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一、总论:泻下药,不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1.什么是泻下药?

中药学的泻下药指的是能够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引起腹泻、滑利大肠和促进排便看起来相似,实际上有一定意思区别,举例说明:大家电视剧里看到的吃巴豆引起拉肚子,这叫引起腹泻。如果每天一次大号,每次要蹲很久才能出来,吃了泻下药火麻仁后,还是每天一次,没有拉肚子,但是大号轻松了,这叫滑利大肠。如果3-5天一次大号,吃了泻下药后,1-2天来一次大号,也没有拉肚子,这种情况可以称为促进排便。

2.泻下药能治什么病?

泻下药主要有两方面功效,一是治疗便秘,二是治疗里实积滞症。便秘容易理解,就是排便次数少或排便困难,一般医学认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就算便秘,吃点泻下药促进排便或滑利大肠。里实积滞则是体内有积食、积热等病致病因素,可以痛过泻下药让体内堆积的病邪物质排出体外。

3.泻下药的分组及依据是什么?

根据泻下药泻下强度的差异,泻下药可以分为缓下药、攻下药和峻下药,泻下力量是依次增强的。

4.泻下药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果兼有表证的人要服用泻下药,建议先除表症,再泻下,或者表里并治,为的是防止泻下后,内里空虚,表邪趁虚而入。

使用泻下药,最好配合行气药,可以协同增效,增强泻下效果,比如泻下的大黄,配上理气的枳壳,泻下效果更佳。

因人制宜。身体壮实有实证的壮年人,用药量可以略大,素来体虚的老年人,应慎用泻下药,用量宜少,尽量用缓下药。孕妇禁用,防止流产风险。女性月经期慎用,因为泻下药可能引起月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加。

中病即止。无论泻下药用于习惯性便秘患者、中老年患者或青壮年患者,只要达到了泻下效果,有了明显腹泻,就不要再服药了。因为久泻会伤害人体正气,还会引起人体体液电解质失衡等不良后果。

二、个论

(一)缓下药

缓下药又叫润下药,是泻下药中作用最弱的一组。缓下药主要起润滑肠道的作用,发挥作用物质多是油脂类物质,这样的中药比较多,比如中药学归类为疏散风热药的牛蒡子,清热泻火药决明子、化痰药苏子(紫苏种子)、瓜蒌仁,补虚药当归等都有润下的作用,但是医者更多情况是用他们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化痰、补虚去了,极少用于润下。所以中药学里归入缓下的药只有火麻仁和郁李仁,因为这俩药更多地被用到润下药。缓下药主要用来治疗津血亏虚引起的肠燥便秘,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硬,排便困难,常见于来年人、产妇、久病体虚人群。使用润下药时,一般还要搭配养阴生津或滋补精血的药一起使用。可以简单理解为:缓下药是润滑肠道减少大便阻力,类似润滑油的作用;养阴生津或滋补精血药则是补充津血,缓解大肠干燥、大便干硬的情况。

1.火麻仁

火麻仁是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的干燥果实成熟果实。这个大麻,与毒品的大麻,都是桑科植物,但是种不同。但是火麻仁吃多了,也会有精神兴奋等不良反应,药典规定用量是10-15克/日。火麻仁一头尖、一头圆,两侧有棱,种仁油性大,用手把种仁碾在白纸上,种仁乳白色,纸上会形成明显油痕迹,比较容易鉴别。

火麻仁植物

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根据目前药用情况,药典记录其只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并且其力量较弱,经常是配合其他泻下药一起使用。现代学者从药理学研究证明,火麻仁的提取物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降血脂、护肝、改善记忆力、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消脂减肥等生理活性作用。所以,火麻仁的作用,中医目前只是开发了一部分应用场景而已。

火麻仁。

2.郁李仁

郁李仁是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humilisBge、郁李PrunusjaponicaThunb.或长柄扁桃Prunuspedunculata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前面二种叫“小李仁”,后一种叫“大李仁”。郁李仁它的性味是辛、苦、甘、平,油脂性也比较强,所以除了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外,郁李仁还有下气行水的作用,这是火麻仁所不具备的,因为郁李仁有苦味、辛味。郁李仁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食积气滞、还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郁李仁

(二)攻下药

攻下药功效泻下作用比润下药强,攻下药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功效,一是泻下通便,就事能引起明显腹泻,治疗便秘。二是攻积导滞,就是把肠道内积累的消化不掉、祛除不了的积食、积热、积寒、积虫、湿热等通过泻下派出体外。三是清热,攻下药多数是苦寒的,苦寒可以清内里实热。

