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本草经集注》

  MáHuánɡGēn

  

  药材基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phedrasinicaStapf2.EphedraequisetinaBge.3.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xC.A.Mey.

  采收和储藏:立秋后采挖,去尽须根及茎苗,晒千。

  

  1.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2.直立小灌木,高7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3.灌木,高20-cm。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cm,直径1-3mm,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态环境:1.生于干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

  2.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顶或草地。

  3.生于海拔数百米至m的干旱荒漠、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

  甘;微苦;性平

  肺经

  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

  有表邪者忌服。

  ①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松惊惕,短气烦倦:黄蔑(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局方》牡蛎散)②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上为度。(《谈野翁试验方》)③治产后虚汗不止:一、当归一两(锉,微炒),麻黄恨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麻黄恨散)二、牡蜗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力散,用扑身上(《圣惠方》麻黄根散)④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千金方》麻黄根粉)

  《中华本草》

看中医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白癜风治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