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歙县人,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李济仁教授作为第一批国医大师之一,在80岁高龄接受栏目组记者采访时还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但是李济仁教授却告诉我们,他的身体并不是一直这么健康。在李济仁教授50多岁时,由于工作量太大,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最高时高压能达到,,虽然一直通过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但是他还是经常觉得头脑昏沉,提不起精神,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李济仁教授就根据自己的体质为自己调配了一道药茶。

药茶的配方和饮用方法

黄芪:10-15克

黄精:10克

西洋参:3-5克

枸杞子:6-10克

早上,将上面的药材放入保温杯内,倒入开水,闷1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喝没水后可以不断添加热水,喝上一整天,晚上再把泡过的药材吃下去。就是这样一杯药茶,这样的喝法,李济仁教授坚持了半个月左右就觉得头也不晕了,精神也好了。就这样,李济仁教授一坚持就是将近30年,在这三十年中,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

药茶是如何发挥功效的?

为什么这样一道简单的药茶效果如此惊人呢?李济仁教授说,他的这杯茶主要是气血双补,主要是调理气血,调理经络。当年他头晕无力,现代医学认为是高血压导致的,而在中医看来,那种情况属于气血亏虚。首先就是血虚导致疲乏和困倦,当血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产生的气也会不足,这就又会出现气虚,气不能够推动血来濡养头脑,就会出现头晕。中医认为为人体健康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气血充盈而调和,这个“气”就是使机体正常运转的能量,好比战斗力,这个“血”就是包括血液在内的、产生战斗力的各种营养储备。血充足了,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才能够得到濡养,气充足了,这些濡养才能得以完成。气血充足,并能够良性互动,人就会健康,精力旺盛,气色也好。而我们再看李济仁教授现在的状态,不得不说是这杯茶起了作用了。

这道药茶共用四味中药,其中黄芪是补气第一药,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黄精是滋肾补血的药物;西洋参不仅可以滋阴补气,还因为其性凉,可以中和黄芪的热,避免上火;而枸杞子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滋补肝肾的,肝藏血,肾纳气,人的气血亏虚大多和这两个脏器有关系,所以需要滋补。

小贴士

这回您看明白了吧,虽然这四味药用量都不多,但是都是补气血的药物,所以这道药茶虽然花钱不多,但坚持服用却能达到了“气血和则百病消”的效果。但是在这里也要提醒您,这道药茶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适宜的,喝前请您一定要咨询专家,而且正患感冒的人、经常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病人建议不要饮用。

本文根据李济仁大师相关讲座视频整理

延伸阅读

陈可冀、李振华两位国医大师防治冠心病小密决,运动未必好事,忌口也是毛病

中医养生经中医养生经

陈可冀,男,汉族,年10月出生于福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首届国医大师。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

国医大师陈可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他最擅长的是用西医方法检测病情,然后用中医方法辨证用药。这两者的结合,让很多走到“鬼门关”的心血管病患者转危为安,延续生命。

倡导“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

作为中科院院士、心脑血管科著名专家,陈可冀在心血管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与已故名老中医郭士魁一起,首先提出了“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的诊疗思想。

冠心病古已有之,陈可冀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血液不通的症状,在中医里的证候表现就是“血瘀证”。通过辨证治疗,中医传统的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效果很好,还能防止对肝肾功能及肌肉的损害。“活血化瘀的本质是‘活其血脉’,‘化其瘀滞’,从而改善冠脉循环和微循环功能,消除病理变化,改善血管重塑问题。”陈可冀说。

曾有位冠心病人,每周用片硝酸甘油,但心绞痛仍控制不住。陈可冀以活血化瘀方药为他治疗了10天左右,就使其药量减到每周10-20片,心绞痛也不再复发了。

丹参、红花、赤芍、川芎、延胡索是陈可冀常用的活血药物。临床证实,川芎所含的川芎嗪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流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很好;赤芍活性成分赤芍苷,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延胡索碱,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也很好。

中医理论认为气能运血、统血,所以通血必须先顺气。由此,陈可冀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配制了补气化瘀通血的愈梗通瘀汤,成为他治疗心肌梗死的基本用方。该方由生晒参、佩兰、生黄芪、紫丹、全当归、延胡索、川芎、陈皮、半夏、广藿香、生大黄构成,能够益气活血,清瘀抗栓,利湿化浊,起到保护心功能,康复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冠心病罪魁祸首吃得太好、压力太大

在一次会议上,陈可冀提到了两个数字:40秒和10秒。“40秒”说的是:在美国,约每40秒会有一个人猝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中国,约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年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10年前,美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很高,他们通过不断努力,改善了这种局面。而我们却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生活等管理不当,步入了美国后尘,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国家。”陈可冀说。

陈可冀分析,现在冠心病越来越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家吃得太好了。以广州为例,几十年前高血压患者还很少,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好了,高血压发病率则居高不下。二是由于生活节奏快,大家普遍精神压力大,心情不佳。要预防冠心病也要从这两方面下手。

