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则

治则就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对病人通过四诊所搜集的客观资料,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把获得的有关发病原因、临床证候、受病部位和疾病性质等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研究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的诊断,下一步就是订出治疗原则和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第一节治疗原则

在治疗中,既不能只看局部病变而不看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又不能只看整体,而不看局部病变,只进行一般的全身治疗,而忽视对局部病变的处理。正确的作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但重视局部,而且更重视全局,把两者辨证地结合起来。在方法上既可以通过治疗局部而影响全身,又可以通过治疗全身而影响局部。在药物治疗上常运用以下原则。

(1)协调阴阳

当肾阳亢盛,肾阴不足,出现一派阳亢证候,治疗用补肾阴(如用六味地黄丸滋肾水以补肾阴)的办法,肾水充足,肾火亢盛,证候即可消除。这种治法称为“壮水制火”。当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出现一派阴寒证候,治疗则用补肾阳(如用金匮肾气丸以益肾阳消阴翳)的办法,使肾阳充盛,阴盛寒凝现象自然消除,这种治法叫做“益火消阴”。两者都不是治亢盛的那一方面,而是着眼于整体,是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出发治疗不足的那一方面而取得效果的。

(2)间接补泻

当某脏腑虚弱时,除可直接补益该脏外,还可从整体出发,补益与其关系密切的另一脏(母脏),这种治法通常叫做“虚则补其母”。例如肺虚久咳,伤及脾胃,出现食欲减退,大便稀薄等症候,治用健脾和胃,常可恢复食欲,便泻自止,肺得谷气的滋养,肺气亦复,咳嗽自愈。这就是用补脾来代替补肺,也就是所谓“培土生金”的方法。

当某脏有病,可以泻其子脏来治母脏的疾病,这种方法通常叫做“实则泻其子”。例如肝经风热,多因暑月炎天,负重劳作,奔走太急,或舟车闷热,以致热积于心、肺,再传于肝,肝郁心火,外传于眼,表现两眼瘀红,睛生翳障,眵盛难睁。治疗时除疏风、平肝、明目外,还加用泻心火的药味,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

(3)表里互治

脏腑之间有一定的表里关系,如果表里同病,可以采取表里互治的办法。例如心热移于小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甚至尿血,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可用导赤散(木通、淡竹叶、生地、甘草梢),以清心火而泻小肠之热。

(4)从五脏治五官

五脏与五官密切相关,五官有病可以从五脏来治。如眼病实热证(如外障眼)可以用清肝的方药;虚证(如夜盲、内障眼)可以用补肝的方药。口舌生疮可以用清心火的方药等。

第二节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泻、补八法。根据临床实践需要,前人总结出了:解表、清热、消散、和解、温里、补益、固涩、理气、利尿、祛痰、理血、开窍、镇潜等十四法。

1、解表法

解表法也称汗法,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驱除表邪,所以称为解表法,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和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初期。一般分为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两大类。

(1)辛温解表:适用于表寒证。即使用气味辛温的药物,发散在表的风寒。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生姜、苏叶、葱白等。方剂如荆防败毒散之类。取其发汗的力量较强。

(2)辛凉解表:适用于表热证。即使用气味辛凉的药物,发散在表的风热。如淡豆豉、桑叶、薄荷、葛根、蝉蜕、牛蒡子等。方剂如银翘散之类。这些药物、方剂,配合清热药,取其兼有清热的作用。

使用解表剂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限,不宜太过,太过则劫津耗液。

②体质虚弱,脉象沉细,自汗、伤津、失血、泄泻、血虚者,一般不宜发汗。

③汗出后如热不退,仍有恶寒者,此有表邪未除,可再用解表法治疗。如果热虽未退而无恶寒表现病势反增者,则病邪有向里传的趋势,就不可再用解表法治疗。

2、清热法

清热法也称清法,是运用寒凉药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故说“热则清之”。清热法具有清热、解毒、保津、凉血和导热下行的作用。临床上最为常用。因患热证、实热证较多,热清则里可通,风可熄,水可利,毒可解,故常佐以泻下、利水之味。

