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

拼音GuìZhī

英文名RAMULUSCINNAMOMI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药理作用:

1.桂枝煎剂可抗病原微生物。

2.桂枝能降低肠道紧张度,轻度促进胆汁分泌,可抗凝、利尿等。

3.桂皮醛能阻止小鼠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还有利疸、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和解热作用[3]。

4.桂皮醛能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分泌,还可抗肿瘤、升高白细胞等[3]。

临床应用

1.桂枝汤(《伤寒论》)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10g(去皮),芍药10g,甘草6g(炙),生姜10g(切),大枣12枚(擘)。上5味,细切前3味,以水7升,微火煮去取3升,去滓,适寒温,服1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1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1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方中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治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芤动微紧:桂枝、芍药、生姜、龙骨、牡蛎各10g,甘草6g,大枣12枚。水煎,分3次服。方中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3.小青龙汤(《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麻黄9g、桂枝9g、干姜9g、细辛3g、五味子6g、白芍9g、半夏12g、甘草6g。水煎,分二次服。方中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

验方精选

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证:

桂枝8g,炙甘草10g,龙骨,牡蛎各20g,水煎,去渣取汁,分三次温服,每日一剂。

治疗坐骨神经痛:

桂枝12g,白芍,丹参各30g,川芎,炙甘草各9g,水煎,去渣取汁,分二次温服,每日一剂。

治疗闭经:

桂枝3g,丹皮,川芎,川牛膝各10g,水煎,去渣取汁,分二次温服,每日一剂。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中医健康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