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122/6820983.html

(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市防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肺炎机制医疗发〔〕68号)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的紧急通知》(豫卫中医〔〕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现将《新乡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新乡市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年2月17日

新乡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指示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肺炎机制医疗发〔〕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进一步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统筹中西医资源,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成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西医协同机制领导小组。

组长:

李瑞霞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邓国永市政府副秘书长

薛祖立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成员:

吴杰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陈银亭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张向阳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长

胡中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长

医院院长

市中西医协同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办公室主任由吴杰兼任。

主要职责: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中西医协作机制,制定完善我市中西医协同疫情防控相关管理和诊疗技术实施方案,完成市政府交办的指令性任务。

二、成立专家指导组

为指导全市中医药系统和各定点救治机构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立新乡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作专家指导组。

组长:

吴标新医一附院主任中医师

副组长: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成员: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冯艳广市一院副主任中医师

李新市二院副主任中医师

娄政驰新医三附院副主任中医师

贾奎新医一附院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主治医师

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主要职责:开展分析评估疫情发展形势,制定中医药治疗方案,参与临床救治,收集救治病例,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治科研工作。不断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临床救治中的有效方法,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同时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期的独特作用。

三、工作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中西医协作防控工作。

(一)人员配置

夯实治疗责任,医院必须安排至少1名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负责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施治和病情观察,确保方证一致,根据病情变化和转归及时调整治则方药;原则上每超过10名患者应增加1名中医医师;鼓励各地探索双医师管床制度(1名临床医师,1名中医医师)。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安排中医医师指导门诊外感发热病人的中医诊治,保证病人及时合理应用中药。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医师不足的,由县(市)、区按专业统筹调配。

各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医师配备名单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

(二)会诊安排

各地组建的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应全部纳入各地医疗专家组,通过中西医联合专家组驻点指导、巡诊指导、现场和远程会诊等形式,加强对辖区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诊疗的指导,确保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药诊疗质量,对住院患者每周至少进行2次中医会诊或指导,并填写《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中医会诊记录表》(附件1,附病历中保存)。市级中西医专家组成员实行医院专人负责制,市级专家组、医院医务人员应密切协作,提高中医诊疗质量,降低重症发生率和危重症死亡率。

(三)中药药事服务

各医院和发热门诊尽快完善中药房、煎药室设置,按标准配备中药师,落实工作规范,配备足量中药饮片,按医嘱及时调剂煎煮,指导患者规范服用。医院和发热门诊中药房和煎药室等配备不到位的,需要新设或改造的,提供中药药事服务确有困难的,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改造期间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在区域内调配有能力的机构给予保障。

医院和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中药师、中药房、煎药室、饮片配备情况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

(四)病历管理

严格病历管理,管床医师应在病历中及时完善中医诊疗记录,包括中医四诊、辨证和方药组成,病程记录应体现治疗调整过程、会诊内容和意见,同时体现中医诊疗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新增《新冠肺炎中医问诊单(试行)》(附件2,附病历中保存)作为辨证分型依据,医师应认真填写。管床医师为非中医类别医师的,本部分在中医医师指导下填写。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定点机构应加强病历质控,省卫生健康委将对出院病历进行分析,评价各地中医诊疗情况和管理质量。

(五)诊疗规范

各地要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及其后续方案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外感发热患者门诊中医药治疗指导意见的通知》等规范的培训,确保各级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医师能够熟练掌握。

(六)落实责任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中央最新部署,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要将中西医协同纳入医疗救治核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督导,要明确具体责任人,承担组织指导会诊、统计上报数据等任务,负责辖区中医诊疗经验总结推广。各医院、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落实中西医临床协同机制。

四、预防措施

(一)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范流程开展工作。

各医院和发热门诊要在门诊大厅、病房大厅、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等地合理设置艾灸盒点燃艾条、艾绒,达到“除湿、杀虫、除菌”的目的,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护正常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二)普通人群及年老体弱人群预防,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药物预防汤剂:白茅根30g芦根30g桂枝20g黄芪10g桔梗10g甘草6g

水煎,早晚服,一日一剂,6日一疗程

2、扶正驱瘟茶:黄芪10g白术10g防风3g藿香3g苍术3g甘草3g开水泡渍,少量频服,一日一剂,7日为一疗程。

3、驱瘟香囊:艾叶、苍术、藿香、佩兰、冰片、薄荷、辛夷、石菖蒲、紫苏叶各等份,打成粗粉装布囊佩戴。功用:芳香化湿、辟秽化浊。

4、灸法: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协调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

操作方法:患者取相应的体位做好灸治准备,再取普通艾条1-2支,点燃,距离穴位2-3cm进行灸治,每次每穴15至20分钟,或以局部皮肤潮红、身体轻快为度。灸治顺序为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灸治为宜。

操作人员:尽量独自灸治,个人无法单独完成时,施灸双方应佩戴口罩,减少交谈。

(1)易感人群及居家隔离人群的艾灸方法

取穴:足三里(双侧)、关元、中脘

频次:每天午后或晚餐前灸一次。

(2)恢复期患者的艾灸方法

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足三里、关元

频次:每日一次。

5、推肺经:宣肺止咳、开胸顺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方法:掌推手太阴肺经,以一手手掌着力,自胸部的上外侧,沿着上肢外侧肺经的循行路线推至大拇指外侧端,单方向移动,用力深沉平稳,推进速度缓慢均匀,每分钟50次左右,至皮肤微红或微热为度。

(三)居家隔离、临床观察人员防治

药物预防:益气固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方以玉屏风散加味。药物组成: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10g藿香10g佩兰6g陈皮6g甘草6g,水煎,早晚服,日1剂,7日为一疗程。或在医师指导下依体质辩证用药。

(四)感冒轻症

1、头疼、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鼻塞流清涕、食欲不振,脉浮,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味。药物组成: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0枚(掰)炙甘草6g,水煎,日一剂。可配合啜热米粥以取微汗,汗出症消即停服。

2、头痛、发热、无汗、恶风、周身疼痛,脉浮紧,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以麻黄汤加减。组成;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9g水煎,日一剂。

3、发热、乏力伴头疼、胃肠不适,亦可依症选用中成药:发热、乏力伴头疼者宜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乏力伴胃肠道不适者宜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颗粒)。

五、临床治疗

(一)轻型、普通型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的中医药辩证治疗部分。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属于时令病范畴,其发病有季节性,同时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古代医家把时令病称之为“伤寒”“温病”“瘟疫”“疫病”“天行”等。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结合新乡本地区季节气候特点,本病主要病机是:寒湿郁肺挟热。治则:宣肺祛湿,辟秽化浊。方剂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加减化裁,结合三因制宜原则,拟宣肺解毒汤,药物组成: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随证加减:身热不恶寒者,加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去羌活;往来寒热者,加柴胡10g,黄芩,半夏10g;身热不退,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者,加生石膏30g,黄芩12g,金银花15g,去羌活、生姜;咳嗽、胸闷喘憋、咳白痰,加紫苏子10g,杏仁10g,炙麻黄6g,葶苈子10g;咳黄痰:杏仁10g,葶苈子10g,浙贝母10,g瓜蒌10g;大便秘结者,加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舌质暗红或紫暗,加桃仁10g,赤芍10g。

治则功效:宣肺祛湿,辟秽化浊

用法:日1剂,水煎,每日早晚服,10天为一疗程。

(二)重型、危重型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原则进行辩证施治。

新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年2月17日印发

来源: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