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用价值

  黄芪又被称为绵芪,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概有50-厘米高。黄芪的主根非常的肥厚,常分枝,颜色是灰白色的。它的茎直立,上面的部分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产自我国的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疗效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药材选方

  1、玉屏风散

  2、防己黄芪汤

  3、黄芪桂枝五物汤

  4、补中益气汤

更多精彩推荐记得转发哦!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泡水加一物疾病全没了

喝中药期间的禁忌小心喝错它不补反伤身

星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
孩子患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