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浅析:

此言太阳伤寒证治。太阳伤寒病理,总体来说是寒实于表而发病,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束表,毛窍闭塞,在外则无汗,肺主皮毛,表邪不得汗出,迫于肺故喘;太阳为诸阳主气,无汗而阳气不得旁达,卫闭营郁,则见一身尽痛。麻黄八症,言痛者有四,皆因太阳经表之气郁闭,汗欲出不得使然。故方用麻黄汤开表郁,散寒凝。

治则:

发表宣肺散寒

配穴:

大杼、风门、肺俞、京骨

释义:

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阳经表被寒邪闭郁,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风门,发表出汗,疏调筋骨而止痛。皮毛者肺之合,取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肺俞,疏通背部经气,宣肺发表而平喘。配足太阳膀胱经之原穴京骨,疏筋络通血脉,开闭宣郁以散寒凝,则与病机吻合。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浅析:

辨喘而胸满证治。太阳与阳明均可致喘,但病机各异。此用“而”字将喘与胸满连接,表明因喘而成胸满。总由表邪闭塞皮毛,肺气不得宣降,以致气逆邪壅使然。言“与阳明合病”,意在把二者做鉴别,因阳明病的腹满而喘是邪实于胃肠之通,浊气上逆所致,属先满而生喘,自然有别于太阳表证。很明显,此是太阳病邪实于表的反映,故用麻黄汤发表宣肺,表解则喘满自平。

治则:

发表降逆平喘

配穴:

肺俞、风门、内关、阳池

释义:

风门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与肺俞相配可宣肺发表。此表实证以喘而胸满为显,说明表实之甚,以致气机不得畅达而逆于心胸,故加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阳池,调理上、中、下三焦气机,宣肺解表,疏筋利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功擅调气开郁降逆。二穴原络相配,宽胸利气平喘以助解表。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end-

感谢大家对正纪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