里,也有一大部分是有苦味的,清湿热,清热解毒类的,因为这几类清的热都偏里,偏阴分。尤其是清血热,属于血分,更深入了,所以还有咸的,比如水牛角。

在清气分药这一类里,还有兼甘或者辛的,比如石膏、寒水石、芦根、花粉,辛说明有向气分向表透发的趋势,甘说明有滋养缓补的力量。

再比如说理气药,基本上都是温性药,多是辛、苦、温,比如陈皮、木香、香附、大腹皮等,这些理气药是辛散的,也可以拿来解表,也可以祛风湿。也有苦寒的理气药,比如枳实、枳壳、川楝子等,是辛苦寒的,理气的方向不同,温多上行,寒凉趋下。

你注意看活血化瘀药,比如红花、桃仁、川芎、水蛭……多半有苦,为什么?苦是阴,血也是阴,这是大学时想了一个月才想出来的。我那会儿把每一个药重新归类,重新排一下,大家回去自己做这个工作,就可以很快的掌握这些中药。

回到活血药,第一,既然是活血,就会有苦味,性味的参考要多看几本书,自己也多体会。止血药它多半是苦寒涩的,有的还有酸。安神药它肯定是降的,甘寒、咸寒、平涩,比如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等石头类的多见。

活血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性的活血药,一种是寒性的活血药。活血药来说一般肯定得有辛,苦代表它能够进入血的层次,另外苦通常有下行的作用,再加上寒温或其它的味道,比如甘、酸、辛,就变化出不同的层次和细微方向,苦可以动可以通,可以泻。一般来讲,温偏化瘀,寒凉偏止血。

辛也是动,相对来说,辛在气的部分动,苦在血的部分动。

再看补虚药多半有甘味。补气的,比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都上以甘为底子,或平或微温,也有的稍稍带苦,有点收的意思。补阳药,比如鹿茸、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多半是甘温或咸温,多半也有辛,有发散,动的力量。补血药,比如当归、地黄、何首乌、阿胶,也是甘温、甘平为主,也有酸涩,大都是味道较厚的。补阴药,比如二冬、玉竹、黄精、女贞子、桑葚、墨旱莲,以甘、微寒或甘平为主,也有甘酸、咸的,这些药都比较静。

同样是补阴会偏凉一点,补阳就要偏热一点。所以补阴药多半不会有辛,如果是补阴药有辛,它即使列入补阴药,多半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这本教材,有两个药类分的不太合理,比如“化痰止咳平喘药”这一节,是按照现代西医的观点分的。比如十几年前,中医界有段时间研究治疗感冒,一系列方子,比如感冒一号方把所有化痰止咳药全部放进去,这样就只看功效了,没有重点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不考虑病患个体的气机病机。

所以大家要看,这些化痰止咳平喘药,从它们的性味来说应该分别属于哪一层的。以后你就知道,如果咳嗽了,是吃冰糖梨汤,要不要加贝母,还是陈皮好,还是姜汤好,还是胖大海好,这些看性味、看体质就知道了。

冰糖梨甘凉偏补,适合身体略瘦,无邪,偏干,偏阴虚,有火但还不太堵的咳嗽,适合阴不足的体质,已经水肿肿的寒凉体质就不要吃了。陈皮、生姜,都是辛温的,陈皮还略苦,入阴,所以化痰,生姜辛散,适合需要开门散邪的状态。所以这两个药适合的是有余的状态,邪气有余,痰有余,身形有余。这样考虑,是不是眼前有画面感了?