由于温热病有表热、里热、虚热以及气分热、营(血)分热的不同,治疗时应分别采用不同药性的药物。

(1)表热:宜辛凉发散。

(2)里热及实热:因受病的脏腑不同或病情的不同阶段,所用方药也有所不同。如肺热宜用清肺药;心热宜用清心降火药;肝热宜用清肝泻火药。

病在气分宜清热生津,如中焦气分热在胃而无燥结者,宜用白虎汤,如大便燥结则宜攻下;若津液耗亏则宜滋养肺胃。

热入营分血分,当其由气分入营分初期,宜清气凉营并用;进一步深入则宜清热凉血。

(3)虚热:阴虚内热或热病后期,阴津耗伤,宜滋阴清热,用补阴药。阳虚发热宜甘温清热。

清法中寒凉药物居多,在使用中对于体质虚弱、脏腑虚寒以及病后、产后均应慎用,特别是脾胃虚弱的患者,更不宜多用或久用,以免损伤脾胃,不易恢复食欲。

3、泻下法

泻下法也称下法,就是通便的方法。通过通便,达到泻火、逐水、导滞、驱虫、润肠的作用。适用于结症、便秘、胃肠实热、虫积等病症。

泻下法主要有两种:①攻下(峻下)法:是使用泻下作用猛烈的药物以泻火、攻逐胃肠积滞的一种方法,大多用于里、实热证,常用大黄、芒硝等。②润下(缓下)法:是使用作用较缓的药物,治疗老龄、幼小、久病体弱的胃肠积滞或产后血虚的便秘。多用火麻仁、郁李仁、杏仁、蜂蜜、植物油等,取其润肠通便作用。

使用泻下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强弱,选用适当药物和剂量。虚证用攻下法,可引起腹泻不止的后遗症,应该谨慎;②邪在表或半表半里的不可下;③老弱病患者及产后,不宜用攻下法;④妊娠期间慎用。

4、消散法

消散法也称消法。主要是消积导滞、消痞散积的一种方法,故似与泻下法相似,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却有所不同。泻下法着重解除骤急的有形实邪,其目的着重于攻逐;而消散法则用逐渐形成的痞满积聚,是一种渐消渐散的方法,从而达到化整为零,由大到小逐渐消失的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消法,主要为消食导滞。因过饮伤食,致脾失运化,引起消化呆滞,积聚胀满的病症。治宜消积破气。选用药物如神曲、麦芽、山楂、厚朴、枳实、莱菔子、陈皮、甘草、苍术等。方剂如麦蘖散(神曲、麦芽、山楂、甘草、厚朴、枳壳、陈皮、青皮、苍术)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茯苓、白术、泽泻)等。

消散法还用于气血瘀滞、疮毒痈肿等证。一般以活血药、破血药或清热凉血药配合组成且有化瘀、通络、消散痞肿、止痛和清热解毒的作用。活血药如当归、红花、丹参、赤芍等。破血药如桃仁、三棱、莪术、土鳖虫、穿山甲等;若疮毒痈肿,气血壅阻,则应以清热解毒为主,适当配合活血、破瘀药味。方剂如仙方活命饮(银花、赤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乳香、没药、当归、贝母、白芷、防风、陈皮、甘草)等。

消散法不宜用于极虚患者,因其具有克伐性质,易伤阴液,凡阴虚津亏者均宜慎用。

5、和解法

和解法也称和法,是利用药物的疏通、和解作用以调整体内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使邪气散除,不致入里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升阳达表、退热和阴以及调理气血、帮助消化等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和解法为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病情既不宜发汗,又不可攻下的半表半里证,此即所谓“少阳证”。常用小柴胡汤(柴湖、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甘草)和解之。其中柴胡升阳达表(和表),黄芩退热和阴(和里),半夏和里降逆(和中),生姜辅柴胡以和表,大枣助黄芩以和里,甘草佐半夏以和中,人参扶正,使寒热双解。

另外,和解法也运用于患者消化不良的情况,通过调理气血及助消化的药物,以调理胃肠机能。常用柴胡(升清)、枳实(降浊)、白芍、甘草(止痛)、香附(理气)、川芎(行血)、苍术、神曲(化湿消食)、栀子(清热)等味。

但是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者,或病已入里的实证以及阴寒证,都禁用和法。

6、温里法

温里法也称温寒法,是使用温热的药物来促进和提高内脏功能活动力量,从而达到祛除体内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里寒证和里虚寒证,特别是脾肾虚证。

(1)回阳救逆:适用于大汗不止,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象微细的“亡阳”证。药物常用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等,并加龙骨、牡蛎止汗。

(2)温中散寒:适用于寒伤脾胃、证见耳鼻寒凉,腹痛泄泻,口色青黄,食欲减退等。常用方剂如桂心散(桂心、白术、茯苓、灸甘草、厚朴、陈皮、当归),取其温中散寒,促进和提高胃肠功能活动力量及吸收和排泄机能作用。

