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毒品知识纳入中考,渗透到语文历史生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年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毒品预防知识纳入中考内容,在命题时渗透到语文、历史、生物、思想品德等考试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禁毒知识转变为主动需要,确保学生禁毒知识知晓率达到%。 同时,甘肃省规定,每个学校至少配备1名校外禁毒辅导员(兼职)。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年至少安排2课时落实毒品预防专题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年至少要开展2个场次的专题讲座,并在新生入学后和毕业生毕业前各开展一次毒品预防教育。 甘肃省还要求各学校要开展以"强健体魄、拒绝毒品"为主题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活动及音乐、舞蹈、戏剧等美育展演活动,倡导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观点 毒品预防知识 纳入考试内容值得借鉴 把毒品预防知识纳入中考内容,甘肃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省,此举必将有效增强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成为毒品预防与教育结合紧密的一项举措。 可以预见,毒品预防知识成为中考必考内容后,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此的重视程度应不言自喻:学校肯定得开设毒品预防知识课,学生得掌握一定的毒品预防知识,家长也就会支持并督促孩子对毒品预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这三方的重视与参与下,毒品预防知识的普及将以初中生为点向社会呈辐射状态。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这是我国禁毒法第13条明确规定的内容。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重点针对青少年等易染毒群体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实现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此后,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更是从课时安排、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料等方面明确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同时还明确要求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效果评估和责任追究。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举措推动下,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初显。年我国不满18岁的吸毒人员有4.3万名,而年下降到了2.2万名。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前不久发布的《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年,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新发现吸毒人员总数比例同比下降2.6%,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9%,查获35岁以下吸毒人数同比下降4.1%。 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时强调指出,禁毒工作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和防范抓起。将禁毒知识纳入考试内容,与法律精神和国家政策要求完全相符。甘肃迈开的这一步,使得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检验更为直接,各方参与更为主动。要使覆盖面更广、形成整体联动的局面,有必要在地域上和范围上进一步拓展。从地域上来说,不能只限于甘肃一地,各地都应同步推进。从范围上来说,也不限于中考,高考命题时也可考虑纳入毒品预防知识,不在于分值多少,也不在于题量多大,关键是要有。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所产生的预防效果也会更加凸显。(文/许辉) 投票 延伸阅读 禁毒知识纳入贵阳中考命题范围 年4月,贵州省贵阳市教育局表示,为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全面掌握安全、毒品预防等知识,将把安全教育、禁毒知识纳入今年中小学期末质量监测、中考命题范围。 为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贵阳市教育局组织编写并下发了《贵阳市学生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知识(50题)》《贵阳市中小学禁毒应知应会知识(50题)》。在中考中,这些知识将有机渗透到政治、历史、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考试中,在文综考试中,以编写下发的知识题原题形式呈现,其他学科则采取有机渗透等方式进行考查。考试中所涉知识无需死记硬背,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即可解答。 《贵阳市中小学禁毒应知应会知识》50题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毒品问题是(C) A.一般性的社会治安问题 B.一般性的非政治问题 C.关系到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民族兴衰的政治问题 D.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关的一般性问题 2.毒品的本质属性是(B) A.社会危害性 B.成瘾性 3.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4.《禁毒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D)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各类药物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当毒品在你面前出现时,正确的选择是(C) A.试一试 B.丢弃毒品 C.报告公安机关 D.当作没看见 6.发现吸、贩毒情况,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拔打的电话号码是(C) A. B. C. D. 7.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B)。 A.无业人员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 8.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A)责任。 A.刑事 B.行政 C.民事 D.经济 9.《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B)。 