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盗汗如何解决
春季盗汗如何解? 春天来了,因盗汗而就诊的人数不断增多,或临晨3-4时汗出、或醒前1~2小时汗出、或入睡不久即汗泄,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也是中医科临证常见的病种。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结核病等器质性原因引起的盗汗,西医学检查未必发现异常,但在中医学看来,盗汗是提示人体表里虚实阴阳寒热的一种信号。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 一、盗汗与阴虚有关 春季气候回暖,阳气生发,人体的气血由内向外走;加之熬夜、烟酒过度、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可使人体精神过用,血虚精亏,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明代《证治准绳·盗汗》:“虚劳之病,或得于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火,衰耗阴精;或得之饮食药味,积成内热,皆有以伤损阴血,衰惫形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此类盗汗患者往往体型偏瘦,同时伴有腰酸腰痛、心悸失眠、手足心汗出等,与阴虚密切相关。 二、盗汗与湿热有关 临床所见盗汗患者,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有之,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者亦有之。很多患者往往在阴虚的基础上夹有湿热,所谓阴虚湿热证,此类患者往往体型偏胖,多盗汗自汗并见,且出汗量较大,伴口苦口干、身体困重烦热、失眠等,与虚火上蒸,湿随汗散有关。 三、盗汗的预防和治疗 盗汗的预防主要靠患者自我生活作息的调整,避免熬夜、烟酒等不良嗜好,多休息,调畅情志,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中医认为,有诸内必显于诸外,身体任何的不适症状往往是“疾病”的外在表现,盗汗时间短者,可以通过上两段所述找出引起盗汗的大概原因并进行饮食起居方面的自我调整;如盗汗时间超过一周未改善者可以进行中医中药治疗;如盗汗症状持续未得到改善者,则建议做一下常规的体检,以排除引起盗汗的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原因。 所谓的盗汗其实就是人在睡梦中身体出汗,有些人在入睡不久身就会出很多的汗,特别是在晚上入梦之后,盗汗主要是因为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面引起了,盗汗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又应注意哪些呢?冶疗盗汗要注意些什么? 阴虚火旺: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民间冶疗盗汗的偏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据《陕西中医》年第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例,连敷3次,盗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无效6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例)。愈后再次复发盗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3)、玉屏风散加减: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 (4)、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鳖甲各9克,秦艽、知母、当归各5克,青蒿3克,乌梅2个,水煎服。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者加制首乌、熟地补益精血,口干舌红绛者加麦冬、天花粉生津清热。结核病人适用。 盗汗病人如何保养? 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盗汗病人应注意自我养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食疗调养。 好消息即日起,宏医堂国医馆每天发放10张价值20元的健康卡,凭此卡可抵扣名老中医挂号费。您只需给宏医堂 宏医堂名老中医预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tx/1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见的中药功效大全
- 下一篇文章: 复习讲义中药一第二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