1.大黄

(1)大黄简介

大黄是中药中“窦娥”,为什么这么冤屈呢?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其实大黄不只是会让人拉肚子,还有很多有用的功效。以前,大黄基原比较混乱,当前,药典收录的正品大黄有三个来源,即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或掌叶大黄的根及根茎。大黄以前主要靠野生供应,目前以种植为主,野生越来越少。大黄种植区主要产地在四川、甘肃、青海,种植2-5年可以采收,产量较大,种植品足以满足市场供应。

种植的唐古特大黄采挖

大黄比较容易辨认,“大黄”,大是说其个头大,大黄的根长得像大树的根似的。大黄切片后,大的片子比巴掌还大,黄是说其断面颜色黄,还有大黄断面有云锦纹,口尝起来很苦,嚼起来有沙粒感。

新鲜的大黄

(2)大黄功效

①泻下

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秘,尤其适合治疗热结便秘,因为大黄苦寒,可以清热。张老师一句话很精辟:大黄是泻下通便的有效药物,但不是理想的药物。说有效,是因为大黄只需最小剂量3克,作散剂、汤剂服用,3-8小时可见明显效果。说不理想,是因为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大黄枯燥伤阴,容易引起大肠干燥,大便困难。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大黄里面有蒽醌类物质和鞣质,蒽醌物质泻下作用显著,来效快。鞣质是收敛的,效果慢,积累一定量会引起便秘。这就是大黄的神奇之处,既有泻下成分,又有止泻成分,能致泻,还能止泻。所以,初服大黄,效果如神,久服反而引起继发性便秘。

②攻积

大黄可用于食积、湿热积滞,通过泻下方法,把积食和湿热排出体外。还可以治疗寒积证,大黄本就苦寒,体内有寒邪积滞,用大黄岂不是雪上加霜?大黄攻寒邪积滞时,常需要和温热的附子、干姜合用,用温热药中和大黄的寒性,让大黄只发挥泻下攻积的作用,这叫“去性留用”。类似的还有用辛温的麻黄治疗肺热咳嗽时,用大寒的石膏压制麻黄的温性。

③清热泻火

大黄苦寒,能清气分之热,还可以清脏腑之热,大黄主要清心热、清肝热、清胃热。所以对于温热病,既有气分热证、又有脏腑热证的时候,大黄可以发挥“釜底抽薪”的作用,清导实热。

④清热解毒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内痈或外痈。如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这种病按照中医理论属于肠痈。大黄研为细末,局部外敷于疮疡处或用于缓解一二度烧伤。

⑤凉血止血

大黄还可以清血分之热。对于止血,一般以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清血中之热,对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起到间接止血作用。另一种情况,是药物直接发挥收敛止血作用。张老认为,大黄是有直接的止血作用。这可能与大黄中的鞣质成分有关,大黄炒碳后,鞣质增加,苦寒之性进一步降低,止血作用增强。

⑥活血化瘀

大黄在血分又表现出活血的作用,临床上对应的就可以用于多种瘀血证,比如妇女瘀血引起的痛经等。

⑦清泻湿热

大黄还有清泻湿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和湿热淋症。经典方剂如茵陈篙汤,里面有茵陈、栀子和大黄。湿热黄疸病人一般都有大便溏稀的情况,茵陈蒿汤里还要用大黄,这时候是用了大黄清湿热的作用,治好黄疸,大便就恢复正常了。古人总结,这方子里要是没有大黄,还“鲜有奏效”,意思是很少有起效的。

总结:大黄苦寒,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泻湿热的作用。大黄作用真是太多了,做了太多年“窦娥”,被很多人认为只是一个泻药而已,连一些医生都避之唯恐不及。使用大黄要注意以下方面:

大黄用于泻下不可久服,因为久服会导致继发性便秘。

用于泻下时,要用生大黄,不可久煎,可以后下或者直接开水冲服。

用于止血时,用大黄炭。

用于清上焦热或活血化瘀时,用酒大黄。

用于清热解毒时,用熟大黄。

体虚之人、孕妇忌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因为可能导致宝宝拉肚子。

服用含大黄的药后,可能尿尿颜色变深棕色,连汗液也变成黄色,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西医药理研究,大黄长期大剂量服用,会有肝肾毒性、致癌等不良作用,需要注意。

2.芒硝

(1)芒硝得名

芒硝是矿物类药,是有10个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芒硝的结晶类似麦芒,遇水极易溶化,见水即消溶,说以古人多叫其“芒消”,后演化为芒硝。芒硝脱掉10个结晶水后,变成粉末,就成了另一种药材:玄明粉。