A.年 B.年 C.年 D.年 11.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A)定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 B.5月26日 C.4月26日 D.3月15日 12.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该事件发生在(A) A.年6月3日 B.年6月9日 C.年7月17日 D.年10月10日 13.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A) 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14.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D) A.任何年龄 B.14周岁及以上 C.16周岁及以上 D.18周岁及以上 15.冰毒,即(A),外观为纯白结晶体,被吸贩毒人员俗称为"冰"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用冰制造的毒品 D.冰状的毒药 16."摇头丸"是苯丙胺类的衍生物,是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的片剂,属中枢神经(B),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A.麻醉剂 B.兴奋剂 C.抑制剂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7.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A)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A.罂粟植物 B.大麻植物 C.古柯植物 D.麻黄草 18.以下不属于天然类毒品的是(D) A.鸦片 B.大麻 C.古柯 D.甲基苯丙胺 19.下面毒品中属于新型毒品的是(C)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20.下列不属于《贵州省禁毒条例》中所称的毒品是(B) A.鸦片、吗啡、海洛因 B.香烟、酒精、安眠药 C.甲基苯丙胺(冰毒) D.大麻、可卡因 21.下列毒品中不能人工合成的毒品是(A) A.鸦片 B.杜冷丁 C.冰毒 D.摇头丸 22.以下几种毒品,成瘾性和毒副作用最强的是(D) A.可卡因 B.海洛因 C.鸦片 D.冰毒 23."罂粟壳中吗啡含量较鸦片小,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调料",这句话是(B) A.对 B.错 24.以下植物不能用作生产、制造毒品原料的是(C) A.罂粟 B.古柯 C.烟叶 D.麻黄草 25.吸毒成瘾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耐药作用的形成,(B),强化的形成 A.对毒品反映减弱 B.身体依赖性的产生 C.对毒品反映增强 D.身体依赖性的消失 26.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C)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D.吗啡 27.以下属于违法行为的是(C)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28.以下不属于吸毒违法行为的是(D) A.服食摇头丸 B.注射海洛因 C.吸食大麻 D.吸烟 29.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C) A.昏睡 B.毒瘾发作 C.吸毒死亡 30.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C) A.鼻吸 B.静脉注射 C.数人共用注射针 31.毒瘾,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对毒品产生的强烈(B) A.刺激感 B.依赖性 C.致幻感 D.麻醉感 32.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犯罪类型有(C) A.五类 B.十一类 C.十二类 D.十三类 33.青少年要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C) A.社会环境 B.家庭 C.人自身 D.身边朋友 34.青少年远离毒品,以下错误的做法是(B) A.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 B.在娱乐场所或在外游玩时,食用陌生人递过来的香烟、食品或饮料 C.遇到挫折和烦恼,同教师或家长倾诉交流,寻求长辈们的帮助,及时化解心中的矛盾 D.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不断充实自己 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A.间接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性接触传播 36.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只能解决其生理依赖性,而不能彻底解决其心理依赖性。这一说法(A) A.对 B.错 37.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这一说法(B) A.对 B.错 38.听人说吸毒能治病,为了治病可以吸毒。这一说法(B) A.对 B.错 39.作为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因此不是毒品。这一说法(B) A.对 B.错 40.出于好奇心和冒险心,明知是毒品,青少年可以尝一口体验一下吸毒的感觉。这一说法(B) A.对 B.错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1.毒品的基本属性有(ABCD) A.依赖性 B.耐受性 C.危害性 D.非法性 2.吸毒者具有(ABC)等多重属性 A.病人 B.违法者 C.受害者 D.犯罪者 3.吸毒的危害包括(ABC) A.危害个人: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4.预防毒品的三道防线是指(ABC) A.家庭预防 B.学校预防 C.社区预防 D.社会预防 5.下列植物中,毒品原植物指(ABCD) A.罂粟 B.古柯树 C.大麻 D.麻黄草 6.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因只有两个,即(AB) A.心理依赖 B.生理依赖 C.兴奋性 D.致幻性 7.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将毒品分为(AD) A.天然毒品 B.传统毒品 C.新型毒品 D.合成毒品 8.属鸦片类毒品的有(ABD) A.鸦片 B.吗啡 C.冰毒 D.海洛因 9.下面毒品中,属于合成毒品的是(ABC) A.冰毒 B.摇头丸 C.杜冷丁 D.鸦片 10.下列关于吸毒成瘾的认识,正确的是(BC)。 A.对于吸毒成瘾者而言,复吸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B.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脑疾病 C.反复是发病规律和病态特征的表现形式 D.心理觅毒是戒毒者主观意志所能控制 转载自:中国禁毒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快要逆天了樟树端掉一个特大毒品制造工厂
- 下一篇文章: 中考临近开启学霸模式赶快复习一下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