温理法所用的药物偏温燥,不宜用于热证、阴虚内热以及真热假寒证。大热药如附子、肉桂等,对于孕妇应慎用。

7、补益法

补益法也称补法,就是补充的意思。是通过间接或直接补益气血津液,和促进、提高内脏机能的活动力量的一种治疗方法。凡因久病久泻或大出血,以及营养不良等引起正气亏损的病证都可使用。

补益法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

(1)补气:适用于气虚证。临床上很多慢性病当出现食欲减退、体弱乏力,易汗、喜睡,久泻或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薄、脉象虚弱等气虚证候,可以选用补气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灸甘草等,配合调气升提药物如枳实、升麻、柴胡等;方剂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灸甘草)、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灸甘草、柴胡、升麻、当归、陈皮),取其补中益气即促进和提高内脏功能的活动力量。

(2)补阳:也称壮阳,适用于阳虚证。阳虚多见寒象,如畏寒颤抖、四肢厥冷、喜睡少动,小便清长,大便泄泻,或有浮肿,阳瘘,滑精等。一般选用药物如补骨脂、葫芦巴、阳起石、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等,必要时还配合附子、肉桂同用。方剂如右归丸(熟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鹿角胶、枸杞、山株萸、熟地、山药、当归)、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取其补阳益火或温肾壮阳,提高内脏的功能活动。

临床上,气虚和阳虚的证候,可以同时出现,治疗应以补阳为主,同时辅以补气。

(3)补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证,主要表现体倦无力,食欲不振,口色淡白或苍白,脉细微等。治宜补血益气,可选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黄芪、人参、白术、茯苓、远志等。方剂如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八珍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人参养荣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黄芪、肉桂、五味子、远志、陈皮)等。

临床上,血虚的病证,一般都和气虚同时存在,治疗须气血双补,如“八珍汤”即是。

(4)补阴:也称滋阴,适用于阴虚的病证。阴指体液,也包括营养性物质。热性病高热伤津或急性肠炎所引起的急性脱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出现的阴虚内热之证,表现口干舌燥、渴饮、午后发热,身体瘦弱,易汗、便秘、口色红,无舌苔,脉细微等证候。治宜滋阴壮水。选用药物如北沙参、麦冬、生地、玄参、石斛、枸杞、女真子、龟板、鳖甲等。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等,取其滋益肾水,降火补阴的作用。

阴虚的病证,也可以和阳虚的病证同时存在,治宜阴阳双补。药物可选用补骨脂、肉苁蓉、锁阳、菟丝子、龟板、杜仲、生地、熟地等。

总之,补气血应以调理中焦脾胃为主。因脾胃为水谷之海,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又为后天之本,故治虚证必须照顾脾胃,也是应用补益法的关键之一。

但是气血阴阳是相互联系的,如气虚常兼血虚,血虚常致阴虚,气虚常致阳虚,故使用补养药剂,应全面考虑,灵活掌握,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由于各个内脏特性不同,其所表现的病证各有差异。如脾病常表现为气虚,心病常表现为血虚,肝病、肺病常为阴虚,肾病、心病既有阴虚,也有阳虚。由于各个内脏的机能特性不同,其所反映的具体证候,也就不同。在治疗时,应当于共性之中求其特性,分别施补,灵活应用。

当患者正气不虚,或外邪初起,表证未解者,禁用补法。对于纯虚者,不宜纯补,即所谓“虚不受补”,而宜配合少量理气药,如陈皮、青皮、木香、乌药,以疏肝和脾,以免影响消化。

8、固涩法

固涩法是应用收敛固涩的药物为主,以达到固脱涩滑的一种治疗方法。宜用于易汗、久咳、久泻、滑精或遗精、多尿等证候。这些病的产生,都与气血阴阳的不足有关,所以在应用固涩收敛药物的同时,一般都适当配合补益的药物。

(1)敛汗:适用于虚汗,因多属气虚,以补气固卫为主。药物如黄芪、白术、党参、灸甘草等。方剂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牡蛎散(牡蛎、黄芪、麻黄根)等,取其固卫敛汗。若由于阴虚所致者,则宜以滋阴为主,如熟地、白芍、龟板、阿胶等,配敛汗药物如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等。

(2)敛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干咳、无鼻漏。药物如诃子、五味子、海蛤粉,配合补肺润燥的药物如百合、川贝、马兜铃、蜂蜜等合并应用,方剂如补肺阿胶汤(阿胶、人参、牛蒡子、马兜铃、百部、川贝母、山药、甘草),取其敛肺止咳。

(3)涩肠止泻:适用于慢性或顽固性腹泻、滑脱失禁等。一般选用药物如

赤石脂、禹余粮、诃子、五味子等配合补益脾胃的药物同用,方剂如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取其涩肠固脱的作用。