饮食方面,陈可冀建议,早餐可以喝碗燕麦粥。燕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能在肠胃道中减少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中午要吃饱,可以吃些豆制品,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晚餐则不能吃太饱,建议以素食为主,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钙及易胀气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冠心病患者非常小心,有的甚至严格控制油脂摄入,坚持纯素食。陈可冀认为这并不可取,矫枉过正不仅导致营养匮乏,还会增加患病风险。“我平时就是顺其自然,几乎杂食,蔬菜多吃一些,每餐八分饱,没有忌口。”

精神压力大是现代人的普遍问题,“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比保持好心态更重要。我一直以来都淡泊名利,不爱计较,平常喜欢散散步、听听歌,中午有条件一定要午睡。再加上适当的饮食调理,自然健康有活力。”陈可冀说,“百病生于气,养生先养心、静心,有调查表明,长寿与性格开朗、不多愁善感有一定关系。”

顺其自然一葱一蒜也能防病

如今养生保健品盛行,但陈可冀从来不吃市面上那些“补品”。他认为中国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好的少、差的多,亚健康人群想吃补品,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吃。

熟悉陈可冀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吃重口味的大蒜、洋葱,这算是他自己独创的“补品”了,“每天吃一两瓣大蒜,生的熟的都可以,能帮助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洋葱生吃效果较好,煮久了,降脂的效果就差了”。

动以养生但莫大疲

陈可冀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游泳,每天都要游1—2次,现在年纪大了,就每天持之以恒地走路锻炼,每天吃完晚饭,就沿着小区马路走上大半个小时。“动以养生,但莫大疲”,陈可冀建议老年人要坚持运动,但考虑到身体状态,以散步为最佳方式。也可以做做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练习,能够保持机体代谢平衡,有利于长寿。

本文根据神黄中医智库相关内容整理

延伸阅读

国医大师要振华:我对冠心病患者提供的小密决(金玉良言)

李振华(年11月—年5月23日),男,汉族,河南洛宁人。毕业于河南济汴中学,出身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年5月23日,李振华去世,享年94岁。

李振华教授在六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活人无数,尤其是对疑难杂症的诊治见解独到,疗效显著。现仅将李老对冠心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一、病因病机

李老认为冠心病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加之劳逸不当,或恣食膏粱厚味,或七情内伤,致气血运行失畅,痰浊瘀血痹阻心络而成。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阴心阳偏虚,标实为痰浊和瘀血阻滞。正如《圣济总录·胸痹门》所言:“胸痹短气者,由脏腑虚弱,阴阳不和,风冷邪气,攻注胸中。其脉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极虚故也。”

二、辨证施治

1.阳脱证

多见于老年人突然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或逐渐心衰之危症。症见心绞痛不止,胸闷气短,甚至倚息不得卧,大汗出,四肢厥冷,语言无力,甚至神智、视力不清,脉沉细欲绝。本证为心脏阳气衰竭,血行失畅,血瘀气闭,气血难以温煦四肢,乃阴阳离绝之证。急以峻补阳气,并加活血通脉,促使气通血活为先务,可急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之“急救回阳汤”。药用人参、干姜、白术、桃仁、红花、甘草,重用制附子。附子要先煎2~3小时,后加入余药,水煎取汁频服。

2.气阴两虚证

本证临床多见。症见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绛红,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证属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宜生脉饮合丹参饮为主方,加茯神、远志、酸枣仁、节菖蒲。气虚较甚,损及心阳者,可酌加黄芪、桂枝、薤白、延胡索、檀香以通阳宽胸,理气活血;阴虚偏重者,可选加龙齿、枸杞子、黄精、山茱萸、元参、女贞子、旱莲草等。

3.气虚血瘀证

胸痛多为持续隐痛,兼短暂刺痛,部位固定,每因劳累而诱发或加重,伴心悸、气短、胸中窒闷、善太息,以深吸气为快,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瘀斑,脉涩或沉细或结代。治以益气活血,可用归脾汤酌加桂枝、薤白、丹参、红花、檀香等。自汗多者可加浮小麦、麻黄根、牡蛎以止汗。

4.气滞血瘀证

症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可用逍遥散,酌加香附、枳壳、檀香、丹参、延胡索以行气活血,加节菖蒲、酸枣仁、远志、龙齿以强心安神。肝郁化热可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

5.痰湿阻滞证

症见心痛胸闷,精神郁闷,失眠多梦,脘胁胀痛,口苦呕恶,纳少倦怠,舌苔白腻而干或黄腻,脉弦滑。治宜豁痰利湿,祛瘀通脉,方用加味温胆汤加桂枝、薤白、丹参、川芎、苍白术、川朴等。