还有平肝息风药,一个人他身体里的精血不足了,资源不够了,气机就往上浮动摇,这个状态就叫肝风内动。有的医生,只看到头晕、或者美尼尔氏、高血压或者要预防脑中风,一想眩晕嘛,气在上面,书上说眩晕就是肝风内动,然后就开这个药,吃了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这是“治标”的思路。

所以你这些药都可以用,但要从整体气机格局考虑,中焦不足加理中汤,下焦不足加附子理中丸或者金匮肾气,这效果就会好很多,包括虚性咳嗽也是,经常看到有些处方,全都是感冒咳嗽药的堆积,效果不会太好,有可能还会伤及脾胃,但有时候不好直接说,可以建议病人加一个理中丸进去,或者补中益气丸,把原来的处方一天的量分2-3天服用,吃了以后效果就会很好。

收涩药,多半是酸、甘、涩居多。第一节是固表止汗药,第二节敛肺涩肠药,第三节是固精缩尿止带药,请问大家这三种药,性味估计会是什么样的?这三类是属于上焦、中焦、还是下焦?

第一类有浮小麦,糯稻根须,麻黄根都是甘平,属于中上焦,味道是清清淡淡的。第二类,乌梅,柯子,肉豆蔻都是中焦药,五味子、禹余粮、赤石脂属于下焦。第三类,大部分都是下焦药,除了莲子。你可以想象这三类药熬出来,除了味道不一样,颜色和厚度也是不一样的,物以类聚,所以还是要留意每个药的走向,是上焦、中焦、下焦。

要提醒大家,现在为了讲课方便,我会评判不同的观点或者某本书,但希望大家不要培养批判挑剔别人的心,切记这一点。

我现在介绍的,只是个人经验,过几年也会发展,会有深入和修正的可能。一定带着探讨和学习的心,这样每年都有可能提高一点。如果只是站在自己已知的象限,去评价未知,提升的空间就有限了。

桂枝汤

李辛:桂枝汤与理中丸感觉一样吗?除了甜一些,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薄、淡一些。

李辛:桂枝汤带一些酸,理中汤稍偏辛。理中汤稍微偏气分一点,桂枝汤走气,也走血。所以看它的成分:桂枝,辛、甘、温;白芍,苦、酸、凉,大家尝一下白芍,它的苦是微苦,酸明显一些;还有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三味药从中焦开始,再到上焦,再到表。桂枝汤里面,主要是桂枝和白芍。而理中汤是人参和白术。所以桂枝汤比理中汤要稍微偏阴一点,因为带酸味,走的偏里边一点,理中汤偏上偏外一点。

相对理中汤而言,桂枝汤其实是略有收的意味。所以桂枝汤是治疗什么?在《伤寒论》时代,它治疗的是里边能量不足,外面又有邪气,表气开阖不利的状态,主要特点是自汗。比如一个人感冒,或者一天、两天或者七天,有时有点怕冷,有时又怕热,但是一直有汗,其实是有点收不住,而且怕风、怕冷,是一个虚的格局,这个是桂枝汤证。

现在有的说明书会说桂枝汤是治感冒的,其实治的是虚性感冒。它是治疗中焦能量不足,表面也不足,气机运转不起来,停在那里,而且表气是开的,邪气能够进来,所以用了桂枝。生姜能带动气血到表面,把寒邪排出,桂枝也是,但在效力上,桂枝通达血脉和脉络,可以通到末端,这是每个药物的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妇科里面,桂枝用做温经的药,痛经,或者下焦有淤血,但是月经下不来,闭经,属于虚寒型的,可以用桂枝通下来。

麻黄汤

李辛: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以麻黄为主,它是“嘣”一下,给你发出来,干净利落。和桂枝汤相比,麻黄汤是刚,桂枝汤是柔。

这个得是身体有能量的,不是很虚的人。我第一次用麻黄汤是在大学四年级实习的时候,医院,来了一个民工,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苍桑结实,皮肤肌肉很厚实,发高烧,头痛,过了两天,还是高烧,多有能量啊,一般人高烧支持不了几天。这样的体质,用麻黄汤加石膏就没问题,麻黄给他“嘣”全部打开,石膏把热去掉,效果非常好。这种药都是一副起效的。治感冒发烧,尤其是急性感冒,不是复杂的体质,应该一副两副见效的。

