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发汗、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色黄味辛”,麻黄是《中药学》教材解表剂里的第一味药。《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13首,《金匮要略》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18首[],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中药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收载含有麻黄的中成药2种,方剂5种,麻黄的出镜率极高。

草麻黄原植物

草麻黄果

1

古代医书记载

麻黄又名龙沙,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古人对麻黄的名称和产地早有论述,《名医别录》中载:“麻黄生于河东、晋地,立秋采茎,阴干,使之变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广雅》云:“龙沙,麻黄也。麻黄茎,狗骨也。”《吴普本草》曰:“麻黄一名卑相,一名卑坚,神农雷公苦无毒,扁鹊酸无毒,李氏平,或生河东,四月,立秋采(《御览》)。”

汉代《神农本草经》将麻黄归于中品,云:“麻黄,味甘、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本草纲目》云:“(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麻黄乃肺经专药,治肺病多用之,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本草正义》指出:麻黄轻清上浮之品,为发汗解表之第一药。名之为第一药者,即它药不可替代。

木贼麻黄原植物

中麻黄原植物

2

麻黄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差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多次出现含有麻黄的成药和方剂。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者的推荐用药金花清感颗粒里有蜜麻黄,连花清瘟胶囊里有炙麻黄;临床治疗期用药的清肺排毒汤中用麻黄9g,轻型寒湿郁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寒湿阻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重型疫毒闭肺证推荐化湿败毒方剂用生麻黄6g。历代古籍记载中麻黄的炮制方法有水煎、蜜炙、酒制、醋制、浸泡、烘干等。现代麻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制绒和蜜炙等。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了麻黄和蜜麻黄。那么,麻黄的各种炮制品在功效方面有什么区别呢?

生麻黄以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为主,临床多用于风寒表实证,治疗风水浮肿、阴疽、风湿等。

蜜麻黄以炼蜜炒制而得,性温且滋润,辛散发汗力偏柔和,功效以宣肺平喘为主,多用于咳嗽、支气管哮喘等,亦用于体质虚弱者、小儿及久咳未愈者。

麻黄绒作用更加平和,适用于小儿、体质虚者及老人。

3

麻黄应用注意事项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麻黄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药典》规定,麻黄饮片的用量为2~10g。

01

警惕过度发汗。麻黄发汗作用很强,表虚多汗的患者不适合用麻黄,夏季用麻黄需要调整用量。如果在感冒时,除了服用含麻黄的中药,还服用一些西药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此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叠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发汗太多而虚脱。

02

警惕过度兴奋心脏。麻黄中的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可缩短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时间,还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所以,当用量过大或者体质虚弱时,服用麻黄制剂有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如果服用麻黄制剂的同时再服用含有兴奋类成分(如咖啡因)的饮料或药品,出现心脏毒性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03

警惕升压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时需要监测血压值,以防血压波动。

另外,伪麻黄碱是很多复方感冒药的有效成分(如白加黑、新康泰克等),一般情况下,麻黄以及含有麻黄的制剂也不宜与这类复方感冒药同用。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

THE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gena.com/mhgls/5354.html