三、典型验案

案1

张某,女,62岁,退休干部。9年3月3日初诊。

心前区憋闷疼痛,胸闷气短,乏力,遇寒或劳累则症状加重,平时易感冒,口干咽燥,舌质暗有瘀斑,舌苔白,脉沉细。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辨证:心气亏虚,脉络瘀阻。治则:益气养心,化瘀通脉。

处方:黄芪20g,白干参10g,寸冬15g,生地15g,五味子10g,丹参15g,桂枝4g,茯神10g,酸枣仁15g,远志10g,节菖蒲10g,龙齿15g,檀香10g,知母10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9年3月28日二诊:服上药14剂,心痛、胸闷气短、乏力均较前明显改善,睡眠不佳,前方去白干参,加西洋参10g,合欢皮15g,延胡索10g,继服14剂。

9年4月14日三诊: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胸闷气短乏力亦不明显,守上方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案2

刘某,男,60岁,郑州市人。9年5月5日初诊。

自述心前区憋闷疼痛,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倦怠乏力,行走不到50米就会发作心绞痛。冠脉造影提示:AM90%,OM%,OM%,建议放置冠脉支架。本人不愿接受,遂来李老处寻求中医治疗。观其舌质暗红,脉象沉细。辨证: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则:益气养阴,化瘀通脉。

处方:红参8g,寸冬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黄精15g,丹参18g,桂枝4g,茯神10g,酸枣仁15g,远志10g,节菖蒲10g,延胡索10g,檀香10g,薤白10g,炙甘草5g,山楂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另以红参、藏红花、三七磨细粉,装0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

9年5月26日二诊:服上药14剂,心前区疼痛消失,可行走米左右,但活动后有胸闷。前方改红参为10g,另加龙齿15g,川芎8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停服胶囊。

9年7月25日三诊:上药间断服用40剂,心前区疼痛未发,活动量加大,可从事一般家务劳动。停用中药煎剂,改服首诊之胶囊善后。

案3

李某,男,86岁,9年7月21日初诊。

慢性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史9年,冠脉支架置入四枚。一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及后背部发冷,穿衣亦不能缓解,来诊时虽天气炎热仍身穿毛衣。自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自汗,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胸阳痹阻,脉络不通。治则:温补心阳,宣痹通络。

处方:白干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5g,桂枝6g,川朴10g,附子10g,酸枣仁15g,节菖蒲10g,远志10g,龙齿15g,麻黄根9g,檀香10g,薤白10g,丹参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另以红参、藏红花、三七磨细粉,装0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

9年8月1日二诊:服上药10剂,心前区及后背部发冷明显减轻,已经脱下毛衣,出汗较前减少,仍有心悸、胸闷、气短,舌脉同前。前方去泽泻,加黄芪20g,砂仁8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所配胶囊继服。

9年8月25日三诊:服上药14剂,心悸、胸闷、气短均明显改善,嘱其继服汤药以巩固疗效。处方:红参10g,五味子10g,寸冬15g,黄精15g,山茱萸18g,桂枝6g,附子12g,酸枣仁15g,节菖蒲10g,龙齿18g,麻黄根9g,檀香10g,薤白10g,丹参15g,黄芪25g,炙甘草6g。

四、讨论

冠心病患者多年老体弱,气阴亏虚。阳气不足,则鼓动无力,使血行迟缓,心脉不畅,胸阳痹阻,故心痛胸闷时作;阴血不足,则血脉失充,气血不能荣运周身,则气短乏力。治当益气养阴,化瘀通脉。临证之时,当根据正气的强弱,阴阳气血的盛衰,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的不同而辨证施治。

案1为气阴两虚,气虚偏重,故方中重用黄芪、白干参以益气养心。案2为气阴两虚,而血瘀偏重,故方中用红参、枸杞子、黄精益气养阴;重用丹参、延胡索、山楂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案3为心阳虚甚,故重用附子、桂枝温通心阳,通脉散结。

冠心病患者多因心阳衰竭而致死亡,尤以冬季严寒、黎明阴盛之时居多,故李老治疗冠心病,既重视活血以通脉,更重视心阳的强弱。李老认为,如心阳强盛,虽心脏功能不全,或血管狭窄,亦可使心脏供血不致衰竭;如心阳衰弱,虽心脏血管狭窄不甚,亦可因心阳虚弱而致气虚血瘀而促使衰竭。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时,李老主张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助心阳之品,以使心脏鼓动有力,血行通畅。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虽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等不同辨证分型,但在随证治疗时,更需时刻注意心阳。李老在临证中善用桂枝、薤白、人参、黄芪等,同时注意用檀香、节菖蒲等宽胸利气,通阳宣痹,促进血液流畅,这在冠心病治疗中有助于改善胸闷、气短、心绞痛以至心衰,常收到非常显著的效果。李老还强调,在用助阳药的同时,应注意顾心阴,以达“阴中求阳”、阴阳平衡的目的。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传承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郑生,郭文,郭淑云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河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