(4)固精:适用于滑精和遗精。一般选用药物如龙骨、牡蛎、桂枝、川楝子、补骨脂、菟丝子、葫芦巴、酒知母、酒黄柏、党参、黄芪等,方剂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取其助阳固精。

(5)缩尿:适用于小便清长频数,或不禁。选用药物如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芡实、益智仁、乌药等。

9、理气法

理气法是用行气、降气的药物,排除胃肠道积气,从而达到开胸、宽肠和降逆、止痛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行气和降气两类。

(1)行气:适用于水谷不化、停滞肠胃、胀气腹痛、排便不畅等。选用药物如木香,香附、枳壳、青皮、槟榔、二丑、大黄等,方剂如木香槟榔丸(木香、香附、青皮、陈皮、枳壳、黄连、黄柏、槟榔、牵牛子、三棱、莪术、大黄、芒硝、当归),木香导滞丸(木吞。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槟榔)等,取其行气导滞,宽肠下气兼以泄热通便。

(2)降气:主要适用于痰涎壅盛、喉内痰鸣,肺不肃降,喘咳气逆,胸膈满闷等。可选用药物如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当归等,方剂如苏子降气汤(苏子、前胡、半夏、陈皮、厚朴、当归、生姜、肉桂、灸甘草),取其温肺化饮、平喘降逆的作用。

理气药物,香燥居多,故对气郁津伤病证宜慎用。

10、利尿法

利尿法是用通利小便的药物排除水湿、清利湿热的一种治法。

(1)甘淡渗湿:适用于水湿内聚、尿量减少而引起的水肿病证。一般选用甘淡利尿药物如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冬瓜皮、通草、猪苓等,配合通阳化气和健脾化湿的药物如桂枝、白术、陈皮、生姜皮等同用,方剂如五皮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取其甘淡渗湿、通阳化气的作用。

(2)泻热通淋(淋指小便滴沥或涩痛的病症):适用于热淋、砂淋(尿中排出如砂石状物)等病症所出现的小便灼热湿痛,尿频尿急,小便短少等证候。一般选用海金砂、金钱草、木通、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等药物,配合清热药如蒲黄、栀子、银花、知母、黄柏等同用,方剂如八正散(木通、瞿麦、扁蓄、滑石、车前子、栀子、大黄、甘草)。临床上使用本法治疗尿路感染、尿血和尿路结石有效。

11、祛痰法

祛痰法就是运用祛痰方药以消除咳嗽痰多或痰饮气喘的一种治法。按照中医学理论,肺气不得宣通,影响气体出入升降而致咳嗽。另外,脾为湿困,运化失调,则水湿聚而为痰、上犯于肺,也可致咳,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的说法,正是指出了治痰与咳离不开脾、肺二脏。

祛痰法主要分为化痰与消痰二法,而以化痰为最常见。

(1)化痰:化痰法根据生痰的病因以及药物的性质,可分为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和祛寒化痰等。

①宣肺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药物如杏仁、桔梗、紫菀等。由于病因是外感风寒,故每配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等,方用止嗽散(荆芥、紫菀、百部、白前、桔梗、陈皮、甘草)等。

②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症见咳嗽痰黄而粘稠,舌苔黄、脉数等。所用药物多属寒性,如前胡、贝母、瓜萎等;又因热痰多属热邪内盛,故常与苦寒清热药如黄芩、山栀等配伍组成方剂。

③润燥化痰:适用于燥痰,症见干咳少痰,舌干,咽燥等。所用药物有润燥化痰作用,如杏仁、川贝母、瓜萎仁等;又以燥痰多系肺阴不足,故常与清肺润燥药如沙参、天花粉、麦冬等配伍组成方剂。

④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症见咳嗽痰多,痰白,舌苔白滑等。所用药物具有燥湿化痰作用,如半夏、橘红等;由于病因是湿,故每配苦温燥湿或淡渗利湿药物,如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等。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灸甘草)等。

⑤祛寒化痰:适用于寒痰,症见咳嗽、口吐清涎,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脉象沉迟等。常用药物多属温性,如半夏、天南星、白前等,寒痰多因脾胃阳虚,寒饮内停所致,故常与温中祛寒药如干姜、白术等组成方剂。

(2)消痰:痰证一般采用化痰法,即可收效。但痰浊内停,不能化除,则须用消痰法。如痰饮伏于肺脏所发的喘证,须用具有消痰平喘的药物,如苏子、莱菔子、白果等。常用方剂如定喘汤(银杏、麻黄、半夏、冬花、桑白皮、苏子、杏仁、黄芩、甘草)、苏子降气汤(苏子、前胡、半夏、陈皮、厚朴、当归、生姜、肉桂、灸甘草)等。