芒硝结晶芒硝

(2)芒硝与西瓜霜

西瓜霜含片是大众熟悉的治疗嗓子疼的药,这个药里面最主要成分就是西瓜霜,这个西瓜霜和芒硝有莫大的关系,就是让芒硝与西瓜混合,让芒硝溶解后重新结晶。古人说这是协同增效的关系。关于西瓜霜的古法制作,有一个非常不错的纪录片《本草中华》完美呈现了西瓜霜的制作过程。

03:01

古人认为西瓜霜,是让芒硝作用变得缓和。现代普遍也是认为是变缓和了。但是张老师认为可能是增强了,因为这个再结晶纯化过程,芒硝的10个结晶水没了,变成了玄明粉。1克玄明粉(Na2SO4)和1克芒硝(Na2SO4?10H2O),自然是玄明粉里面含硫酸钠更多,效果更强。本草老生以为,古人之所以用寒性的西瓜做西瓜霜,一方面再结晶过程中,纯化了芒硝,减少了其中所含的苦味的硫酸镁等杂质,硫酸镁也是比较强的泻下药,制西瓜霜的过程,最主要目的是纯化药物。未经纯化的芒硝,因为含有硫酸镁杂质的芒硝,口感苦咸,可能泻下作用更强,纯化后,苦味减轻,泻下作用缓和。另外,纯化过程中,还存在芒硝与西瓜协同增效问题。所以,制霜,纯化药物是第一要义,协同增效后药力更精纯。

(3)芒硝功效

①软坚泻下的中西解释

古人总结芒硝的功效,说到芒硝能“软坚泻下”,大黄就是泻下,为啥呢?因为古人发现,服用芒硝后,腹泻时,产生水样软稀便,水分含量大。服用大黄腹泻,则未必是水样大便,所以说芒硝能软坚泻下。

而在西药里,硫酸钠也用作泻药,有的者做肠镜前,大夫给病人开硫酸钠溶液,让患者腹泻洗肠子,这种泻药的原理就是渗透压原理。关于渗透压原理,大家可以百度百科下“渗透压”。本草老生也通俗解释下渗透压的原理:就是无论水分还是盐分(电解质),都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这个道理类似中国的老话“水往低处流”,用科学原理就是原子永远在不停的运动,渗透压原理就是讲原子是往那动的。下面拿咸菜举个例子。

把很咸的咸菜条放入清水中,咸菜条中水份低,盐份高,清水中水份高,盐份低,二者形成了压力差就是渗透压。盐分和水分都会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盐从盐压高的咸菜条渗入清水,水从水压高的清水渗入咸菜条,结果咸菜中水分变多,就不那么咸了。

反之,腌制咸菜就是把新鲜萝卜条放入浓盐水中,萝卜条中水份大,盐分少,浓盐水中水分小,盐分大,那么水分从水压大的萝卜条渗入盐水,盐分从盐压大的盐水渗入萝卜条,萝卜条中的水分变少,盐分变多,有咸味了。

西医中用硫酸钠当泻药跟腌咸菜原理一致,当肠子里灌满一定浓度硫酸钠水溶液后,肠子就像上面的新鲜萝卜条,肠子里水压大,水分外渗到肠腔内,肠腔内水分增多,稀软便便就产生了。所以,中医有些情况可以用西医或科学原理解释,有些中医原理,西医或科学暂时还不能解释,不能因此就骂中医伪科学。

②清热

芒硝还有清热作用,清热解毒时,多外用,比如治疗口舌生疮的冰硼散里,含有芒硝。把冰硼散涂抹在溃疡处。还有一些眼药水里,有芒硝,都是清热作用。其实本草老生以为,这种清热,应该属于清热解毒的范畴,主要用于外痈。

(4)使用注意

芒硝内服,主要是发挥软坚泻下作用,内服时候,由于它非常容易溶解,见水即消融,不必煎煮,其他药液过滤出来放温凉后,直接把芒硝倒入过滤好的药液就行。芒硝外用,主要是清热作用。至于十九畏,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这里说的是硫磺和朴硝(芒硝的另一个名字)有相畏的情况,不得一起使用,实际上,这种情况极少,因为中药里现在极少用到硫磺了。

