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普沙漠宝草有哪些
沙漠宝草—甘草 甘草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的多年生草本。茎高0.4一1米,密被腺毛和刺毛。3对一8对椭圆形的小叶排列成羽毛状,叶片两面都有白色柔毛,花梗近等长的紫色蝶形花相间排列在花轴上。到了收获的季节,荚果或围成球形,或弯成镰刀,或套成许多环儿,圆肾形的种子安静地睡在豆荚里。 甘草的根系和地下根茎极为发达。在近地表的沙土层中,根茎连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甘草用根茎和种子都能进行繁殖。它喜欢生长在气候干燥和阳光充足的荒漠地区。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3厘米—10厘米的盐碱土壤或轻盐渍化沙土中生长旺盛,是盐碱土壤的指示植物之一。 甘草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在传统中药中归为补益药,补脾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又有调和诸药之功。 沙漠宝草—麻黄麻黄,又名草麻黄。家族史及亲缘关系:裸于植物门,麻黄科,麻黄属。麻黄喜光,耐旱,根系发达,固沙作用良好。生长在温带干旱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于固定沙地、山坡、荒地及荒漠化草原。 麻黄地上部分性平、味苦、温、发表出汗、去邪热气、上咳逆上气。麻黄根与麻黄作用不同,味甘微苦、微涩,是传统中药中的收涩止沔(miǎn)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 沙漠宝草—肉苁蓉肉苁蓉是多年生肉质草本寄生植物,寄生在梭梭的根上,茎肉质圆柱形,高40-厘米,为名贵药材,因具有“滋肾壮阳、补益精血”之功能而被誉为“沙漠人参”(《中华医学药典》),被历代王朝列为“贡品”。由于肉苁蓉是梭梭树的寄生植物,培育肉苁蓉必须先培育梭梭树。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是在梭梭树的根部人工播种肉苁蓉种子,经过两年的生长即可获得肉苁蓉。 荒漠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多年生专性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藜科植物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珍贵植物资源。它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燥通肠等功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补肾中药。我国内蒙西部为主产区的荒漠肉苁蓉为中药肉苁蓉,由《中国药典》收载,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沙漠宝草—沙米沙米是藜(li)科的一年生草本沙蓬的种子,具有丰富的粉质胚乳。 沙蓬生长在流动或半固定沙地、沙丘间的低地,是半荒漠和荒漠地区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天气极度干旱时,它依然能星星点点地从沙丘上冒出叶。 沙米营养价值很高,含粗蛋白21%、脂肪6%、碳水化合物56%,可以代替粮食食用。沙乡人历来就有采收沙米的习惯,用来做炒面、凉粉、糕点等。种子还可榨油,味如葵花籽油。 沙漠宝草—锁阳锁阳属于锁阳科锁阳属,是典型的沙生植物,专门寄生在白刺属植物的根上。 锁阳粗壮的肉茎里含有花色甙、三萜(tiē)皂甙(dài)等有效化学成分,可以滋补强壮,也能润肠通便。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4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学表格下
- 下一篇文章: 药考攻略执业药师考试常用中药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