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维艰,如履薄冰

今天接到一个电话,问:感冒后,目前老是出虚汗,吃什么药?答:要过来看的。她说:就出虚汗,答:电话里看不了病。请原谅我,不能提供盲目的指导。除非你在“千里之外”,可根据经验、问诊及舌像,小剂量“投石问路”。

下面就说道说道虚汗

一般来说,白天出汗,出汗的过程自觉清楚的,是自汗;夜间出汗,当醒来的时候,汗已经出好了,是盗汗。

按出汗的部位来说,有头面部汗出,俗称“蒸笼头”;至项而还;上半身出汗;下半身出汗;全身出汗;胸口出汗;腋下出汗;手脚心出汗;会阴出汗;左右半身出汗;等等。

与疲劳有关,与季节转换有关,与情绪有关,与环境有关,与疾病有关,女性与经期有关,相关因素很多。

用什么办法解决?一般使用中药。可以是煎服的,也可以用中成药,即使是中成药,也要辩证使用。

常用的中成药有:玉屏风口服液、生脉饮、虚汗停等等。

至于煎服,比较灵活。

常用方药、治法

脏腑辩证,汗为心液,宜养心、宁心、清心,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导赤散、朱砂安神丸等;

分部位用方,上半身,桂枝汤;下半身,知柏地黄丸;手脚心,栀子豉汤、生脉饮;会阴部,三妙丸、龙胆泻肝汤;左右半身,小柴胡汤;腑中实,承气汤;阳明经证,白虎汤。

汗证专药,热,冬桑叶、百合;火,当归六黄汤;寒,附子;风,防风;敛,五味子、五倍子、麻黄根、龙骨牡蛎、山茱萸等。

治法

益气固表,黄芪-防风;调和营卫,桂枝-白芍;透表达邪,青蒿-鳖甲;和解少阳,小柴胡汤;调和阴阳,半夏-夏枯草;烘热汗出,阵作,二仙汤、甘麦大枣汤。

感冒后虚汗,得鉴别,是纯虚证,尚有阴虚、阳虚之不同;还是虚中夹实(余邪未尽);或者就是实证,邪气外泄之候,此时收敛止汗就属于“不合时宜”。

附:

无汗(少汗),“阳加于阴谓之汗”,一般通过“温阳增强气化、养阴以滋汗源”来治疗。

曾接诊一个男性患者,30多岁,盗汗有年,汗出湿衣换被,其夫人甚是苦恼,扬言:去医院看,如果不去看,就离婚;如果看了,看不好,我也就认了。遂过来就诊,下半身出汗为主,醒后自觉内热,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其开长途车,比较辛苦,予知柏地黄丸化汤剂加黄芪、女贞子、冬桑叶出入,一月而愈。

周小郎中之中医空间,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

(本文图片、音乐来源于网络)

周小郎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