12、理血法

理血法就是运用理血方药以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疾病的一种治法。

血分病一般分为血虚、出血、血瘀三种。血虚宜补血,出血宜止血,血瘀宜活血。补血法在补益法中叙述,现只介绍止血法和活血法。

(1)止血法:本法的药物有制止体外和体内出血的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尿血、创伤出血等。根据出血不同原因,本法又可分为凉血止血、祛瘀止血、涩血止血等类。

①凉血止血:本类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血分有热、迫血妄行的出血证。证见血色鲜红,口干咽燥,或有发热,舌红、脉数等。常用药物白茅根、侧柏叶、地榆、槐花、茜草根等。由于出血系血分实热,故应与清热凉血药如犀角(水牛角代)、玄参、丹皮、赤芍等同用,以增强凉血止血的效力。尿血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水为主。常用方剂如蒲黄散(蒲黄、秦艽、茵陈、当归、白芍、黄芩、滑石、车前子、瞿麦、大黄、生地、银花、甘草)。

②祛瘀止血:适用于跌打损伤,血瘀引起的出血症。常用药物如蒲黄、三七等。

③涩血止血:本类药物性多兼涩,故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常用药物如白芨、仙鹤草等。一般止血药经炒炭入药,亦增加其收敛止血作用。

(2)活血法:本法的药物具有疏通经脉、活血祛瘀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产后恶露瘀滞不清、肿块及蓄瘀而致的顽固性疼痛等症。

根据本法的方药的作用有所偏重,又可分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和排脓消肿等三类。

①活血通经: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等症。常用药物川芎、丹参、益母草等,常用方剂如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灸甘草)等。

②祛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症。常用药物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等。常用方剂失笑散(五灵脂、蒲黄)、逐瘀汤(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③排脓消肿:适用于疮疡多脓、疮硬未溃者。常用药物如穿山甲、皂角刺等。溃后一般不宜用。

13、开窍法

开窍法是用气味芳香辛烈的药物,以达到通窍开闭、苏醒神志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于神志错乱、昏迷、抽搐的闭证。可分清热开窍和芳香开窍两种。

(1)清热开窍:是以清热解毒为主。药物如栀子、连翘、竹叶、黄连、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配合开窍的药物如石葛蒲、郁金、麝香、冰片等。适用于温热病高热、烦躁不安、神志昏迷,或伴有痉厥、抽搐、口色深红等。

(2)芳香开窍:适用于神志昏迷的闭证。是以气味辛温的药物,如麝香、苏合香、细辛、皂角等为主,配以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犀角(水牛角代)、银花、连翘、黄连、黄芩等。并结合竹沥、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

14、镇潜法

镇潜法是运用具有镇静、安神、解痉作用的方药以治疗心神不宁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癫狂、烦躁不安等病证。具体应用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固肾纳气等三种。

(1)镇静安神:适用于热邪侵心,烦躁不安等。一般选用质重的金石类或贝壳类的药物如朱砂、龙骨、牡蛎等;若邪热偏盛者常配清热降火药,如黄连、黄芩、栀子等,方剂如镇心散(朱砂、茯神、远志、黄连、黄芩、栀子、防风、党参、生草)、定志丸(朱砂、龙齿、远志、菖蒲、人参、茯芩)等。

(2)平肝潜阳:适用于患温病后邪热耗血,血虚生风,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抽搐、舌色干绛,脉细数无力等证候。可选用药品如龟板、鳖甲、牡蛎、龙骨等,配合平肝药物如白芍、钩藤、石决明、菊花等和滋阴降火药,如生地、玄参、麦冬、夏枯草、栀子、丹皮等、以及解痉厥药物如地龙、全蝎、僵蚕等同用。方剂如三甲复脉汤(生地、麦冬、白芍、阿胶、麻仁、灸甘草、鳖甲、龟板、牡蛎)、大定风珠(牡蛎、龟板、鳖甲、白芍、干地黄、阿胶、鸡子黄、麦冬、五味子、麻仁、灸甘草)等。取其平肝潜阳的作用。

(3)固肾纳气:适用于肾不纳气,干咳虚喘,低弱无力,口色干绛,无苔,脉象沉细等,用药宜考虑温补肾阳之味,如胡芦巴、补骨脂、阳起石、硫黄、附子、肉桂等以固肾纳气,并适当结合化痰降气、止咳平喘的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