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心得笔记固表止汗药
应朋友的要求,决定把我学习中医药大学教材《中药学》的笔记整理出来。这套笔记是以临床实用性为目的的,并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所以不适合考生作为复习资料来用。对证型和药物的解读都属于我个人心得,是大体上的认识。至于细节方面,请大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中药的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而在理解和运用。就像背单词一样,用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今天整理的是“收涩药”中的“固表止汗药”。 汗是一种体液,自然属阴。《内经》所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是指阳气,“加于”是蒸化的意思,“阴”是指津液。即阳气蒸化津液就变成了汗。 汗为心之液,肺主皮毛。今天要介绍的两味药,一个是浮小麦,归心经;一个是麻黄根,归肺经。 在天气炎热、剧烈活动、衣被过厚、吃辛辣食物等情况下出汗,出汗属于正常现象,是生理性出汗,不属于有病。而应当出汗的时候不出汗,不应当出汗的时候偏偏要出汗,这就是有病了。诊断病理性出汗,运用“揆度奇恒”的原理,也就是与正常人作比较,判断是否是病理性出汗。比如在20℃左右,谁都不出汗,某人却总出汗,这就是病理性出汗。 正常人都会出汗,谁也不会因为自己会出汗而去看病。所以,临床上这类药往往用于治疗自汗不止或大汗淋漓的患者。 汗必须从汗孔出来,汗能不能出去,取决于关卡汗孔的开合,卫气控制着关卡汗孔的开合。如果把人体比喻为一座城池,阴津就是城里的百姓,汗孔就是城门,卫气就是把守城门的士兵。 如果卫气玩忽职守,不认真把守城门,城里的阴津就会随意出城,这就叫“营卫不和”,桂枝汤就是治这种自汗的。 如果敌人来犯,卫气被敌人打伤,城门同样没人看守,阴津也可以随意出城,这是营卫不和的第二种情况,也可以选用桂枝汤治疗,若受损严重则换成桂枝加黄芪汤。 如果体内热量太大,阴津在热邪的逼迫、怂勇下夺城而出,卫气根本就拦挡不住,这就是白虎汤证、麻杏石甘汤证的自汗。 如是城里缺水缺粮,百姓吃不饱饭,就会产生暴动情绪,疯狂地冲击城门,这就是更年期妇女的阴虚燥汗,多依具体证型用清骨散或左归丸加减治疗。 如果气虚,卫气同样也虚,相当于卫兵吃不饱饭,更没有能力去把守城门,这就是气虚自汗,多用玉屏风散治疗。 如果阳虚,相当于守门的都是老弱残兵,严重体能不足,更没有能力去把守城门,这就是阳虚自汗,多用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治疗。 湿邪伤卫气,同样可以造成自汗,多用防己黄芪汤治疗。 如果阳气欲脱,相当于统帅被敌人“斩首”,士兵自然溃散,百姓也纷纷逃离,阴津大泄,这就是脱汗。一般急用四逆辈方剂回阳固脱,多配合针灸同时治疗。 浮小麦和麻黄根的作用是给卫气增强装备,连治标都谈不上,更不用说治本了。 天津猫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sz/10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然的胰岛素找到,照吃远离糖尿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