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牡蛎
点击上方蓝字“天和大药店”立即 牡蛎/MǔLì OSTREAECONCHA 中药速记 功效: 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主治病证: (1)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阴虚动风。 (2)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3)瘰病痰核,癥瘕积聚。 (4)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 (5)胃痛泛酸。 性能特点: 本品咸而微寒,入肝、肾经,生用、煅用功异。生用质重镇潜,味咸软坚,善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并兼益阴。煅用性涩收敛,善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性味:咸湿,凉。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咸微涩,气平。 归经:入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少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少阳经。 基本属性 别名: 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山、蚝莆、左壳、蚝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来源: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gigasThim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的贝壳。 药材类别:动物类 入药部分:牡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产地: 长牡蛎主产于山东以北至东北沿海。大连湾牡蛎主产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沿海。近江牡蛎主产于分布较广,北起东北、南至广东、海南沿海均产。以野生品为主。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长牡蛎 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鱗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 大连湾牡蛎 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鱗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鱗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近江牡蛎 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 饮片牡蛎 为不规则的碎块。白色。质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微咸。 缎牡蛎 为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质酥脆,断面层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功效与作用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 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 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 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 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 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 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附方 1.治眩晕:牡蛎六钱,龙骨六钱,菊花三钱,枸杞子四钱,何首乌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栝蒌牡蛎散) 3.治一切渴:大牡蛎不计多少,黄泥裹煅通赤,放冷为末,用活鲫鱼煎汤调下一钱匕,小儿服半钱匕。(《经验方》) 4.治小便数多:牡蛎五两(烧灰),童便三升。煎至二升,分三服。(《乾坤生意》) 5.治小便淋閟,服血药不效者:牡蛎、黄柏(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茴香汤下取效。(傅滋《医学集成》) 6.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牡蛎、鳖甲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7.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麻黄根(洗)、黄芪、牡蛎(米泔浸,烧赤)各一两。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不拘时候。(《局方》) 8.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牡蛎、白术、防风各三两。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牡蛎散) 9.治盗汗及阴汗:牡蛎研细粉,有汗处扑之。(《经验方》) 10.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生牡蛎二两。研细,水八杯,煎服三杯,分温三服。(《温病条辨》一甲煎) 11.治一切瘰疬:㈠牡蛎(煅)四两,玄参三两。捣罗为末,以面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后、临卧各服三十丸,酒下。(《经验方》)㈡牡蛎粉五钱,和鸡胆汁为膏贴之。(《脉因证治》) 12.治胃酸过多:牡蛎、海螵蛸各五钱,浙贝母四钱。共研细粉,每服三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3.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左牡蛎十分,石膏五分。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次。亦可蜜丸如梧子大服之。(《补缺肘后方》) 14.治金疮出血:牡蛎粉敷之。(《肘后方》) Note:以上关于中药材牡蛎的介绍内容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牡蛎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天和药店总店及各分店均支持支付宝、、银联快捷支付。 各分店地址 01.天和药店总店东梅路交界处(即老店北侧)- 02.大寮分店寮路段(即夕阳红对面)- 03.鳌头分店段(即供电所第三收费处对面)- 04.庵埠分店世纪城第三期对面(即金典食府隔壁)- 天和大药店祝你 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1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中药歌诀,快收藏拿走不谢
- 下一篇文章: 26种常用中药的代替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