3.番泻叶

(1)番泻叶得名

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acutifoliaDelile的干燥小叶,这个东西中国不产,主产地在印度。中国市场流通的番泻叶,几乎全部是从印度进口的。“番泻叶”,“番”是说其产地,“番”字有外国或外族的意思,比如古装电视上常听到番邦、番子、番人等,“泻“是说其功效,“叶”是其药用部位。

番泻叶

(2)主要功效

番泻叶主要活性成分与大黄相似,也是蒽醌类物质。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药典记载功效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泻下通便,二是去积热,这与大黄相同。与大黄略不同的是,还有利水的功效,大黄其实也有利水功效,只是力量较弱。利水功效与蒽醌有关,番泻叶中糅质含量较少(涩味淡),大黄中涩味重,鞣质含量高,鞣质有收涩作用。所以番泻叶功效多了个利水,大黄只有清湿热的作用,二者稍有差别。番泻叶中医主要用于治疗便秘、热结腹痛、水肿胀满。

(3)使用注意

番泻叶泻下能力不弱于大黄,小剂量就能奏效,药典规定剂量3-6克/日。番泻叶长期服用也有问题,就是产生依赖性,并且有致癌等不良反应。所以番泻叶不可长期服用或者超剂量服用。另外番泻叶是叶片,质地轻薄,有效成分容易溶出,煎煮反而会降低药效,所以不能煎煮,就当泡茶一样饮用就行。

4.芦荟

(1)来源与得名

芦荟也是个外来物,芦荟英文名Aloe,芦”似乎是Aloe的音译,“荟"本意是草木繁盛的意思,引申为聚集、浓缩,比如“荟萃”。芦荟的“荟”则是说明这种药是Aloe汁液的浓缩物。药典规定芦荟是来自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ferox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这种药只产在非洲,主要是在肯尼亚和好望角。

好望角芦荟药材-来自网络

(2)芦荟生产

药材用的芦荟,生产加工工艺比较粗放原始,并且目前以野生为主,野生挖得越来越少了,近几十年非洲才开始人工种植。药材芦荟,是非洲人把植物芦荟的外层叶子砍下来,让叶子中的粘液流出来,然后用一个大锅,把芦荟粘液熬得黑稠,冷却后就成了大块子,打碎,就成了芦荟药材。

非洲芦荟植物收集叶子中汁液煎煮浓缩

中国云南等地引种的芦荟,无论放到现代化的提取管里煮,还是像非洲一样装大桶里煮,都生产不出合格的芦荟,这可能跟“橘生淮南”是一个道理吧。这个芦荟,中国高度依赖从非洲进口,并且正规进口很有难度,一是非洲这样的生产加工方式,比较难符合严格的中国药典标准,二是产地国战乱频发,秩序动荡。

(3)芦荟功效与优劣

芦荟也非常苦,性味苦、寒,归肝经、胃经、大肠经。一是可以泻下通便,效果也不在大黄和番泻叶之下,可以治疗各种便秘。二是苦寒清热,尤其擅清肝火,可以治疗肝火亢盛引起的烦躁不安,惊痫抽搐。三是外用可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芦荟有效成分主要是芦荟苷,也是种蒽醌类物质,库拉索芦荟(又叫老芦荟)中芦荟苷含量比好望角芦荟(又叫新芦荟)含量高,所以一般认为库拉索芦荟效果更好。库拉索芦荟和好望角芦荟药材上区别是库拉索芦荟质地很硬,难砸开,砸开断面粗糙没有光泽;好望角芦荟质地轻,容易砸开,断面像玻璃一样有光泽。

(4)芦荟用法

芦荟味道又苦又臭,且所以不用做汤剂煎煮,多做成丸剂服用,一口水吞咽下去,就不觉得味道难吃了。现在药典上说的是适宜入“丸散”,但是做成散剂(可以简单理解为颗粒冲剂),冲服后,还是味道接受不了。现代中药还有胶囊剂剂型,芦荟做成这个剂型应该也是可以的。

总结:攻下药主要说了三个大黄、芒硝、芦荟。

大黄泻下通便、攻积、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湿热,有生用、熟用、酒制、炒炭用法。大黄不可久服,因为久服会引起便秘。

芒硝内服是通过渗透压调节来软坚泻下,外用则清热解毒。芒硝不用煎煮,入水即化,直接服用。

番泻叶泻下、清热,番泻叶蒽醌多、鞣质少,所以利水功效突出。番泻叶不可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芦荟泻下,擅清肝火,外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味道苦臭,最好入丸药或胶囊。

(三)攻下药

攻下药是泻下药中比较"凶险”的一伙药,比如巴豆等,内容较多,因篇幅限制,咱们下次再学,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1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