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晚春,天气渐热,出汗也多了起来。这个生理现象,实际上跟健康的关联非常非常大。

有人说,自己平时动不动就出汗,或者睡着之后就开始冒汗,真的好心烦……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身体失衡、需要调整的信号。

而有人却说,多出汗是好事,排毒去湿还能瘦身,多出汗就多喝水,何乐而不为呢?这个说法更是大错特错。

但不管怎么说,上面列举的这些情况,如果任由其发展,不加重视,对身体的伤害真的特别大,甚至把人掏空榨干。不信的话,听我一一道来:

1

汗液到底有多宝贵?

在中医的观点里,汗液并不是简简单单由水、氯化钠、尿素、乳酸、脂肪酸等构成的液状代谢产物。

首先,汗液的产生,来源于日常饮食、呼吸、睡眠等过程经过转化产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阴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所谓的「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足以体现汗液的珍贵。

其次,「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出汗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充足的阴液、精血作为物质基础,还需要阳气温煦、蒸腾、推动作为动力来源,使毛孔打开,让津液透出体表,从而实现出汗的功能。

总之,出汗是一个需要身体阴阳充足、相互配合的生理过程。而适当的出汗,可以起到调节体温、宣通肺气、祛除病邪、润泽皮肤等作用。

但上面说的那些非正常出汗,实际上都是身体在被病态耗损的过程:

一方面,体内的精华会随着汗液的不正常排泄而白白流失,让人越来越虚弱,耗伤心肾,或者加重心肾已有的问题;

另一方面,总是存在不正常的排汗状态,毛孔和肌表也一直是打开的,这就像没关严的门窗、没扎紧的篱笆一样,非常容易招惹风、寒、湿、燥等等外邪进入人体造成疾病,消耗气血。

2

健康的汗应该是什么样子?

正常的排汗,具有以下四大特征,如果过于偏离了这些标准,就该引起足够重视了:

看汗液状态

①微微汗出,像毛毛雨绵密,而不是浑身湿漉漉、甚至像被大雨淋过那样大汗淋漓。

②汗液无色,或微微发点黄,没有明显的异味。

看出汗部位

全身均匀排汗均匀,而不是只有头面、胸脯、腋下等局部出汗。

看出汗时机

①在运动或天气热时很难出汗,或者压根不出汗。

②没有动不动就出汗,或者睡着之后出汗的情况。

可持续发生,而不是断断续续。

看出汗感觉

出汗之后,没有伴随出现口干、皮肤干、大便干、皮肤发痒等不适,甚至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怕冷怕风、例假减少等情况。

3

三种错误的出汗,一定要注意

动不动就出汗——自汗

醒的时候总出汗、一动不动就出汗,或者稍微一活动、一用力就出汗更严重的情况,都可以认为是「自汗」。

中医认为,自汗的原因主要是护卫身体的卫气比较虚弱,从而导致体表肌肤的毛孔在该收紧的时候收不起来,汗就容易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如果体内有燥火或者湿邪,这种困扰可能还会加剧。

容易自汗的人,平时也经常会出现心悸气短、爱忘事、神疲乏力没精神等情况。身体底子差一些的,还会因为「不合时宜」的汗被搞出手脚冰凉、皮肤没有血色、怕冷怕风、容易感冒等问题。

睡着了就出汗——盗汗

睡着之后出汗、醒来自止的情况,称为「盗汗」。因为它就像盗贼一样在夜间人入睡时,以一种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形式出现,所以才被取了这个名字。

常规认为,盗汗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阴虚。但其实,阳虚也同样会导致这个问题:

阴虚引起的盗汗,同时会出现手脚心和胸口烦热、面红口干、大便干燥、皮肤不润等情况;

阳虚引起的盗汗,同时会出现怕冷乏力、手脚不温、面色发白发灰、大便软烂不成型等情况。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这个问题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入睡之后,气血跟清醒时相比是内收、敛藏的。这个时候冒汗,体表的毛孔也跟着打开了,但防卫的力量却相对弱了一些。明贼易躲、暗盗难放,外邪就在不知不觉中堂而皇之侵入了体内。

如果再碰上睡觉爱开空调、开风扇、开窗户、喜欢踢被子、光膀子的人,那就更糟了。

盲目大量出汗——伤阴耗气

很多人觉得,出汗就是在排毒去湿气。出一身汗,浑身湿漉漉,甚至像被雨淋过那样出汗,貌似体内讨厌的毒素、湿气也能跟着跑掉不少。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人运动锻炼,总要把自己搞得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不狠狠出一身透汗就觉得没练到位;而有些人则喜欢去做汗蒸、火疗、督脉灸之类的「健康调理」,貌似祛湿又排毒……

咱们前边说了,适当的出汗确实对身体的运转和代谢有正向作用,但也不能不忽视汗液的珍贵之处。

物极必反,盲目、过度依靠上述的两大类方式,不顾自身情况,很暴力地让自己出汗来祛湿,只会导致伤精耗气、阴阳俱损。

不少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运动去出汗,或是频繁汗蒸、做完火疗/督脉灸等疗法之后,会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心悸乏力,头晕

睡不好,夜间易亢奋

口干舌燥,皮肤干燥

汗出不止,有自汗或盗汗的倾向

月经减少/停经

比以前更容易感冒,更体虚,更怕冷,更不扛冻

本就气血亏虚、身体瘦弱、容易感冒、体寒怕冷,或是经常熬夜、睡眠不好、长期劳累、用脑过度的人,这里尤其给你们提个醒。

4

合理止汗,让气血不流失

日常注意

醒时和睡着了容易出汗的人,日常需要注意下面这些事项:

少吃或不吃葱、辣椒、胡椒、花椒、韭菜、洋葱、香菜、大蒜等等辛热、发散的食物,防止汗出加重,甚至带来不好闻的体味;

日常注意补充水分,适当增加汤、粥、浆等食物的比例;

流汗多、觉得热的时候,不要喝冰镇的饮料、吃雪糕和冰镇水果降温,防止阳气受伤;

注意避风防寒,穿衣要薄厚适宜,方便随时增减,后脖子、肩膀、肚脐、后腰、膝盖、脚踝等薄弱部位要遮蔽得当;

不要长期待在风扇、空调、穿堂风的环境中,天热睡觉时不要光膀子;

出汗后不要立即洗澡,先把身体擦干,等一等再去,以防湿气趁虚而入。

对于日常有运动习惯,或者想借着运动来减肥养身体的人,总的一条「健康出汗」的原则,是以身体微热、微有汗出、不觉负累为佳。但是真的不建议你跑到健身房去气喘如牛挥汗如雨。

脚心敷药

自汗或盗汗的人,可以去药店买这三样东西:

五倍子克,煅龙骨克,麻黄根50克,充分混合之后磨粉密封备用。

每晚睡前,取5-10克药粉,用少许醋调成糊,敷在两脚脚心的涌泉穴上,用纱布覆盖后加胶布封固,早上睡醒洗干净即可,隔天一次

食养小方

如果出汗多的同时,总有容易感冒、怕风怕冷、手脚肚腹不暖、神疲乏力、心慌气短等问题,推荐大家试试下面这个煮水的方子:

小麦仁30克,黄芪10克,大枣2枚(掰开),红糖10克。体寒怕冷严重的人,可以另加肉桂1克。

小麦、大枣、红糖都可以养心益脾胃,同时助生津血,帮助身体从出汗太多而被掏空的状态里摆脱出来。

而黄芪这个东西,一方面可以补气,给身体增加运转的动力;另一方面又能固表,给疏松的肌表加固,不让汗随便冒出来,也不让外邪趁虚而入。手边没有黄芪的,可以抱一份商城里的岷县无硫黄芪片回家:

岷县无硫黄芪片

黑土地种植

自然晾晒

点击图片购买

如果在出汗多的同时,日常还伴随着心烦易急躁、口干口苦、手脚心或浑身燥热、眼睛干涩等情况,可以试试用这些东西煮水喝:

乌梅1-2枚,桑葚4克,玫瑰花2克,薄荷2克。舌边有齿痕、舌苔白、嘴里总感觉发黏的,可以再加入陈皮2克。

乌梅是酸涩味的,适当食用,可以帮助身体气血内收,抑制过度开泄的气机,防止没完没了的冒汗。

而乌梅配上桑葚,有「酸甘化阴」的效果,补充阴血,敛降虚火,补充随汗流失的津液;薄荷配玫瑰花,用量不大,可以把体内淤积的火热轻轻宣发出去,还能疏解肝胆之郁,防止「气郁化火」、加重多汗的情况。商城里也给大家准备了现成的乌梅瑰荷茶:

乌梅瑰荷茶

天然草本饮用茶

点击图片购买

中医养生

明日谷雨:吃的多,饿的还快?最容易长胖的节气来了

中医养生

姑娘们,又到美胸最佳季,这样做让胸部又圆又挺,超好看!

中医养生

谷雨遇长夏,未来15天要少吃肉,尤其这2个体质吃了就是招病!

中医养生

心梗高发季:这个饮食习惯建议30岁以上的人都戒掉!

中医养生

比胸部下垂更可怕的是……脸部下垂!主要问题:阳明脉衰肝郁

中医养生

春天养肝就是续命:熬夜用眼多的人最需要!

中医养生

经络不通,试试这个方法,有寒去寒,有瘀化瘀,以通为补!

中医养生

《人体衰老时间表》,别等坏了再养!

中医养生

张仲景的千年名方:祛湿健脾绝佳,让你躺着瘦!

中医养生

今日清明:又一波湿气来了,5个祛湿方彻底赶走你一身湿毒

中医养生

明日清明:宜吃凉,清热毒,更养阳气

中医养生

今日上巳节:3宜4忌,让你从头到脚散发天然幽香

中医养生

嘴唇的颜色,是五脏六腑求救的信号,看你中招了吗?

中医养生

今日愚人节:12条养生谣言1次过滤!做错比不做还可怕!

中医养生

水多喝怕伤,少喝怕燥,究竟怎么喝水才对?《黄帝内经》这样说......

中医养生|春分过后:别只知道疏肝了,你更需要的是.....养护脾胃

中医养生|春分,最宝贵的调体时机,向老天爷借点阳气

中医养生|春分将至:迎接二之气,慎防郁热作怪!

中医养生

用手摸一摸这里,就知道你的经络堵不堵

中医养生

春天美好,喝疏肝理气粥,疏通郁结,气血顺畅!

中医养生

从现在开始连喝30天,养好你的脾胃,补足你的气血

中医养生

养生泡脚足浴粉、芳香建议、体质辨别

如果你对于我们介绍的养生好物有任何疑问,欢迎长按识别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1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