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麻黄“去节”的讨论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凡使用麻黄的方剂,均有“去节”的修制要求,且为后世众多医药家所赞同。其去节之由,在于确保发汗之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解》所说:“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陶弘景则认为“节止汗故也”。但历代之用麻黄,因去其草质茎上之节,颇为麻烦,既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对疗效却无明显影响,故不言去节者并不鲜见。甚至还有有意带节入药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便是一例。据现代研究,麻黄的草质茎节的生物碱与节间部分无质的区别,仅是含量只有后者的1/3,但该节部的重量只占药材的3%。据日本学者笠原义正等实验研究,二者药理作用亦相似。虽有人发现节对小鼠毒性(特别是惊厥)大于节间,但实际上不足以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去此种节只有理论上意义,目前一般带节使用。但是,在麻黄药材中尚有另一种“节”,即膨大如“节”状的木质茎,草麻黄的木质茎匍匐于泥土中,可被误为麻黄根使用。这类“节”体大质重,并无发散之功,甚至有敛汗之虞。对此,当然应该去之,则发汗解表作用更佳。《太平圣惠方》若干方中之麻黄“去根节”,《证治准绳·幼科》麻黄汤之“去根节”等,恐怕主要是指此而言的。可见,麻黄之节是否当去,应具体对待,不宜笼统言之。

二、关于麻黄先煎与去上沫的讨论

仲景用麻黄入汤剂之方,都有“先煎”及“去上沫”的要求,后人对此的认识,则存在分歧。

《中药大辞典》及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学》(五版)等当代较有影响中药著作,均主张麻黄“先煎”,多数人则不以为然。本品是否先煎,是依据所配伍的药物相对而言的。据研究:麻黄与荆芥、薄荷、羌活等发汗解表药相比较,其挥发油成分较为稳定,其各种成分的溶出亦较缓慢,当与上述药物同用时,适当先煎,是合理的。但本品若与附子、熟地、石膏等配伍,恐怕没有先煎的必要,甚至还有煎煮太过之嫌。仲景凡用麻黄,不论何方,一律先煎,其合理性尚有待研究。

其“去上沫”之理,仲景未加说明。其后,陶弘景认为“沫令人烦”。张锡纯认为:“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平和也。”今人有言其上沫确能令人生烦者,谓麻黄“含植物蛋白,能引起心烦、呕吐,先煎则能使蛋白质凝析出来,呈沫状浮于水面上,去上沫后就能减少其副作用。”〔吉林中医药,,(6):33〕。亦有人称此说“验之临床,未尝见也。”(中药古今用药指导.广东科技出版社,.)。笔者认为:麻黄有较强的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引起服药者烦躁不安,是本品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先煎去其浮沫后,仍然如此,特别是药证不符或用量偏大时,更易出现。其沫是否会加剧这一不良反应,虽经有意观察再三,始终难以结论。陶氏最初提出其“沫令人烦”之说,并未肯定是服药后的“沫”力所致,是否还包括煎服该药时见煎液表面浮沫不洁之状,致人产生心烦不适的心理感受呢?如若这样,其去沫之由便与烹饪中之去汤面之沫,并无二致,只是为了使汤液洁净而已。此外,一般中药汤剂在煎沸之初都会产生“上沫”,除去此沫,则药液不易外溢。对于这些为数众多之药,前人虽未言其去上沫,但煎药者皆要及时去除之,在头煎时尤其如此,恐怕不是麻黄一物与众不同,去其上沫独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余在煎煮麻黄时,经常发现只有在煎煮中药火力过大时才会产生较多的“上沫”,而煎煮至汤药快要沸腾之时调为较小的火力,往往不会产生“上沫”,可见“上沫”的产生和火力火候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火力过大导致产生过多“上沫”,往往采取用嘴徐徐向煎药锅内泡沫上吹气,则泡沫即刻消失,并未将其用勺撇除锅内,而服药后亦并未引起不良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pz/1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