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m.39.net/cancer/mip_5131651.html

本着因地制宜,育、植、产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蔡旗镇小西沟村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积极引进种植节水耐旱、管理简单的中药材麻黄,建设千亩麻黄种植基地,为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在小西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上,杨在彪正在和工人们忙着锄草、施肥。年,他抢抓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在本村种了50亩地的麻黄。精心种植,细心管理,年开始第一茬采收。由于麻黄市场前景较好,杨在彪通过算帐对比,认为种植中药材比种植农作物的收成高的多。

蔡旗镇无量特色林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在彪:“去年才收割了第一茬,第一茬(亩产量)就是公斤,后期陆续才栽上,麻黄的盛产期五年以后一亩地就能达到2吨,经济效益也是比较客观的。”

麻黄不但经济效益可观,节水效益更是显著,杨在彪采取滴灌种植模式,在麻黄基地铺设输水管网9.5公里,每年可节省大量水资源。

蔡旗镇无量特色林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在彪:“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喷灌,一回开上两亩地,出水量就是八九十方水,一小时就浇好了,(一亩地)大约就是四五十方水。像这个麻黄,有5-6个水一年基本上就好了。这样下来用水就是多方水。比平常的大田作物,节水能达到三分之二。”

麻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具有利水消肿、宣肺平喘等功效,它即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理想植被,又是极富药用价值的高效经济作物,是一茬种植,多年收益植物,一般在秋季采摘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干燥草质茎等晒干入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杨在彪的麻黄种植基地达千亩,他经过多方考察,结合我县地质干旱,水资源匮乏的环境特点,将麻黄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杨在彪介绍,按照现在麻黄的长势情况,亩地麻黄年产量1吨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润万元。

千亩麻黄种植基地不仅可以引领小西沟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小西沟村村集体经济,还可以吸纳人以上的劳动力,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稳定增收,是一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蔡旗镇无量特色林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在彪:“现在又育了六七棚苗子,计划下年再栽植多亩地的麻黄,麻黄是一年种植多年收益,起码这个作物的生长周期大约就是30年。”

记者王希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