气味阴阳

“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所以望诊时,如果这个人的身体好像没有运转起来,手脚冷,腿肿,皮肤不好,没有力气,虚虚肿肿的,就像这口锅炉只烧了百分之五十,气化不足。那就需要用阳。辛甘发散为阳,辛甘温热——阳化气。所以假设手边没有药,请他最近炒菜多放点辛香料,喝一点酒,也能达到“阳化气”。“阴成形”,味重的,静凝的,属阴,有利于充养形体。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味归形,充养形。形体如果充养的好,就生成更多的气。如果气慢慢多起来了,现金流多了,就可以存下来,变成精。而人体一切的源头,都是下焦的精化生元气,通过元气再帮助中焦化生的,这个叫“精归化”。这个就是良性循环了。

“味伤气,气伤精。”如果形气不足,不要吃味重的东西,偏阴的东西本身会耗气,形气不足的身体化不掉。味重的东西,对于小超市来说,是既卖不掉,又占很多资金的东西。食物药物的消化、转化、排泄都是要消耗能量的,所以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很多东西都不能吃,尤其像卧床已久的老年人、重病患者,已经不行了,灌米汤,灌一点轻清柔和、淡淡的温养中焦的药,可能还有转机。如果那个时候你再给他吃一些太补、太阴、味重的东西,可能他就不行了,全停在中焦了,本来就很虚弱的气机就被阻滞住了。

“气伤精”,气太盛,气有余便是火。就像桂枝汤或者理中汤,如果人参太多了,干姜太多了,桂枝太多了,或者酒喝太多了,都是气太旺了,火太大了,就可能把水烧干,会消耗阴。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这是药性升降的特点。如果要让气机往上走,就要用辛甘温热升浮的药。我们今天吃的理中汤、桂枝汤都是“阳味出上窍”。但如果我们把桂枝汤的芍药加大量,变成君药,它就偏“浊阴出下窍”了,往下走了。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比如桂枝汤,如果生姜多放一点,发腠理的力量就大了;芍药多放一点,它就更往里边走了。所以桂枝汤也可以调成妇科药,或者治肝病,或者治胃溃疡的药。把桂枝的量稍微减一点,它有生姜大枣护中气运转,芍药是活血化瘀,走有形的,而且芍药本身走胃走肝,再加上桂枝温经通络,这就可以治疗胃溃疡,也可以治疗妇科问题,包括像盆腔炎,只要它是属于中焦气分血分都不够,又有瘀血,用这个方子效果就会挺好。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其实都是在讲气机开阖,药的厚薄开阖,阴阳开阖。所以走表、祛风除湿通经络的方子,需要以“清阳”为主;入里,通便化瘀消食化积,需要的是“浊阴”为主。“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还是这些原则。

接下来这段非常重要,是更细化的配伍原则:“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

张元素是李东垣的师父,李东垣是王好古的师父。《气味阴阳》里大部分的内容,是他们的观点,是这段资料里最重要的核心。

这段话的前提是“气为阳,味为阴”,“味厚者属阴,薄者为阴中之阳”,《黄帝内经》说“味厚属阴”,但是到底什么是“味厚”?酸、苦、甘、辛、咸,这一类的都是味,相对来说,五味越明显、浓厚的,味就越厚,量越大的越厚。“味薄属阴中之阳”,味厚的属阴,走下焦,沉降,味薄的流通性就好一些。

这里“气厚属阳”,像刚才说的肉桂、干姜、附子属于气厚。“气薄属阳中之阴”,这个原则大家回去看中药的时候自己来对一下。

我们往下看,它就讲功能了。“味厚则泄,薄则通”。味道厚的东西,能把你的多余的东西泄掉,像拉肚子,那个力量很大,或者像那个水库里的水,排出来。比如说最常见的盐、大蒜、一罐辣椒酱,这都是泄的。我记得在原来在北京读书时吃食堂,每年吃韭黄的时候,很多人吃了以后就会拉肚子。那大师傅架这一口大铁锅炒那个韭黄,没有炒熟,那个味道很重,很辣,吃了以后就会拉肚子。还有很多人吃了辣椒也会拉肚子,味厚则泄。

李东垣开方子的量很小。大家熟悉的补中益气汤就是他发明的。他说,当时那个时代,很多医生喜欢用很重的药,药量很重,味很重,味就过重了以后,就会直驱肠腑,不得流通。

学生:有些人吃了一些很补的东西,虚不受补,会拉肚子,这个是?

李辛:我们常说的消化不良、虚不受补,除了食物、药物的质过于厚重、量过多以外,是因为“味重而不化”,人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消化运转这些东西。

要注意,气味厚薄是从无形的能量来考虑的,因为药有特定的方向和势能,来调节人体内部的能量格局、虚实开阖、气机方向。

比如黄连、大黄、龙胆草,味都是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注意剂量,不要过了。有时候,对于小孩或者特别虚弱的人,可能只是三五克金银花,对他来说就过了。学中医的微妙和有意思的就在这个部分,怎么去协调、平衡?

中药书里的攻下下药,味一般都比较厚,比如大黄、芒硝,还有一些补阴药,吃多了也会拉肚子。六味地黄丸也是味道稍稍重的,中焦不好的,吃多了就会不舒服或者拉肚子,但三焦火力充足,渠道通畅的,就可以转化掉。

“味薄则通”,味道不那么重的,有通的作用,比如陈皮、厚朴、枳壳,这些中焦药,具有理气、消食、化滞的功能。味薄和量也有关,比如平时我们喝的茶叶,泡得淡一些,喝了有通窍开腠理醒神的作用。

“气薄则发泄”,气薄相当于阳中之阴,性轻清,像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苏叶、薄荷,有发泄流通的作用,这个通是偏往上往外的通,更轻清一些,走气分多,味薄偏走血分,通的方向不一样。

气“厚则发热”,属于阳中之阳。什么叫气厚?肉桂,附子,干姜都是气厚的。还有羌活,木香,当归,都有雄壮之气。

这几条重点留意:“阳为气,阴为味;气为阳,气厚为阳;气薄属阳中之阴;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五味子,和熟地。五味子是酸,温;熟地是酸、苦、微甘,熟地炮制以后偏平,生地是凉。这两个药味都较厚,吃多了以后,在不同的人体质上会有两种情况。身体比较弱的,气不足的,它容易会往下走,“味厚则泄”。但有些人不弱,有阳气,又有些淤滞的,吃了以后可能会发热,加重不流通的情况。

缪希雍认为“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是一个结合体,要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理解,需要自己一味一味地尝,去体会每一个具体的人、药、病,把这些理论落实在具体的感受上。

,可常看:

《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元素曰:清之清者,发腠理;清之浊者,实四肢。浊之浊者,归六腑;浊之清者,走五脏。

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入手太阳,不离阳之体也;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发汗,入手太阴,不离阴之体也。

凡同气之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气味各有厚薄,故性用不同。

杲曰:味之薄者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则泄,咸、苦、酸、寒是也。气之厚者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渗泄,甘、淡、平、凉是也。渗谓小汗,泄谓利小便也。

宗奭曰:天地既判,生万物者五气耳。五气定位,则五味生。故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偶,以偶生则成而奇。

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冲气之所生,冲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

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软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

坚之,而后可以软;收之,而后可以散。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亦病矣。古之养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否则能以人之疾者,盖寡矣。

李杲曰: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升、降、浮、沉之相互,浓、薄、阴、阳之不同。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气象天,温热者,天之阳;凉寒者,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也。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也。气味薄者,轻清成象,本乎天者亲上也。气味厚者,重浊成形,本乎地者亲下也。

好古曰: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气,如辛味则石膏寒、桂附热、半夏温、薄荷凉之类是也。

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

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有使气者,使味者,气味俱使者,先使气而后使味者,先使味而后使气者。

有一物一味者,一物三味者;一物一气者,一物二气者。或生熟异气味,或根苗异气味。

或温多而成热,或凉多而成寒,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热者多,寒者少,寒不为之寒;或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不可一途而取也。或寒热各半,昼服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则从寒之属而降;或晴则从热,阴则从寒,变化不一如此。况四时六位不同,五运六气各异,可以轻用为哉。

*本文转载自李辛的空间









































成都白癜风医院
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